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开头有什么药材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以“甘”字开头的药材种类繁多,其性味多与“甘”相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调和等独特功效,既可作为君药治疗虚证,也可作为佐使调和药性,这些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甘”字开头药材,包括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并通过表格汇总关键信息,帮助读者系统了解此类药材的特点与应用。

甘开头有什么药材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是最常用的“甘”字开头药材,素有“国老”之称,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临床中,甘草既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虚证,如配伍人参、白术组成“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也可用于痰多咳嗽,如“二陈汤”中用其化痰止咳;还可缓解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如“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生甘草能清热解毒,常用于痈疽疮毒、咽喉肿痛,如“桔梗汤”配伍桔梗治疗咽喉不适,甘草的用法用量因炮制而异:生甘草多用于清热解毒,用量3-10g;蜜炙甘草偏于补中益气,用量3-6g,使用时需注意,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十八反”),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水肿、高血压,故高血压、水肿患者慎用。

甘遂

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块根,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以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为主,其药力峻猛,适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等实证,如“十枣汤”中配伍大戟、芫花,治疗胸水、腹水等严重水肿;外用可治痈肿疮疡,以鲜甘遂捣烂外敷,甘遂的用法用量需严格控制,内服多入丸散,0.5-1g,炮制后(如醋制)可降低毒性;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因甘遂有毒,体质虚弱者、孕妇及月经期女性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十八反”),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甘松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匙叶甘松的根及根茎,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其气味芳香,能行脾胃之气,缓解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腹痛等症,如“香砂养胃丸”中配伍砂仁、木香,增强行气和胃之力;也可用于牙痛、脚气,煎汤含漱或外洗,甘松的用法用量为3-6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因甘松辛香温燥,气虚血热者慎用,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

甘菊花

甘菊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与普通菊花相比,其味甘性偏平和,归肺、肝经,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甘菊常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如“桑菊饮”中配伍桑叶、薄荷,疏风解表;也可用于目赤肿痛、眼目昏花,如“杞菊地黄丸”中配伍枸杞、熟地,滋补肝肾、明目;其清热解毒之力可用于疮痈肿毒,鲜品捣烂外敷,甘菊的用法用量为5-10g,泡茶或入煎剂;外用适量,甘菊性偏凉,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甘开头有什么药材

甘蕉根

甘蕉根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止渴、利尿、解毒,其适用于热病烦渴、消渴(如糖尿病)、黄疸、水肿、脚气等症,煎汤内服可清热利尿;也可用于痈肿疗疮,鲜品捣烂外敷,甘蕉根的用法用量为30-60g,煎服或捣汁;外用适量,因甘蕉根性寒,脾胃虚寒及便溏者禁用,孕妇慎用。

甘李根皮

甘李根皮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皮,味苦、甘,性寒,归心、肝、胆经,功效清热燥湿、泻肝火、安神,其常用于湿热黄疸、带下,配伍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也可用于骨蒸劳热(结核病潮热),配伍银柴胡、地骨皮清虚热;能清肝火、安心神,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失眠多梦,煎服或研末冲服,甘李根皮的用法用量为6-12g,煎服;外用适量,因甘李根皮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过量可能引起腹泻。

甘青青兰

甘青青兰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全草,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疏肝利胆,其多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痰多,配伍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也可用于肝郁胁痛、黄疸(如胆囊炎),配伍柴胡、郁金疏肝利胆;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甘青青兰的用法用量为3-9g,煎服或研末冲服;外用适量,因其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甘字开头药材关键信息汇总表

药材名称 性味 归经 主要功效 常用用量(g)
甘草 甘,平 心、肺、脾、胃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3-10
甘遂 苦,寒;有毒 肺、肾、大肠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5-1(内服)
甘松 辛、甘,温 脾、胃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3-6
甘菊花 甘、苦,微寒 肺、肝 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5-10
甘蕉根 甘,寒 心、肝、肾 清热,止渴,利尿,解毒 30-60
甘李根皮 苦、甘,寒 心、肝、胆 清热燥湿,泻肝火,安神 6-12
甘青青兰 辛、甘,微寒 肺、肝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疏肝利胆 3-9

“甘”字开头的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既有甘草、甘松等平和之品,可补益调和;也有甘遂等峻猛有毒之药,需慎用控量,使用时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辨证选药,严格遵循炮制规范和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甘草虽应用广泛,但长期过量可能水肿;甘遂逐水力强,仅适用于实证体壮者,部分药材(如甘蕉根、甘李根皮)性寒,脾胃虚寒者需慎用,合理应用“甘”字开头药材,方能发挥其最大疗效,保障用药安全。

甘开头有什么药材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甘草为什么被称为“国老”,它有哪些主要功效?
解答:甘草在中药中应用历史悠久,能调和诸药,缓解峻猛药物的毒性,故被誉为“国老”,其主要功效包括:①补脾益气,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人参、白术;②清热解毒,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药物食物中毒,生甘草效果更佳;③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可配伍桔梗、杏仁;④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与白芍同用(如芍药甘草汤);⑤调和药性,在复方中可缓解其他药物的烈性、毒性,保护脾胃。

问题2:甘遂与甘草为何不能同用?这属于中药“十八反”的内容吗?
解答:甘遂与甘草不能同用,属于中药“十八反”的重要内容。“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经典归纳,其中明确记载“藻戟遂芫俱战草”,即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均不能与甘草同用,甘遂性苦寒有毒,泻水逐饮力强;甘草甘平,能缓急解毒,但与甘遂同用会降低甘遂的泻水作用,甚至可能增强其毒性,导致腹痛、呕吐等不良反应,临床处方中需严格避免甘遂与甘草的配伍,以确保用药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羊蹄躅
« 上一篇 09-23
中草药芜花
下一篇 » 09-2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