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作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宝库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药材,这些药材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是新疆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全面了解新疆野生药材,图片资源是直观识别和学习的重要途径,下面将分类介绍新疆常见野生药材及其图片特点,并归纳相关图片资源获取方式与注意事项。
根及根茎类野生药材
新疆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因长期生长在干旱环境中,往往具有发达的根系或肉质根,以储藏水分和养分,形态特征较为独特。
-
甘草
- 形态特征:根呈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茎表面可见芽痕;断面纤维性强,黄白色,有粉性,图片中可清晰展示其根的纵向纹理、断面特征及植株的羽状复叶。
-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荒漠、半荒漠地带,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绿洲。
-
麻黄
- 形态特征:草质茎细长,黄绿色,有细纵棱;叶膜质,鳞片状,基部合生;花小,黄绿色,成球状,图片需突出其茎的细长特征、鳞片状叶及密集的球状花序。
-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分布区域:天山南北麓、阿尔泰山南麓的干旱山坡、沙地及戈壁。
-
肉苁蓉
- 形态特征:肉质茎圆柱形,黄褐色或灰棕色,表面有鳞片状肉质叶;穗状花序顶生,花冠筒状,淡紫色,图片中可见其寄生在梭梭或红柳根部,肉质肥厚,花序密集。
-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 分布区域:主要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红柳的根部,见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
锁阳
- 形态特征:肉质茎圆柱形,黑褐色,有不明显的纵沟,基部有时具鳞片状叶;穗状花序顶生,花杂性,暗紫色,图片需展示其埋藏于沙土中的肉质茎及地上部分的花序。
- 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 分布区域:与肉苁蓉生境相似,多分布于新疆荒漠地带,如吐鲁番盆地、哈密地区。
根及根茎类药材图片信息归纳
| 药材名称 | 形态特征(图片要点) | 主要功效 | 分布区域 | 图片获取建议 |
|----------|------------------------|----------|----------|--------------|
| 甘草 | 圆柱形根,红棕色外皮,断面纤维性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 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边缘 | 关注根的纵纹、断面特征及植株复叶 |
| 麻黄 | 细长草质茎,鳞片状叶,球状花序 |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 天山、阿尔泰山干旱山坡 | 突出茎的棱线、叶的形态及花序密集度 |
| 肉苁蓉 | 肉质圆柱茎,鳞片状叶,紫色穗状花序 | 补肾阳,益精血 | 沙漠边缘(寄生梭梭/红柳) | 拍摄寄生状态、肉质茎肥厚度及花序颜色 |
| 锁阳 | 黑褐色肉质茎,纵沟,暗紫色花序 | 补肾阳,润肠通便 | 吐鲁番、哈密荒漠 | 展示茎的基部鳞片、花序形态及生长环境 |
全草类野生药材
全草类药材多指植物的地上部分,新疆全草类药材往往具有耐旱、多毛或肉质化特征,以适应干旱环境。
-
雪莲
- 形态特征:植株密被白色绵毛,茎直立;叶密集,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抱茎;头状花序,花紫色或淡红色,花瓣条形,图片中需突出其白色绵毛、抱茎叶及独特的头状花序。
- 功效:补肾壮阳,调经止血,散寒除湿。
- 分布区域: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的海拔3000-4000米高山流石滩、雪线附近。
-
紫草
- 形态特征:根呈长圆锥形,紫红色;茎直立,有糙毛;叶互生,披针形或卵形;花冠钟形,淡紫色或白色,图片中可见其紫红色根茎、被毛的茎及钟形花冠。
-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
- 分布区域:新疆山地草原、林缘及山坡,如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
-
红花
- 形态特征:茎直立,上部分枝;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顶生,花橘红色,管状花两性,图片需展示其橘红色的头状花序、锯齿状叶及分枝茎。
- 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 分布区域:新疆广泛栽培,野生种见于平原绿洲、荒漠边缘,如喀什、和田地区。
