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打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多因跳跃、奔跑、转身时关节过度扭转或受到外力撞击,导致韧带、肌腱或软组织撕裂、出血,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瘀斑及活动受限,中医认为,扭伤后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停积于局部,“不通则痛”,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为基本原则,中草药在治疗跃打扭伤方面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可根据损伤阶段(急性期、恢复期)辨证选用,内服外敷结合,能有效促进损伤修复。
常用单味中草药及其功效
中草药治疗跃打扭伤的核心在于“通”与“活”,以下为临床常用的单味药材,其性味、功效及使用特点如下: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用量/使用注意 |
---|---|---|---|
三七 | 甘、微苦,温 | 活血止血,消肿定痛 | 内服3-9g,研末吞服更佳;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丹参 | 苦,微寒 |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肿 | 内服10-15g,外用适量煎水外洗 |
红花 | 辛,温 |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 内服3-6g,孕妇慎用;外用适量泡酒 |
乳香 | 辛、苦,温 |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 内服3-5g,宜炮制去油;外用适量研末 |
没药 | 苦,平 |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 同乳香,常与乳香配伍使用 |
延胡索 | 辛、苦,温 | 活血,行气,止痛 | 内服3-10g,研末吞服或入汤剂 |
桑枝 | 微苦,平 | 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 | 内服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
威灵仙 | 辛、咸,温 |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 内服6-10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伸筋草 | 微苦、辛,温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 内服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
续断 | 苦、辛,微温 |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通血脉 | 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
经典内服方剂
内服中草药可通过全身调理,促进气血运行,加速瘀血吸收与组织修复,适用于扭伤超过24小时、无皮肤破损者,常用方剂如下:
桃红四物汤(急性期瘀血明显者)
组成:桃仁12g、红花9g、当归15g、川芎6g、赤芍12g、生地黄15g。
功效:活血化瘀,养血和血。
适应症:扭伤后局部肿胀刺痛,瘀斑明显,活动受限,舌暗红或有瘀点。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连服3-5剂。
舒筋活血汤(恢复期筋骨酸软者)
组成:羌活6g、防风9g、荆芥6g、独活6g、当归12g、续断12g、青皮5g、牛膝9g、五加皮9g、杜仲9g、红花6g、枳壳6g。
功效:舒筋活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
适应症:扭伤后期肿胀渐消,但仍有酸痛、僵硬,关节活动不灵活。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连服5-7剂。
七厘散(急性期瘀肿疼痛剧烈者)
组成:血竭30g、红花30g、乳香30g、没药30g、麝香0.36g、冰片0.36g、朱砂3.6g、儿茶7.2g。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适应症:跌打损伤后瘀肿疼痛,或外伤出血(外用)。
用法:内服每次0.6-0.9g,每日1-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外用适量白酒调敷患处。
外用方剂与用法
外用中草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渗透,消肿止痛,是治疗跃打扭伤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急性期肿胀、疼痛明显者。
消肿止痛膏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g,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g,天花粉500g。
制作:以上药材共研细末,用蜂蜜或凡士林调匀成膏。
用法:取适量药膏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急性期红肿热痛。
跌打酒(外擦或热敷)
组成: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川芎、赤芍、自然铜、土鳖虫各30g,白酒1500ml。
制作:将药材切碎,装入纱布袋,浸入白酒中密封7天,每日摇匀1次。
用法:用棉球蘸药酒涂擦患处,每日3-5次;或用药酒浸湿毛巾热敷患处(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每次15-20分钟,适用于恢复期关节僵硬、活动不利。
活瘀散(外敷)
组成:三七粉、血竭粉、乳香粉、没药粉各等份。
制作:以上药材混合均匀,装瓶密封备用。
用法:取适量药粉,用鸡蛋清或凉开水调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扭伤后瘀血肿痛、皮肤未破损者。
使用注意事项
- 辨证用药:扭伤急性期(24-48小时内)以活血化瘀、消肿为主,忌用温热性药物(如肉桂、干姜)以免加重肿胀;恢复期以舒筋活络、强筋骨为主,可适当加入补肝肾药物。
- 皮肤禁忌:患处皮肤破损、溃烂或过敏者,禁用外敷中药,以免引起感染或过敏反应。
- 用药时长:外敷药一般连续使用3-5天,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内服方剂需遵医嘱,不宜长期服用。
- 配合休息:治疗期间应减少患处活动,必要时用绷带固定,避免加重损伤;同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跃打扭伤后立即用中草药外敷对吗?
答:不完全正确,扭伤急性期(24-48小时内)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若立即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热敷或外敷,可能加重出血和肿胀,此时应先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收缩血管,减少渗出,48小时后,再外用中草药(如消肿止痛膏、跌打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问题2:中草药治疗扭伤多久能见效?
答:见效时间与损伤程度、用药时机及方法有关,一般轻度扭伤,外用中草药后24-48小时肿胀疼痛可明显缓解;中度扭伤,配合内服外用药物,3-5天症状改善;严重扭伤(如韧带撕裂),需及时就医,中草药可作为辅助治疗,促进恢复,但单纯依靠中草药可能延误病情,若用药3-7天症状无好转,或出现关节畸形、活动严重受限,应排除骨折、脱位等可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