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是药材吗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蚂蝗是药材吗?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蚂蝗(学名水蛭)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从古代医籍到现代临床,均展现出独特的药用价值,以下从历史沿革、传统功效、现代研究、应用规范等方面详细解析其作为药材的依据与价值。

蚂蝗是药材吗

历史沿革:从《神农本草经》到现代药典的千年传承

蚂蝗入药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记载其“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明确了其破血逐瘀的核心功效,此后,历代医籍对蚂蝗的应用不断深化: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抵当汤(含水蛭、虻虫)治疗蓄血证,开创了虫类药活血化瘀的先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进一步描述其“主治折伤坠积,留血疼痛……功通走络”,并指出其“用之须炙黄”的炮制方法;清代《医学衷中参西录》则强调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为后世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药学研究延续了这一传统,2020年版《中国药典》明确将“水蛭”收载为法定药材,规定其来源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水蛭(Hirudo nipponica)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的干燥全体,进一步规范了其药用基源与质量标准。

传统功效:破血逐瘀、通经消癥的核心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血瘀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如痛经、闭经、癥瘕(肿瘤、包块)、跌打损伤等,而蚂蝗性咸苦、平,归肝经,擅长“破血逐瘀、通经消癥”,被誉为“血瘀证之要药”,传统临床中,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 妇科血瘀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常配伍桃仁、红花、川芎等增强活血化瘀之力,如《金匮要略》中的抵当丸。
  2. 癥瘕积聚:针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肝硬化等形成的癥块,通过破瘀消癥缩小或消除病灶,常与三棱、莪术同用。
  3. 跌打损伤:用于外伤导致的瘀血肿痛、局部青紫,内服外敷均可,能促进瘀血吸收、消肿止痛。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应用中强调“生用活血力强”,但因其有小毒,常通过“炒黄”或“烫制”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现代研究:从活性成分到临床应用的科学验证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蚂蝗的药用价值得到了科学阐释,其核心活性成分与作用机制被逐步揭示。

蚂蝗是药材吗

主要活性成分

蚂蝗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水蛭素:目前已知最强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剂,能与凝血酶1:1结合,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天然水蛭素由65-66个氨基酸组成,耐热、耐酸,不易被消化酶破坏。
  • 肝素:带强负电荷的黏多糖,通过抗凝血酶Ⅲ增强抗凝活性,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抗血栓、调血脂作用。
  • 其他成分:如抗血栓素、组织胺、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共同参与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等过程。

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蚂蝗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活性:

  • 抗凝血与抗血栓:水蛭素直接抑制凝血酶,肝素通过抗凝血酶间接抗凝,二者协同可显著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栓长度和重量,对静脉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防治作用。
  • 改善微循环: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增加组织器官(如脑、心肌)的血流量,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中风后遗症、冠心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 抗炎与组织修复: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用于褥疮、糖尿病足等慢性溃疡。
  • 调血脂与抗动脉硬化: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现代临床应用

基于上述研究,蚂蝗及其提取物在现代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 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以水蛭为君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症状、降低复发风险。
  • 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常与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联用,增强疗效并减少用量。
  • 妇科疾病: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血瘀证,可缩小病灶、缓解疼痛。
  • 外科与皮肤科:外用制剂用于烧伤、创伤愈合,内服用于瘢痕疙瘩、硬皮病等纤维化疾病。

以下为蚂蝗作为药材的核心信息概览:
| 项目 | |
|------------------|--------------------------------------------------------------------------|
| 药用基源 | 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 |
| 性味归经 | 咸、苦,平;归肝经 |
| 传统功效 | 破血逐瘀,通经消癥 |
| 主要活性成分 | 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氨基酸等 |
| 现代药理作用 | 抗凝血、抗血栓、改善微循环、抗炎、调血脂 |
| 常用制剂 | 通心络胶囊、脑心通胶囊、注射用重组水蛭素(现代制剂) |
| 用法用量 | 煎汤1.5-3g;研末吞服0.5-1.5g/次;入丸散酌减 |

应用规范与注意事项

尽管蚂蝗药用价值显著,但需注意规范使用,避免不良反应:

蚂蝗是药材吗

  1. 禁忌人群:孕妇、月经期女性禁用(活血化瘀可能引起出血);有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体质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
  2. 炮制与质量:生品活血力强但有小毒,需经炒制或烫制(药典规定清炒或砂烫)以降低毒性;购买时应选择符合药典标准的正规产品,避免误用伪品(如同科非药用蛭类)。
  3. 配伍与剂量:不宜与藜芦同用(中药“十八反”);内服剂量需遵医嘱,过量可能引起出血、腹痛、过敏等反应。
  4. 现代制剂安全性:重组水蛭素等现代制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避免了天然水蛭素的过敏风险,但需监测凝血功能,防止出血事件。

相关问答FAQs

Q1:蚂蝗和水蛭是同一种药材吗?
A:蚂蝗是水蛭的俗称,二者为同一种药材,在中药学中,“水蛭”为正式药名,来源包括蚂蟥(Whitmania pigra)、水蛭(Hirudo nipponica)等三种药用蛭科动物,而“蚂蝗”是民间对这类动物的通俗称呼,药典中二者可通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地区的“蚂蝗”可能指其他非蛭科动物(如山蛭),但此类不属于法定药材,需加以鉴别。

Q2:普通人可以自己抓野生蚂蝗入药吗?
A:不建议自行捕捉野生蚂蝗入药,原因如下:一是野生蚂蝗可能携带寄生虫、细菌或病毒,直接入药存在感染风险;二是不同种类蚂�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大,如非药用蛭类可能含毒素或无效成分;三是野生资源有限,过度捕捉会破坏生态平衡,正规药材应通过人工养殖(如宽体金线蛭)获取,经炮制、检测合格后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有毒中草药图鉴
« 上一篇 前天
中草药大叶桉功效
下一篇 » 前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