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治疗药方有哪些?效果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3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医治疗 正文

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是一种以皮肤出现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较长、易复发,其发病与风、热、燥、瘀、湿等邪气侵袭,以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银屑病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皮损特点、伴随症状等分为不同证型,采用内服中药、外用药物、针灸、药浴等多种方法综合调理,旨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祛除病邪,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以下从辨证分型论治、常用外治法及调护要点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银屑病的中医治疗药方及相关内容。

银屑病中医治疗药方

辨证分型论治与内服药方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需结合皮损颜色、形态、脱屑程度、瘙痒情况及全身症状(如口干、便秘、月经情况等)综合判断,临床常见证型包括血热内蕴证、血瘀阻滞证、血燥肌肤证、湿热蕴肤证及冲任失调证,各证型的治法、代表方剂及药物组成如下:

(一)血热内蕴证

临床表现:皮损鲜红或深红色,鳞屑干燥易脱落,新皮损不断出现,发展迅速,常伴有瘙痒、口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润燥。
代表方剂:犀角地黄汤合凉血消风散加减。
药物组成: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20g、赤芍15g、牡丹皮12g、紫草15g、生槐花15g、白茅根20g、金银花15g、连翘15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6g、甘草6g。
加减应用:若瘙痒剧烈,加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祛风止痒;若便秘明显,加生大黄6g(后下)泻热通便;若咽痛,加牛蒡子10g、射干10g清热利咽。
方解:方中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生槐花、白茅根清热凉血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泻火;荆芥、防风、蝉蜕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凉血解毒、祛风润燥之效,适用于银屑病进行期,血热症状明显者。

(二)血瘀阻滞证

临床表现:皮损暗红或紫红色,鳞屑较厚,基底浸润明显,经久不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斑。
代表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物组成: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生地黄20g、赤芍15g、川芎12g、丹参20g、鸡血藤20g、僵蚕10g、白蒺藜15g、甘草6g。
加减应用:若皮损肥厚顽固,加三棱10g、莪术10g破血消癥;若病程日久、气血亏虚,加黄芪20g、党参15g益气活血;若关节疼痛(关节病型银屑病),加威灵仙15g、秦艽15g通络止痛。
方解:桃红四物汤为活血化瘀经典方,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养血活血;丹参、鸡血藤增强活血通络之力;僵蚕、白蒺藜祛风散结,改善皮损肥厚;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侧重活血化瘀,适用于银屑病静止期或病程较长,血瘀症状显著者。

(三)血燥肌肤证

临床表现:皮损淡红色或淡褐色,鳞屑干燥、细碎,基底浸润较薄,伴有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咽燥,舌质淡、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养血滋阴,润燥祛风。
代表方剂:当归饮子加减。
药物组成:当归15g、生地黄20g、白芍15g、川芎10g、何首乌15g、荆芥10g、防风10g、蒺藜15g、黄芪20g、甘草6g。
加减应用:若皮肤干燥明显、脱屑较多,加麦冬15g、天冬15g、玄参15g滋阴润燥;若瘙痒难忍,加地肤子15g、白鲜皮15g、乌梢蛇10g祛风止痒;若气血不足,加党参15g、茯苓15g益气健脾。
方解:当归、生地黄、白芍、川芎、何首乌养血滋阴;荆芥、防风、蒺藜祛风止痒;黄芪益气固表,助气血生化;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养血润燥为主,适用于银屑病退行期或病程较长,血燥症状明显者。

(四)湿热蕴肤证

临床表现:皮损潮红、糜烂、渗出,或伴有脓疱(脓疱型银屑病),鳞屑黏腻,常伴有口苦、口黏、纳差、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代表方剂:萆薢渗湿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药物组成:萆薢15g、薏苡仁20g、黄柏12g、赤茯苓15g、丹皮12g、泽泻15g、滑石20g(包煎)、通草6g、金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甘草6g。
加减应用:若脓疱较多,加土茯苓20g、苦参15g清热燥湿;若瘙痒剧烈,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祛风止痒;若纳差、腹胀,加陈皮10g、焦山楂15g健脾消食。
方解: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泽泻、滑石、通草清热利湿;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解毒消痈;丹皮凉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侧重清热利湿,适用于脓疱型银屑病或皮损糜烂渗出明显者。

