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大黄精图片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黄精作为传统滋补类中草药,素有“仙人余粮”“补血上品”之称,其根茎肥厚多汁,药食同源,尤以“大黄精”(多花黄精)品质最优,因形态独特、功效卓著而备受青睐,本文将从来源、形态特征、药材性状、功效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中草药。

中草药大黄精图片

来源与基源

大黄精为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与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并列为《中国药典》收载的正品黄精基源,多花黄精因根茎呈结节连珠状、肥硕多节,习称“大黄精”,主产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多为野生或仿野生栽培,以浙江磐安、福建建瓯、江西樟树等地所产为道地药材,因当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根茎生长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上乘。

植物形态特征(对应图片描述)

大黄精(多花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150cm,全株光滑无毛或叶背有短毛,其典型形态特征如下:

  • 根茎:横走于地下,肉质肥厚,呈结节连珠状,单个结节长3-8cm、直径1.5-3cm,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须根痕,是“大黄精”在图片中最显著的识别特征——多个结节相连,形如“串珠”,质地坚硬而柔韧。
  • :直立,上部常呈攀援状,具分枝,圆柱形,中空,具纵棱,基部常带紫色。
  • :3-6片轮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叶片线披针形至披针形,长7-15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脉平行,叶背有灰白色短毛,叶面深绿色,叶脉凹陷,形成明显“皱纹”。
  • :腋生,2-5朵集成伞形花序,总花梗长1-2cm,花被黄绿色或绿白色,筒状,先端6裂,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筒中部,子房上位,3室。
  • 果实: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7-10mm,内含1-3粒种子。

在图片中,大黄精的根茎往往为视觉焦点——肥厚的结节、淡黄半透明的表皮、清晰的环节,搭配攀援的茎和轮生的叶片,展现出“药食同源”植物的质朴与生命力。

药材性状

大黄精药材以根茎入药,采收后洗净,除去须根,蒸透至透心,晒干或烘干,成品性状如下:

中草药大黄精图片

  • 形状:呈结节连珠状,略呈圆柱形,单节或数节相连,长3-10cm、直径1.5-3cm,有的两侧膨大似“哑铃”,有的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 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可见细密的环节(每节对应一片叶的着生位置),并有未去净的须根痕及横向皮孔样突起。
  • 质地:质硬脆或稍柔韧,易折断,断面角质样,淡黄棕色,平坦,可见黄白色筋脉点(维管束)散在,中心髓部明显,呈“菊花心”状。
  • 气味: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唾液呈黄棕色。

以条肥大、色黄白、断面角质样、味甜黏牙者为佳;若色灰暗、断面呈颗粒性、味淡者,品质较次。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其性平和,补而不腻,为平补气阴之良药。
  • 功效主治
    1. 补气养阴: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常配伍党参、白术,如《和剂局方》中的“黄精膏”;肺虚燥咳,干咳少痰,或劳嗽咯血,配伍沙参、麦冬,可润肺止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配伍枸杞子、菟丝子,能益肾填精。
    2. 健脾润肺:既能补脾气以助运化,又能益肺阴以润燥,适用于脾肺气阴两虚之证,症见神疲乏力、咳嗽少痰、食少便溏等,可单用熬膏或与山药、莲子同煮粥食用。
    3. 益肾填精:用于肾精亏虚,须发早白,牙齿松动,可配伍何首乌、熟地黄,如《医方集解》中的“七宝美髯丹”,有乌发延年之效,现代临床还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型),配伍山药、天花粉,可养阴生津、降低血糖。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每次3-6g;亦可熬膏、泡酒或煮粥食用(如黄精粥:黄精30g,大米100g,煮粥服食),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注意,黄精生品有刺激性,多蒸制后使用(蒸制后增强补益作用,减轻滑肠之性)。
  • 注意事项
    1. 中焦湿盛、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用,以免助湿碍气。
    2. 痰湿壅滞、咳嗽痰多者慎用,以免滋腻助痰。
    3. 感冒发热期间暂停服用,以免敛邪留滞。
    4. 黄精不宜与乌头、附子等温燥药同用,以免性质相悖。

鉴别方法

市场上常以同属植物或伪品冒充大黄精,可通过下表鉴别正品与常见伪品:

品名 来源 根茎形态 表面特征 断面特征 味觉
大黄精 多花黄精 结节连珠状,肥厚 淡黄白色,半透明 角质样,黄棕色,有筋脉点 味甜,黏牙
鸡头黄精 黄精 “鸡头”状,不规则圆锥形 黄白色,有纵皱纹 颗粒性,黄白色,有星点 味甜
姜形黄精 滇黄精 姜块状,分枝多 灰黄色或黄褐色,有瘤状突起 颗粒性,淡黄棕色,角质化 微甜,略带黏性
伪品(如玉竹) 百合科玉竹 细长圆柱形,无结节 黄白色或黄棕色,有纵纹 角质样,角质层明显 味甜,无黏性

现代研究

大黄精主要含黄精多糖(含量10%-15%)、黄精皂苷(如薯蓣皂苷、菝葜皂苷)、黄酮类(槲皮素、山奈酚)、氨基酸(17种以上,包括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锌、硒、铁)及黏液质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增强免疫:黄精多糖可激活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 抗衰老: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改善皮肤弹性。
  • 降血糖:黄精多糖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用于糖尿病辅助治疗。
  • 心血管保护:皂苷类成分可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抗菌抗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皮肤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外用可促进伤口愈合。

相关问答FAQs

Q1:大黄精和黄精有什么区别?
A1:大黄精是黄精的一个别称,特指百合科植物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因其根茎呈结节连珠状、肥大而得名;而广义的“黄精”还包括黄精(鸡头黄精)和滇黄精(姜形黄精),三者主要区别在于根茎形态:大黄精(多花黄精)为连珠状,鸡头黄精为鸡头状(有不规则分叉),姜形黄精为姜块状(分枝多且瘤状突起);表面颜色上,大黄精色浅黄白、半透明,鸡头黄精色黄白、有纵皱纹,姜形黄精色灰黄、较粗糙;断面大黄精角质样、有筋脉点,鸡头黄精颗粒性、有星点,姜形黄精角质化明显,功效上三者相似,均以补气养阴为主,但大黄精因肥厚多汁,补益力更强,尤适合体虚乏力者。

中草药大黄精图片

Q2:大黄精适合哪些人群长期服用?
A2:大黄精性平味甘,补而不燥,适合气阴两虚人群长期服用,具体包括:

  1. 中老年人:常用于改善体倦乏力、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记忆力减退等衰老症状,可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2. 亚健康人群:针对工作压力大、熬夜多、神疲乏力、免疫力低下者,可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等疾病发生。
  3.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症见口干多饮、乏力消瘦)、慢性支气管炎(肺虚燥咳,症见干咳少痰、咽干)、贫血(气血不足,症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可作为辅助调理药物。
  4. 术后或病后康复者:用于术后气血亏虚、身体虚弱,促进体力恢复。

但需注意,湿热体质(症见口苦口黏、舌苔黄腻)、实邪未清(如感冒发热、急性炎症)者不宜服用;长期服用建议从少量开始(如每日9g),观察身体反应,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配伍其他药物。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环剥技术如何影响药材产量与品质?
« 上一篇 09-21
路路通是什么中草药?其功效与药用价值有哪些?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