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拔作为中草药,究竟有哪些独特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荜拔,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是传统中医临床常用的温里药,其名始载于《开宝本草》,历代医籍多有论述,因其辛热之性,被誉为“温胃散寒之要药”,荜拔原产于东南亚,在我国广东、云南、广西等地亦有栽培,其果穗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棕色,气香,味辛辣,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中医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症中应用广泛,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了其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草药荜拔

荜拔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荜拔的药效物质基础复杂,现代分离鉴定出其主要包含生物碱类、挥发油、木脂素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其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理基础。

生物碱类

生物碱是荜拔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荜拔明碱(piplartine)、荜拔宁碱(pipernonine)、胡椒碱(piperine)等,荜拔明碱(又称去甲二氢胡椒素)含量较高,现代研究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及心血管保护作用,胡椒碱则能增强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具有“生物活性增强剂”的作用,常用于复方制剂中以协同增效。

挥发油

荜拔挥发油约占其总重量的1%-2%,主要成分为丁香酚(eugenol)、萜烯类(如β-石竹烯)、芳樟醇等,丁香酚具有局部麻醉、抗炎、抗菌作用,是其缓解牙痛、胃痛的重要成分;萜烯类则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其他成分

荜拔中还含有木脂素类(如芝麻素)、黄酮类、甾体及多种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木脂素类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脂肪酸则参与机体代谢,为药理活性提供辅助支持。

中草药荜拔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荜拔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抗溃疡及保护胃黏膜:荜拔提取物能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液合成,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对乙醇、阿司匹林等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释放有关。
  • 抗炎镇痛:荜拔明碱和挥发油成分能抑制环氧合酶(COX-2)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合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可降低痛觉神经末梢兴奋性,缓解疼痛,对慢性胃痛、关节炎等有较好效果。
  • 调节胃肠功能:荜拔挥发油能双向调节胃肠平滑肌张力,既能缓解胃肠痉挛,又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 抗菌抗病毒:荜拔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幽门螺杆菌(胃溃疡的重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为治疗胃寒型胃炎、溃疡提供了依据。
  • 心血管保护:荜拔明碱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荜拔的临床应用

荜拔在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所致的多种病症,现代制剂中也常以其为主要成分。

传统应用

  • 胃寒脘腹冷痛:荜拔辛热温散,能温中散寒、止痛,常配高良姜、香附、干姜等同用,治疗胃寒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如《和剂局方》中的“荜拨丸”。
  • 呕吐呃逆:对于胃寒气逆所致的呕吐、呃逆、嗳气,荜拔可配丁香、生姜、半夏,增强温胃降逆之效,如《圣济总录》中的“荜拨散”。
  • 泄泻:脾胃虚寒所致的五更泄、久泻不止,荜拔配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可温中涩肠止泻,如《证治准绳》中的“四神丸”加减方。
  • 牙痛:荜拔挥发油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可配细辛、白芷研末外用,或煎汤含漱,治疗寒性牙痛、龋齿痛。

现代应用

  • 消化系统疾病: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尤其对胃寒型患者,可缓解上腹痛、反酸、腹胀等症状,现代制剂如“荜拔胃痛颗粒”“荜拔挥发油滴丸”等,以荜拔为主要成分,联合西药抑酸剂,可提高溃疡愈合率。
  • 功能性胃肠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IBS)属寒凝气滞者,荜拔能调节胃肠动力,改善腹痛、腹泻或便秘交替症状。
  • 心血管疾病辅助治疗: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寒凝心脉证者,可配丹参、川芎、红花等,温阳通脉、活血止痛,改善心肌缺血。

荜拔的使用注意

荜拔辛热燥烈,使用时需注意辨证论治,避免不当使用:

  • 禁忌人群:实热证、阴虚火旺者忌用(表现为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孕妇慎用,其辛热之性可能动胎;胃溃疡活动期有出血倾向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配伍禁忌:不宜与赤石脂、禹余粮等收敛药同用,以免降低温散之效;不宜与寒性药物(如黄连、黄芩)长期大量同用,以免药性冲突。
  •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3-6g;入丸散剂,1-3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含漱,过量服用可能引起口干、便秘、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荜拔基本信息表

项目
来源 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性味归经 辛、热;归胃、大肠、肝、肺经
功效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主治 胃寒呕吐、呃逆、泄泻,脘腹冷痛,牙痛;阴痛带下
用量用法 内服:煎汤,3-6g;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含漱
使用注意 实热证、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禹余粮同用

相关问答FAQs

问:荜拔和花椒都是温里药,两者在功效和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答:荜拔与花椒均性温,能温中散寒止痛,但功效侧重不同:荜拔辛热之性更甚,长于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尤善于治疗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对寒凝气滞的牙痛、泄泻也有较好效果;花椒则除温中散寒外,还能杀虫止痒、燥湿止泻,外用可治湿疹、阴痒,内服可治蛔虫腹痛、寒湿泄泻,荜拔归肺经,可温肺化饮,治寒痰咳喘;花椒归脾、胃、肾经,能温肾助阳,治肾虚腰痛,胃寒重症、寒凝气滞痛证多用荜拔;寒湿泄泻、虫积腹痛、皮肤湿疹多用花椒。

中草药荜拔

问:荜拔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哪些副作用?
答:荜拔不宜长期服用,其性辛热燥烈,长期服用易耗气伤阴,导致“上火”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牙龈出血等,尤其对于阴虚火旺体质者,可能加重内热,荜拔挥发油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道,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消化不良,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病情辨证使用,中病即止,一般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若需长期调理,应配伍养阴生津药物(如沙参、麦冬)以制约其燥性,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信阳中药材种植
« 上一篇 今天
收购各种野生中药材有何用途?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