中草药干货是指经过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处理,去除水分后便于储存和运输的中药材,是中医临床配方、食疗养生及日常保健的重要原料,其种类繁多,根据药用部位可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花类、叶类、全草类、茎木类及其他类,每类均包含多种常用且功效明确的中草药,以下从不同药用部位出发,详细介绍常见的中草药干货及其特性。
根及根茎类
根及根茎类中草药干货是中草药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多来源于植物的地下部分,富含多糖、生物碱、皂苷等有效成分,常用于补益气血、调理脏腑、清热解毒等,常见品种包括:
-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适用于气虚欲脱、脾肺气虚、津伤口渴等症。
-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常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自汗水肿等。
- 当归:性温,味甘辛,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为妇科要药,适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肠燥便秘等。
- 甘草:性平,味甘,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能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咳嗽痰多、疮疡肿毒等。
- 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肝肾阴虚等症。
-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功效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适用于肝血不足、月经不调、肝阳上亢等。
果实种子类
果实种子类中草药干货多为植物的成熟果实或种子,富含油脂、有机酸、黄酮类成分,常用于理气消食、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等,常见品种包括:
- 枸杞子:性平,味甘,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
-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津伤口渴等。
- 酸枣仁:性平,味甘,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常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虚汗不止等。
- 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肠燥便秘等。
-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阻腹痛等。
花类
花类中草药干货多为植物的花蕾或初开花朵,质地轻盈,富含挥发油,常用于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等,常见品种包括:
-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疮痈肿毒等。
- 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清热解毒要药,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等。
- 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适用于肝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等。
- 款冬花:性温,味辛,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肺虚久咳、劳嗽咳血、肺热咳嗽、痰稠气逆等。
叶类
叶类中草药干货多为植物的干燥叶片,多含挥发油、生物碱,常用于解表散热、止咳平喘、止血化瘀等,常见品种包括:
- 艾叶:性温,味苦辛,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动不安等,外用可祛湿止痒。
- 紫苏叶:性温,味辛,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
- 枇杷叶:性微寒,味苦,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等。
全草类
全草类中草药干货多为植物的地上全草,含多种活性成分,常用于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化瘀等,常见品种包括:
- 薄荷:性凉,味辛,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等。
- 蒲公英:性寒,味苦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等。
- 鱼腥草:性微寒,味辛,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淋、痈肿疮毒等。
茎木类
茎木类中草药干货多为植物的茎、枝或木材,质地坚硬,常用于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利尿通淋等,常见品种包括:
- 鸡血藤:性温,味苦甘,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血虚萎黄等。
- 桑寄生:性平,味苦甘,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等。
其他类
除上述几类外,部分中草药干货来源于真菌、树脂、动物贝壳等,功效多样,常见品种包括:
- 灵芝:性平,味甘,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等。
- 茯苓:性平,味甘淡,健脾渗湿、宁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痰饮眩悸、水肿尿少等。
常见中草药干货分类及功效简表
药用部位 | 常见中草药干货 | 性味 | 主要功效 | 常见用途 |
---|---|---|---|---|
根及根茎类 | 人参 | 甘微苦,温 | 大补元气 | 气虚欲脱、脾肺气虚 |
黄芪 | 甘,微温 |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 气虚乏力、自汗水肿 | |
当归 | 甘辛,温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 |
果实种子类 | 枸杞子 | 甘,平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肝肾阴虚、视力减退 |
五味子 | 酸甘,温 |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 | 久咳虚喘、梦遗滑精 | |
酸枣仁 | 甘,平 |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 失眠多梦、心悸怔忡 | |
花类 | 菊花 | 甘苦,微寒 |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 风热感冒、目赤肿痛 |
金银花 | 甘,寒 |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 痈肿疔疮、喉痹 | |
叶类 | 艾叶 | 苦辛,温 |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 崩漏、胎动不安 |
紫苏叶 | 辛,温 |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 风寒感冒、妊娠呕吐 | |
全草类 | 薄荷 | 辛,凉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 风热感冒、头痛目赤 |
蒲公英 | 苦甘,寒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乳痈、疔疮肿毒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草药干货如何正确储存?
解答:中草药干货储存需注意防潮、防虫、防变质,首先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其次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陶瓷罐)储存,减少与空气接触;对于易生虫的药材(如枸杞、薏苡仁),可放入少量花椒或干辣椒(用纱布包好)驱虫;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如薄荷、金银花)需单独密封,避免气味散失;若发现药材受潮发霉,应及时挑除霉变部分,晒干后密封,严重时需丢弃。
问题2:挑选中草药干货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解答:挑选中草药干货可从“观、闻、触、尝”四方面入手:观外观,选择色泽自然、形态完整、无霉变、无虫蛀的药材,如黄芪应选断面纹理呈“菊花心”者,枸杞应选颗粒饱满、色暗红不粘手者;闻气味,优质药材有浓郁而纯正的气味,如当归有浓郁香气,酸枣仁有油香气,若有酸味、霉味则已变质;触质地,干燥不潮湿,手握有坚硬感(如根茎类)或疏松感(如花叶类),若发软粘手则受潮;尝味道,部分药材可通过尝味道辨别,如甘草味甜,黄连味苦,但需注意部分药材有毒(如附子),不可随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