花类及果实种子类野生药材
新疆花类药材色彩鲜艳,果实种子类则多具油脂或特殊气味,适应干旱环境传播。
-
枸杞
- 形态特征:枝条细长,弯曲,有棘刺;叶卵形或卵状菱形;花淡紫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浆果红色,卵形,图片中可见其棘刺枝条、淡紫色花及红色浆果。
-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分布区域:新疆绿洲、沙漠边缘、山坡灌丛,如博斯腾湖周边、塔城地区。
-
阿魏
- 形态特征:根茎有特殊葱蒜样臭气;茎直立,有纵棱;叶三角状广椭圆形,基部鞘状;复伞形花序,花黄色,图片需突出其根茎的特殊气味、鞘状叶及黄色复伞形花序。
- 功效:消积,散痞,杀虫。
- 分布区域:新疆荒漠、盐碱地,如准噶尔盆地南缘、伊吾县。
-
沙棘
- 形态特征:枝具棘刺,密被银白色鳞毛;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小,淡黄色;果实橙黄色或橘红色,球形,图片中可见其银白色鳞毛枝条、线形叶及橙黄色果实。
- 功效: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散瘀。
- 分布区域:新疆山地、河谷、沙地,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
新疆野生药材图片资源获取与注意事项
图片资源获取途径
- 专业图鉴与书籍:《新疆药用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权威书籍中配有高清手绘图或标本照片,是识别药材的重要参考。
- 植物图像数据库:如“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 “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收录了大量新疆野生药材的生态照片、标本图片及显微特征,支持按科属、产地检索。
- 专业摄影平台:图虫、视觉中国等平台有摄影师拍摄的新疆野生药材生态图片,可直观展示药材的生长环境及形态特征。
- 科研机构与高校:新疆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机构的官网或数据库会发布研究成果中的药材图片。
注意事项
- 保护野生资源:新疆野生药材多生长在生态脆弱区,严禁随意采摘破坏,图片资源应优先选择非破坏性拍摄(如生态照、标本馆照片)。
- 准确识别:部分药材外观相似(如麻黄与木贼),需结合花、果、显微特征等综合判断,避免误采误用。
- 版权规范:使用图片时需注明来源,尊重摄影师及机构的版权,避免商业侵权。
相关问答FAQs
Q1:新疆野生药材图片资源有哪些权威渠道可以获取?
A:获取新疆野生药材权威图片资源可参考以下渠道:
- 专业书籍:《新疆药用植物志》(上、下卷)收录了新疆1300余种药用植物,配有手绘图和生态照片,是基础参考;《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涵盖全国药用植物,部分新疆物种有详细图示。
- 植物图像数据库:“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按科属分类,可检索“新疆+药材名”获取生态照、标本图及显微特征;“中国自然标本馆(CFH)”提供标本馆数字化图片,包括模式标本信息。
- 科研机构: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官网的“药用植物资源库”、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新疆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的高清药材图片。
- 权威图库: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整合了全国植物标本资源,支持按产地、物种检索新疆野生药材图片。
Q2:在野外拍摄新疆野生药材图片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A:野外拍摄新疆野生药材图片需遵循“保护优先、安全规范”原则,注意以下几点:
- 生态保护:严禁采摘、挖掘植株,尤其对雪莲、肉苁蓉等珍稀药材,需保持5米以上距离拍摄,避免踩踏植被;部分物种(如阿魏)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需遵守《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禁止随意拍摄破坏。
- 安全防护:新疆荒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需携带防晒、保暖装备;拍摄时注意避开陡坡、流沙等危险地形,防范沙尘暴、野生动物(如蛇)等潜在风险。
- 拍摄技巧:优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避免干扰植物生长;同时拍摄药材的生境(如土壤、伴生植物)、花果特写及整体形态,便于后续识别;可携带放大镜观察叶片、花部细节,确保图片信息完整。
- 合规记录:拍摄时记录药材的GPS坐标、海拔、生长环境等信息,便于科研引用;若用于商业用途,需提前联系当地林业部门或土地所有者,获取拍摄许可。
通过以上分类介绍和资源指南,可帮助读者系统了解新疆野生药材的形态特征与图片资源,同时强调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