银屑病中医治疗药方

(五)冲任失调证

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患者,皮损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伴有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或涩。
治法:调摄冲任,活血调经。
代表方剂: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药物组成:仙茅10g、淫羊藿15g、巴戟天10g、当归15g、生地黄20g、白芍15g、川芎10g、益母草15g、香附12g、甘草6g。
加减应用:若痛经明显,加延胡索15g、五灵脂10g活血止痛;若情绪抑郁、乳房胀痛,加柴胡10g、郁金12g疏肝解郁;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加枸杞子15g、菟丝子15g滋补肝肾。
方解:二仙汤调摄冲任,仙茅、淫羊藿、巴戟温肾阳、补肾精;四物汤养血调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活血养血;益母草、香附调经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针对冲任失调,适用于女性银屑病患者与月经周期相关者。

中医外治法

银屑病的外治法需根据皮损类型选择,以清热解毒、活血润燥、祛屑止痒为原则,常用方法如下:

(一)外用药物

  1. 膏剂:适用于干燥、鳞屑较多的皮损。

    • 青黛膏:青黛30g、石膏30g、滑石30g、黄柏30g、凡士林100g,调匀外涂,每日2次,清热解毒、润燥止痒。
    • 黑豆馏油软膏:黑豆馏油10g、凡士加90g,外涂皮损,每日1-2次,适用于慢性肥厚性皮损。
  2. 酊剂:适用于浸润较薄、瘙痒明显的皮损。

    复方土槿皮酊:土槿皮30g、蛇床子30g、百部30g、75%乙醇200ml,浸泡1周后外涂,每日2次,祛风杀虫止痒。

    银屑病中医治疗药方

  3. 洗剂:适用于全身性皮损或头皮部皮损。

    苦参汤:苦参30g、蛇床子30g、白鲜皮30g、地肤子30g、芒硝20g(后下),煎水熏洗,每日1次,清热燥湿、止痒。

(二)非药物疗法

  1. 药浴:如中药药浴(如上述苦参汤)、糠浴、淀粉浴等,可清洁皮肤、缓解瘙痒、改善皮损。
  2. 针灸:取穴大椎、肺俞、膈俞、血海、足三里等,毫针平补平泻,或配合艾灸,调和气血、扶正祛邪。
  3. 拔罐:沿背部膀胱经走行拔罐,每周1-2次,疏通经络、祛除邪气。

调护要点

  1. 饮食调护:忌辛辣刺激(辣椒、酒类)、腥发食物(海鲜、牛羊肉),多食新鲜蔬果(如梨、苹果、苦瓜、芹菜),保持大便通畅。
  2. 情志调护:避免焦虑、抑郁,保持心情舒畅,因“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易致气机郁结,加重病情。
  3. 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皮肤刺激;冬季注意皮肤保湿,可涂抹温和润肤剂。
  4. 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因“久卧伤气”,过度劳累易致正气亏虚,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相关问答FAQs

Q1:中医治疗银屑病需要长期坚持吗?如何判断疗效?
A:银屑病为慢性疾病,中医治疗强调“缓则治本”,通常需要长期坚持,一般以1-3个月为1个疗程,疗效判断需综合皮损改善(红斑面积缩小、鳞屑减少、浸润变薄)、症状缓解(瘙痒减轻、口干便秘好转)及全身状态(体力增强、睡眠改善)等,进行期患者可能需2-3个皮损稳定后进入退行期,稳定期患者可减少服药频率,结合调护以减少复发。

Q2:中药治疗银屑病会有副作用吗?哪些人群需特别注意?
A:中药治疗银屑病若辨证准确、用药规范,通常副作用较小,但部分药物需注意:如清热解毒药(黄连、黄柏)长期使用可能伤脾胃,需配伍健脾药(如茯苓、白术);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月经期、孕妇慎用;温阳药(仙茅、淫羊藿)过量可能上火,需中病即止,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服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确保用药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四叶参的中草药作用具体有哪些功效和应用价值?
« 上一篇 08-28
药材花种子图片有哪些?不同品种如何识别?
下一篇 » 08-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