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草药大全射干,射干的图解识别、功效与应用要点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其花形如“射”之箭尾,根茎“干”硬而得名,又名乌扇、乌蒲、鬼扇、野萱花等,主产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以河南产者质量最佳,习称“怀射干”,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痰壅咳喘、痄腮、痈肿疮毒等症,现代临床还用于治疗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图解中草药大全射干

来源与性味归经

射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或栽培,其药用部位为秋季采挖的干燥根茎,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烘干,性寒,味苦,归肺经、肝经,苦寒能清泄,入肺经可清肺热、利咽喉,入肝经可泻火解毒、消痰散结。

功效主治

  1.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尤其适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如《伤寒论》中“甘草汤”即用射干配伍桔梗、甘草治疗少阴咽痛;现代常与山豆根、板蓝根、牛蒡子等配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2. 消痰降气,平喘止咳:能清肺化痰、降气平喘,适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黏稠,如《金匮要略》中“射干麻黄汤”,以射干配伍麻黄、细辛、半夏等,治疗寒痰咳喘、喉中痰鸣。
  3. 散结消痈: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于痄腮(流行性腮腺炎)、痈肿疮毒、瘰疬等,常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喉或调敷患处。
  • 使用注意:射干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孕妇禁用,因其性寒凉且活血,可能影响胎元;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

形态特征(图解关键)

射干的形态特征是其鉴别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各部位的主要特征:

图解中草药大全射干

部位 特征描述
根茎 呈不规则的结节状,表面黄褐色或棕黑色,有排列疏密的环状横纹及须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或黄白色,颗粒性,气微,味苦。
直立,高50-150厘米,单一或从基部分枝,圆柱形,实心,具纵棱,无毛。
互生,嵌叠状排列;叶片剑形,扁平,长20-60厘米,宽2-4厘米,基部鞘状抱茎,先端渐尖,全缘,平行脉显著。
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花梗细;花橙红色或橘黄色,花被片6,2轮,外轮花被片倒卵形,有暗红色斑点,内轮花被片较小,椭圆形;雄蕊3,花药线形;子房下位,3室。
果实 蒴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室背开裂,种子圆形,黑色,有光泽。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射干主要含黄酮类成分(如射干苷、鸢尾苷、野鸢尾苷)、异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具有以下作用:

  • 抗炎: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咽喉及气管黏膜炎症;
  • 抗病毒: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有抑制作用;
  • 祛痰平喘:增加呼吸道分泌,稀释痰液,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 解热镇痛:对发热及疼痛症状有缓解作用。

相关问答FAQs

Q1:射干和山豆根都能清热利咽,如何选择?
A2:射干与山豆根均能清热利咽,但功效侧重不同:射干偏于消痰散结,尤擅长治疗痰热壅盛的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如急性扁桃体炎伴痰黄黏稠;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止痛力强,适用于热毒炽盛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如急性咽炎、扁桃体化脓,但其苦寒之性更甚,用量宜小(一般3-6克),久服易伤脾胃。

图解中草药大全射干

Q2:射干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A2:不建议长期泡水喝,射干性寒,长期服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可能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不适,若用于日常咽喉保健,建议短期使用(不超过1周),且需辨证为热证(如咽喉红肿、疼痛、痰黄)才适用;脾胃虚寒者(如平时易腹泻、畏寒)禁用,如有慢性咽炎等疾病,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其他药物,避免单味药长期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亳州中药材物流园如何赋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 09-21
安国野生药材价格表当前2024年最新野生药材价格走势及查询方法?
下一篇 » 09-2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