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能增强心肺功能?效果与安全如何兼顾?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8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心肺功能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影响气血运行与气体交换,中草药通过补气、活血、养心、宣肺等机制,可辅助增强心肺功能,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辨证使用,以下从补气、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宣肺平喘四类,介绍常用中草药及其应用。

增强心肺功能的中草药

补气类中草药:增强心肺动力

补气类中草药能补益脾肺之气,提升心脏泵血功能和肺的呼吸功能,适用于气虚乏力、心悸气短、动则喘促等症。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核心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增强心肺耐受力。
药理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含黄芪甲苷、黄酮类成分,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同时调节免疫,减轻心肺组织氧化损伤。
用法用量:煎服9-30g,或用30g泡水代茶饮,适合气虚自汗、易疲劳者。
注意事项:表实邪盛(如无汗、发热)、气滞湿阻(腹胀、苔腻)者禁用。

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核心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药理作用:人参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改善脑及冠状动脉循环,缓解心肌疲劳,适用于心气虚衰、心悸气短。
用法用量:煎服3-9g,宜另炖兑服;或研末吞服,每次1-2g。
注意事项:实证、热证(如高热、面红)及高血压患者慎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西洋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核心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适合气阴两虚者。
药理作用:含人参皂苷、多糖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生津润肺,缓解肺虚燥咳。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切片含服、泡水饮,适合夏季或阴虚体质者。
注意事项:中阳衰微(胃寒、腹泻)、湿浊中阻者忌用。

补气类中草药归纳表
|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核心功效 | 常用配伍 | 注意事项 |
|----------|----------------|------------------------|------------------------------|------------------------|
| 黄芪 | 甘微温,脾肺经 | 补气固表、增强耐缺氧 | 人参、五味子(治气虚自汗) | 表实邪盛者禁用 |
| 人参 | 甘微苦微温,脾肺心肾经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 麦冬、丹参(治心气虚心悸) | 实热证、高血压慎用 |
| 西洋参 | 甘微苦凉,心肺肾经 |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 麦冬、沙参(治气阴两虚燥咳) | 胃寒、湿浊者忌用 |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改善心肺循环

心血瘀阻、肺脉不畅会导致胸痛、胸闷、唇甲紫绀,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供血。

丹参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
核心功效: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药理作用:丹参酮、丹参酚酸等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或用丹参滴丸剂,每次10丸,每日3次。
注意事项:无瘀血者慎用;孕妇慎用。

三七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核心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双向调节心血管功能。
药理作用:三七总皂苷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律失常,同时促进凝血与活血,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肺心病瘀血者。
用法用量:研末吞服,每次1-3g;或煎服3-10g,可配伍黄芪、党参补气活血。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血虚无瘀者禁用。

增强心肺功能的中草药

川芎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核心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善行血中之气。
药理作用: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抑制血栓形成,同时缓解血管痉挛,对心血瘀阻型胸闷、胸痛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用川芎茶调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干)、月经过多者慎用。

活血化瘀类中草药归纳表
|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核心功效 | 常用配伍 | 注意事项 |
|----------|----------------|------------------------|------------------------------|------------------------|
| 丹参 | 苦微寒,心肝经 | 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 三七、红花(治冠心病心绞痛) | 无瘀血者慎用 |
| 三七 | 甘微苦温,肝胃经 |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黄芪、党参(治心气虚瘀阻) | 孕妇慎用 |
| 川芎 | 辛温,肝胆心包经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丹参、葛根(治心脉瘀阻)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养心安神类中草药:稳定心肺功能

心神不安、心血不足会导致心悸、失眠、气短,养心安神类中草药可调节心脏神经功能,改善心肺协调性。

麦冬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核心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除烦安神。
药理作用:麦冬多糖、皂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养阴润肺,缓解肺燥干咳,适合心肺阴虚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10-15g,或配伍五味子、太子参治气阴两虚。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腹泻、食欲不振)者忌用。

五味子

性味归经:酸,温,归肺、心、肾经。
核心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药理作用:五味子素、挥发油能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心肌细胞代谢,抗疲劳,同时收敛心气,缓解心悸、气短、多汗。
用法用量:煎服2-6g,或研末吞服,每次1-2g,常配伍酸枣仁、柏子仁安神。
注意事项:表邪未解(感冒发热)、咳嗽初起者忌用。

远志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核心功效: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药理作用:远志皂苷、生物碱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血,镇静安神,同时祛痰,缓解肺心病痰壅气喘。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用远志丸,每次6g,每日2次。
注意事项:实热或痰火内盛(痰黄黏稠、舌红苔黄)者慎用。

