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小红仙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抗争的智慧结晶,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展现出独特的应用价值。“小红仙”便是其中一味兼具民间传奇色彩与科学内涵的草药,其名既暗合传统医学对“药食同源”“草木有灵”的推崇,又因植株或药材色泽鲜红、功效卓著而被赋予“仙草”美誉,在传统临床实践中,小红仙以其止血化瘀、解毒消肿的独特功效,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诸科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也逐步揭示了其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这一古老草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中草药小红仙

基本信息与来源

“小红仙”为民间俗称,其正品来源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别称费菜、土三七、见血散、八仙草等,多年生肉质草本,高30-80厘米,茎直立,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花期6-8月,聚伞花序顶生,花瓣黄色偶带红色,蒴果星芒状,药用部位为其干燥地上部分或秋季采挖的根茎,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山地,多生于山坡林下、草丛或石缝中,资源丰富,易于采集,历代本草虽未明确记载“小红仙”之名,但地方草药志如《东北药用植物志》《陕西中草药》等均有“费菜”的详细记载,其功效与民间“小红仙”的应用高度一致。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中医理论认为,小红仙性平,味甘、微酸,归心、肝经,其性平和,不寒不热,既可收敛止血,又能活血化瘀,兼具解毒消肿、补益心气之功,堪称“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良药。

  • 止血:适用于多种出血证,无论虚实,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便血,可配伍生地、丹皮;治气虚不摄之崩漏、月经过多,可配伍黄芪、党参;治外伤出血,鲜品捣烂外敷,可迅速止血止痛。
  • 化瘀:善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单用或配伍当归、红花煎服,或研末酒调外敷,能促进瘀消肿散,缓解骨折后期瘀血阻滞。
  • 解毒消肿:用于痈肿疮毒、乳痈、疔疮等,内服可配伍蒲公英、金银花,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 补益:现代临床发现,小红仙还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取其甘酸补益、活血通脉之效,可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悸、胸闷。

化学成分与药理基础

现代分离鉴定表明,小红仙的药理活性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包含以下几类(见表1)。

表1 小红仙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
| 成分类别 | 代表成分 | 主要作用 |
|----------------|------------------------------|--------------------------------------|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 |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保护血管 |
| 皂苷类 | 景天三七皂苷A、B | 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调节免疫 |
| 有机酸 | 没食子酸、咖啡酸 | 收缩血管、止血、抗菌、抗病毒 |
| 多糖 | 景天三七多糖 | 增强巨噬细胞活性、调节免疫、抗肿瘤 |
| 微量元素 | 钙、镁、铁、锌、硒 | 参与凝血过程、促进组织修复 |
| 氨基酸 | 天冬氨酸、谷氨酸等 | 补充营养、改善心肌代谢 |

中草药小红仙

药理研究显示,小红仙具有多重生物活性:①止血作用:没食子酸和咖啡酸能缩短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数量,收缩局部血管;②心血管保护:皂苷类成分可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③抗炎镇痛:黄酮类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缓解肿胀疼痛;④抗氧化与抗衰老:总黄酮和多糖可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抑制脂质过氧化,延缓细胞衰老;⑤免疫调节:多糖能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

临床应用与制剂开发

小红仙的应用形式多样,传统以汤剂(10-30g,煎服)、散剂(研末吞服,每次1-3g)为主,外用则捣汁涂或研末撒,现代制剂开发中,已制成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如“景天三七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景天三七胶囊”用于辅助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配伍上,常根据病情灵活组合:治高血压伴出血,配伍夏枯草、钩藤;治消化性溃疡出血,配伍海螵蛸、白及;治痔疮出血,配槐角、地榆。

使用注意与禁忌

尽管小红仙药性平和,但仍需注意:①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②月经期女性避免大量使用:以免经量过多;③出血急性期需辨证:对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等急重症,应立即就医,不可单依赖草药;④过敏体质者慎用:首次使用建议少量试服,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需停用;⑤区分“景天三七”与“菊科三七”:后者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有肝毒性,而小红仙(景天三七)相对安全,但仍需避免长期过量服用(常规用量内一般无副作用)。

小红仙作为一味“药食同源”的中草药,既凝聚了传统医学“以平为期”“辨证施治”的精髓,又通过现代研究得到科学验证,其在止血、心血管保护、抗衰老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使其成为连接传统经验与现代医学的桥梁,需进一步加强其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究,以及规范化种植与质量控制,让这味“小红仙草”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中草药小红仙

FAQs

问:小红仙和三七都是止血药,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答:小红仙(景天三七)与三七虽均具止血化瘀之效,但来源、性味及侧重点不同,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药力较强,尤擅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各种出血证(如外伤出血、崩漏等),素有“止血神药”之称;小红仙为景天科植物,性平,味甘微酸,归心、肝经,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且兼有解毒消肿、补益心气之功,药力较缓,更适用于体质虚弱、出血日久或兼热毒者(如冠心病伴出血、慢性溃疡出血),选择时,若出血急重、瘀肿明显,可选三七;若气血两虚、瘀血兼热或需长期调理,可选小红仙,或两者配伍增强疗效。

问:小红仙可以长期服用吗?有没有副作用?
答:小红仙是否可长期服用需根据体质和病情而定,作为性平之品,短期服用(1-2个月)安全性较高,尤其适合慢性病患者(如冠心病、反复出血者)需长期调理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使用,但长期服用需注意:①避免过量(常规每日用量不超过30g),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腹泻等消化道反应;②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尤其与其他药物联用时;③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不宜长期服用;④若服用期间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皮肤黄染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师,中草药讲究“中病即止”,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周期,避免盲目长期使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立冬养生中草药
« 上一篇 昨天
高桥中药材批发市场为何备受关注?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