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羊蹄躅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羊蹄躅,又名闹羊花、黄杜鹃、三钱三,为杜鹃花科羊蹄躅属植物羊蹄躅的干燥花或根、叶,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多生于山坡、灌丛或林缘,其花冠呈钟状,黄色或橙黄色,花期5-6月,因外形似杜鹃而名,又因毒性显著,有“闹羊花”之称,在传统医学中应用历史悠久,但因毒性较强,使用需极为谨慎。

中草药羊蹄躅

羊蹄躅的基本信息与性味归经

羊蹄躅以花入药者称“闹羊花”,以根入药者称“羊蹄根”,以叶入药者称“羊蹄叶”,其性味辛、温,有大毒,归肝、肾经,中医理论认为,其辛能散行,温能通络,善祛风除湿、散瘀止痛,尤以“走窜性强、搜风通络”为特点,但因毒性峻烈,多以外用为主,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及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羊蹄躅的毒性及药效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目前已分离出多种活性物质,主要包括:

有毒成分

  • 闹羊花毒素(Grayanotoxins):又称木藜芦毒素,为其主要毒性成分,属于二萜类化合物,可兴奋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导致去极化增强,引发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中毒反应。
  • 杜鹃花毒素(Andromedotoxin):作用与闹羊花毒素类似,对心脏、神经系统均有强烈毒性。
  • 石楠素(Ericifolin):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可增强其他成分的毒性作用。

药效成分

  • 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协同其祛风止痛功效。
  • 挥发油:含杜鹃酮、桉油精等,局部外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药理作用

中草药羊蹄躅

  • 镇痛抗炎: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如前列腺素、组胺),显著减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 心血管影响:低剂量可短暂降压,高剂量则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甚至导致心律失常。
  • 神经毒性:兴奋脊髓和中枢神经,过量可引起惊厥、昏迷,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

临床应用与使用方法

羊蹄躅在传统医学中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顽癣等症,但因毒性大,现代临床已极少内服,以外用为主,且需严格遵循炮制规范(如用豆腐煮、甘草水漂等以减毒)。

风湿痹痛、关节冷痛

  • 外用:取闹羊花10g,浸入500ml白酒中,密封7天后,外擦患处,每日2-3次(注意避免接触皮肤破损处及眼鼻黏膜)。
  • 外敷:鲜羊蹄叶适量,捣烂后加少量白酒调匀,敷于关节疼痛处,每日1次,每次不超过4小时(皮肤敏感者需先做过敏试验)。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 羊蹄根(晒干)研末,用醋或蜂蜜调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顽癣、湿疹

  • 闹羊花研细末,用香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利用其毒性杀虫止痒(仅限小面积使用,避免大面积吸收中毒)。

毒性表现与解毒方法

羊蹄躅中毒多因误服、过量外用或炮制不当引起,中毒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2小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中毒症状

  • 轻度:口腔灼痛、恶心、呕吐、腹泻、流涎、头晕、乏力。
  • 中度: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瞳孔缩小、肌肉震颤、视物模糊。
  • 重度:惊厥、昏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室颤动),可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解救措施

  1. 立即终止接触:外用中毒者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或黏膜;内服中毒者立即催吐(用温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并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成人50-100g,儿童25-50g)。
  2. 送医对症治疗
    • 呼吸抑制:给予吸氧,使用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 心律失常:阿托品(0.5-1mg肌注)缓解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可用利多卡因。
    • 惊厥:静脉注射地西泮10-20mg,或苯巴比妥钠0.1g肌注。
    • 中药解毒:绿豆120g、甘草30g、金银花60g煎水频服,或用黄连10g、黄芩15g、栀子10g煎汤灌服,清热解毒。

使用注意事项

  1. 严格禁内服:羊蹄躅毒性剧烈,内服易中毒,现代临床已不推荐内服使用,古方中“三钱三”等内服方剂因风险极高,现已废弃。
  2. 孕妇、体弱者禁用:其毒性可损害胎儿,体弱者代谢能力差,更易中毒。
  3. 外用控制剂量:单次使用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5%,避免长期反复使用,防止经皮吸收中毒。
  4. 炮制减毒:生品毒性更强,需用豆腐煮(每100g药材用豆腐200g,煮2小时)或甘草水漂(甘草10g加水煎煮,漂药液3天)后再入药。
  5. 储存安全:需密封、防潮、避光存放,并标注“有毒”,远离儿童及食品。

羊蹄躅基本信息表

项目
别名 闹羊花、黄杜鹃、三钱三、老虎花、九信草
来源 杜鹃花科植物羊蹄躅Rhododendron molle(Bl.)G. Don的花、根或叶
性味归经 辛、温;有大毒;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顽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浸酒、研末调敷;内服:禁用(古方极少量,现已不用)
使用注意 孕妇禁用,体弱者忌用,外用避免接触眼鼻黏膜,皮肤破损处慎用

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表

成分名称 类型 药理作用
闹羊花毒素Ⅰ-Ⅲ 二萜类 主要毒性成分,兴奋钠离子通道,导致心律失常、呼吸抑制
杜鹃花毒素 二萜类 心脏神经毒性,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
槲皮素、山奈酚 黄酮类 抗炎、抗氧化,协同镇痛作用
杜鹃酮 挥发油 局部麻醉作用,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羊蹄躅和黄杜鹃是同一种植物吗?两者在药用上有区别吗?
解答:是的,羊蹄躅是学名,黄杜鹃是其最常用的别名之一,因花色鲜黄、形似杜鹃而得名,两者为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药用部位均为花(闹羊花)、根(羊蹄根)或叶,功效和毒性一致,均需严格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使用,且因毒性大,以外用为主,内服需绝对禁止。

中草药羊蹄躅

问题2:误食羊蹄躅中毒后,在送医前可以自行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解答:误食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①立即催吐: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部,或口服温盐水(1杯温水加10g盐)催吐,尽量排出胃内毒素;②保护胃黏膜:催吐后口服牛奶、蛋清或生鸡蛋清(每次100-200ml),减少毒素吸收;③保留样本:将剩余药渣或呕吐物装袋,送医时供医生参考中毒成分;④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胃部刺激,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途中密切观察呼吸、心跳情况,出现昏迷或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蛇头草
« 上一篇 09-23
甘开头有什么药材
下一篇 » 09-2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