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补药材怎么选?适合的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易出现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心烦失眠等“苦夏”症状,此时通过食补药材调理,需遵循“清热不贪凉、祛湿不伤脾、补气不助火”的原则,选择药食同源的药材,既能补充夏季消耗的营养,又能调和身体机能,以下从功效分类、具体药材、食用方法及禁忌等方面详细介绍夏季食补药材。

夏季食补药材

夏季食补药材的分类与应用

夏季食补药材主要分为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益气生津、安神助眠四类,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灵活搭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热解暑类:适合暑热烦渴、咽喉肿痛人群

夏季高温易导致“暑热”,出现口干舌燥、心烦气躁、长痱子等症状,需选用性寒凉或平、能清热解毒的药材。

  •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尤其适合咽喉肿痛、痱子瘙痒,可单独泡茶(每次5-10克),或与绿豆、冰糖煮“金银花绿豆汤”,清热解暑效果更佳。
  • 薄荷:性凉,味辛,归肺、肝经,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缓解夏季头晕、头痛、咽喉不适,取薄荷叶3-5克泡水,或做薄荷绿豆糕,但体虚多汗者不宜过量。
  • 莲子心:性寒,味苦,归心、肾经,擅长清心安神、交通心肾,对心火旺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失眠多梦有效,每次取1-2克泡茶,或煮粥时加少量,脾胃虚寒者需搭配生姜。

健脾祛湿类:适合脾虚湿困、食欲不振人群

夏季暑湿交加,易困遏脾胃,出现腹胀、便溏、四肢沉重,需选用健脾化湿的药材。

夏季食补药材

  • 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被誉为“四时神药”,可煮茯苓粥(取茯苓粉15克与大米同煮),或炖排骨时加10克茯苓,既能祛湿又不伤正气。
  • 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适合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生薏苡仁性寒,直接煮粥易伤脾,建议用炒薏苡仁(炒至微黄),或与红豆煮“薏米红豆汤”,祛湿同时健脾。
  • 白扁豆: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对夏季暑湿泄泻、食欲不振有良效,取10-15克白扁豆煮粥,或炒熟后泡茶,健脾温和,适合老人、儿童。

益气生津类:适合气阴两虚、疲乏无力人群

夏季高温易耗气伤津,出现口干舌燥、少气懒言、精神疲惫,需选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药材。

  •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适合熬夜、加班后口干咽燥、疲劳乏力,取3-5克西洋参片含服,或泡水时加麦冬、五味子,增强生津效果。
  • 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对胃阴不足、口干烦渴、病后虚热有调理作用,取10克石斛煮水,或炖鸡汤时加5-8克,但感冒发热、湿热体质者不宜。
  • 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归脾、肺经,补气生津、健脾润肺,药力平和,适合儿童夏季热、气虚自汗,取10-15克太子参煮瘦肉汤,或泡水代茶,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安神助眠类:适合心神不宁、失眠多梦人群

夏季昼长夜短,心火旺盛易导致失眠、心悸,需选用清心安神的药材。

  • 百合:性微寒,味甘,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对虚烦不安、失眠多梦有缓解作用,取15克百合与莲子、银耳煮“百合莲子羹”,或煮粥时加10克百合,甜咸皆宜。
  • 酸枣仁: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养心补肝、宁心安神,适合心肝血虚、失眠心悸,炒酸枣仁(炒至微焦)10克煮水,睡前饮用,或与百合、合欢皮搭配,增强安神效果。
  • 莲子:性平,味甘、涩,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适合心悸失眠、脾虚泄泻,取15克莲子去心(不去心则清心火效果更强),与百合、银耳同煮,或煮粥时加10克。

夏季食补药材一览表

药材名称 性味 功效 适用症状 推荐搭配
金银花 寒,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咽喉肿痛、痱子、暑热感冒 绿豆、冰糖、薄荷
茯苓 平,甘淡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腹胀水肿、脾虚泄泻、心悸失眠 大米、红豆、排骨
西洋参 凉,甘微苦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疲劳乏力、口干咽燥、心烦气躁 麦冬、五味子、瘦肉
百合 微寒,甘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失眠多梦、虚烦不安、干咳少痰 莲子、银耳、大米
薏苡仁 微寒,甘淡 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水肿脚气、脾虚泄泻、关节疼痛 红豆、山药、冬瓜

夏季食补的注意事项

  1. 体质辨证,对症选药:体寒者慎用金银花、莲子心等大寒药材,可搭配生姜、红枣;体热者少用人参、生姜等温热药材,以免“火上浇油”。
  2. 适量食用,避免过量:食补药材并非越多越好,如西洋参每天不超过5克,薏苡仁每天不超过30克,过量易导致脾胃不适或腹泻。
  3. 感冒发热期间暂停进补:感冒时人体正气与病邪相争,进补易“闭门留寇”,加重病情,应待感冒痊愈后再调理。
  4. 特殊人群咨询医生:孕妇、哺乳期妇女、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食用前需咨询医生,避免药材与药物冲突。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夏季食补药材可以天天吃吗?
解答:不建议天天吃,健康人群夏季无需长期服用食补药材,若出现轻微不适(如食欲不振),可短期食用1-2周;体质虚弱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间断食用,每周3-5次,避免长期进补导致“上火”或脾胃功能紊乱,不同药材功效不同,需交替使用,如清热解暑类与健脾祛湿类隔天搭配,避免单一药材过量。

夏季食补药材

问题2:体寒的人夏季适合哪些食补药材?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体寒者夏季宜选择性平或微温的药材,以“清补”为主,避免大寒之品,推荐:西洋参(性凉但补气生津,适合体寒兼口干)、太子参(性平,补气不燥)、茯苓(性平,健脾祛湿)、白扁豆(性平,化湿和中)、莲子(性平,养心安神),注意事项:避免金银花、薄荷、莲子心等大寒药材;烹饪时可加生姜、肉桂等温性食材中和;若出现畏寒、腹泻加重等症状,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九龙藤图片能展示哪些关键形态特征?
« 上一篇 08-28
中草药店网卖的玛卡是真的吗?效果到底好不好?值得信赖吗?
下一篇 » 08-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