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草药能缓解头痛?适用类型、用法用量及禁忌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风、寒、湿、热、瘀、虚”相关,病位在头,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草药通过辨证论治,或祛风散寒、或清热解毒、或活血化瘀、或益气养血,能有效缓解不同类型的头痛,以下从中医辨证分型角度,介绍常用止头痛的中草药及其应用。

什么中草药止头痛

不同证型的止头痛中草药

风寒头痛

多因风寒之邪侵袭,寒凝血滞,经络不通所致,症状为头痛连及颈项,遇风加剧,得温则减,常伴恶寒、鼻塞、流清涕。

  • 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尤善治风寒头痛及血瘀头痛。
  • 白芷:性辛温,归肺、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善治疗前额及眉棱骨痛,常与川芎配伍增强疗效。
  • 羌活:性辛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适用于风寒夹湿的头痛,对后头痛伴颈项僵硬者尤为适宜。
    经典方剂如川芎茶调散,即以三药为主,辅以荆芥、防风等,共奏疏风散寒、通络止痛之效。

风热头痛

多因风热之邪上扰清窍,或风寒入里化热,导致气血壅滞,症状为头痛胀痛,甚则头痛如裂,伴发热、咽喉肿痛、面红目赤。

  • 菊花:性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其中杭菊偏清肝火,滁菊偏疏散风热,常与桑叶配伍治风热头痛。
  • 薄荷:性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宜后下以保存药效,对风热头痛伴目赤咽痛者效佳。
  • 桑叶:性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与菊花、薄荷同用可增强疏散风热之力。
    临床常用芎芷石膏汤加减,以菊花、薄荷、桑叶清热,配石膏、黄芩清泻胃火。

肝阳上亢头痛

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久郁化火,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症状为头胀痛或跳痛,多伴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 天麻:性甘平,归肝经,平肝息风、止痉,为治眩晕头痛良药,对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效佳,可单用或配钩藤、石决明。
  • 钩藤:性甘凉,归肝、心包经,平肝息风、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尤宜伴高血压者,宜后下。
  • 夏枯草:性辛苦寒,归肝、胆经,清肝泻火、明目散结,对肝火亢盛的头痛伴目赤肿痛者尤为适宜。
    常配伍石决明、牛膝以平肝潜阳、引血下行,如天麻钩藤饮。

血瘀头痛

多因跌仆损伤,或久病入络,导致气血瘀滞,脑络不通,症状为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或有头部外伤史。

什么中草药止头痛

  • 丹参:性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养血安神,能“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既活血又养血,适用于血瘀头痛伴心悸失眠者。
  • 川芎: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为“血中之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上行头目”,对血瘀头痛疗效显著。
  • 赤芍:性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与丹参、川芎配伍增强活血化瘀之力,适用于血瘀化热之头痛。
    经典方通窍活血汤,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为主,活血通窍止痛。

气血亏虚头痛

多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导致清窍失养,症状为头痛隐隐,遇劳加重,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

  • 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为“补气之长”,能升举清阳,改善气血亏虚所致头痛。
  • 当归: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为“血家圣药”,与黄芪配伍(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治血虚头痛。
  • 党参:性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与黄芪、当归同用增强补气生血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

血虚头痛

多因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血液生化不足,导致脑髓失养,症状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色淡,心悸失眠。

  • 熟地黄:性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滋阴要药”,适用于血虚精亏之头痛,常与当归、白芍配伍。
  • 白芍: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平肝止痛,与熟地、当归同用(如四物汤)养血活血,柔肝止痛。
  • 何首乌:性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精血、固肾乌须,适用于血虚精亏之头痛,伴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者。

常用止头痛中草药简表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适用证型
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风寒、血瘀头痛
白芷 辛温,归肺、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 风寒头痛
菊花 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风热、肝阳上亢头痛
天麻 甘平,归肝经 平肝息风,止痉 肝阳上亢头痛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养血安神 血瘀头痛
黄芪 甘微温,归脾、肺经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气血亏虚头痛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血虚、气血亏虚头痛
夏枯草 辛苦寒,归肝、胆经 清肝泻火,明目散结 肝阳上亢、肝火头痛

注意事项

中草药治疗头痛需辨证论治,不可自行盲目用药,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伴呕吐、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颅内占位、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病变,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使用活血化瘀力过强或有毒性的药物(如川芎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煎煮时,芳香类药物(如薄荷)宜后下,滋补类药物(如熟地)宜久煎。

相关问答FAQs

中草药止头痛多久能见效?
答:见效时间因证型、病情轻重及个体差异而异,一般而言,风寒、风热等外感头痛,辨证准确后服药1-3天可能缓解;气血亏虚、血虚等内伤头痛,需调理脏腑功能,通常1-2周后逐渐改善,若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什么中草药止头痛

长期服用中草药治疗头痛会有依赖性吗?
答:合理使用中草药一般不会产生依赖性,但部分药物(如含马兜铃酸、朱砂等毒性成分的中药)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肝肾功能,需严格遵医嘱,中医强调“中病即止”,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或停药,同时通过调理体质减少复发,避免长期盲目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药材品种分类大全,如何科学系统地划分不同药材品种类别?
« 上一篇 09-21
中药材名称大全有哪些?其功效与应用如何详解?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