养心安神类中草药归纳表
|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核心功效 | 常用配伍 | 注意事项 |
|----------|----------------|------------------------|------------------------------|------------------------|
| 麦冬 | 甘微苦微寒,心肺胃经 | 养阴生津、清心除烦 | 人参、五味子(治气阴两虚) | 脾胃虚寒者忌用 |
| 五味子 | 酸温,肺心肾经 | 收敛固涩、补肾宁心 | 酸枣仁、柏子仁(治心悸失眠) | 表邪未解者忌用 |
| 远志 | 苦辛温,心肾肺经 |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 | 茯苓、龙齿(治心神不宁) | 痰火内盛者慎用 |

宣肺平喘类中草药:提升肺呼吸功能

肺气不宣、痰浊阻肺会导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宣肺平喘类中草药能疏通气道,改善肺通气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的中草药

银杏叶

性味归经:甘、苦、涩,平,归心、肺经。
核心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
药理作用:银杏内酯、黄酮类成分能扩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改善心脑循环,同时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咳喘症状。
用法用量:煎服9-12g,或用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有实邪(痰多、胸闷)者忌用。

紫菀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温,归肺经。
核心功效:润肺下气,消痰止咳,无论寒热咳嗽均适用。
药理作用:紫菀皂苷、黄酮类能祛痰、平喘、抗菌,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适用于慢性咳嗽、肺气肿咳喘。
用法用量:煎服5-12g,或配款冬花、百部治久咳不止。
注意事项:实热咳嗽(痰黄、咽痛)者慎用。

款冬花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
核心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善治久咳、劳嗽。
药理作用:款冬酮、挥发油能镇咳、平喘、抗炎,减少痰液分泌,缓解肺心病、哮喘的咳嗽、气喘症状。
用法用量:煎服5-10g,或炼蜜为丸,每次6g,每日2次。
注意事项:肺热咳嗽(痰稠色黄)、阴虚燥咳(干咳无痰)者慎用。

宣肺平喘类中草药归纳表
| 草药名称 | 性味归经 | 核心功效 | 常用配伍 | 注意事项 |
|----------|----------------|------------------------|------------------------------|------------------------|
| 银杏叶 | 甘苦涩平,心肺经 | 活血平喘、通络止痛 | 瓜蒌、薤白(治冠心病心绞痛) | 实邪者忌用 |
| 紫菀 | 辛甘苦微温,肺经 | 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 款冬花、百部(治慢性咳嗽) | 实热咳嗽慎用 |
| 款冬花 | 辛微苦温,肺经 | 润肺止咳、化痰平喘 | 紫菀、杏仁(治久咳气喘) | 肺热、阴虚燥咳慎用 |

使用中草药增强心肺功能的注意事项

  1. 辨证论治:需根据体质(气虚、阴虚、血瘀等)和病情选药,如气虚用黄芪、人参,阴虚用西洋参、麦冬,血瘀用丹参、三七,不可盲目跟风。
  2. 配伍禁忌:遵循“十八反”“十九畏”,如人参不宜与藜芦同用,丹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3. 用量控制:中草药需按剂量使用,过量可能中毒,如三七过量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黄芪过量可能引起腹胀。
  4. 生活方式结合:中草药辅助作用有限,需配合合理饮食(如低盐低脂)、规律运动(如快走、太极)、戒烟限酒等,才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

相关问答FAQs

Q1:增强心肺功能的中草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A1: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中草药需根据体质和病情辨证使用,长期服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耐药性,如黄芪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上火(口干、便秘),人参过量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失眠,应在中医师指导下,定期调整用药方案,疗程一般以1-3个月为宜,症状缓解后需减量或停用。

Q2:哪些人不适合用中草药增强心肺功能?
A2:以下人群慎用或禁用:①实热证、湿热证患者(如发热、口苦、苔黄腻、尿黄),不宜用温补类人参、黄芪;②孕妇,部分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三七)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③有出血倾向者(如胃溃疡、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慎用活血药(如丹参、三七);④对中草药过敏者,禁用相关药物;⑤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如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哮喘、呼吸衰竭),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西药治疗,不可单纯依赖中草药延误病情。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纵隔型肺癌的疗效与独特优势是什么?
« 上一篇 08-28
请问哪里有收购药材钩藤的信息?求告知具体的收购地点和联系方式。
下一篇 » 08-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