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澄茄中草药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荜澄茄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山鸡椒、毕澄茄、澄茄等,是我国传统温里药之一,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其性味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温肾助阳之效,常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小便不利及肾阳不足等症。

荜澄茄中草药

从来源看,荜澄茄主产于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可入药,其果实呈类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网状皱纹,基部果梗痕明显,气芳香,味辛辣,微苦,现代研究表明,荜澄茄含挥发油(柠檬醛、柠檬烯、香茅醛等)、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等多种成分,其中挥发油为其温中行气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抗炎镇痛、抗氧化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荜澄茄常随证配伍使用,若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清水,可配高良姜、香附、吴茱萸,以增强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效,如《济生方》中荜澄丸;若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可与小茴香、乌药、川楝子同用,共奏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之功;若治肾阳不足、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可配附子、肉桂、杜仲,以温肾助阳;若治寒湿痹痛、关节冷痛,可配独活、威灵仙、苍术,祛湿散寒、通络止痛,荜澄茄还可用治寒凝气滞之小便不利、癃闭,配茯苓、白术、桂枝,温阳化气、利水渗湿。

荜澄茄的化学成分及主要作用如下表所示:

荜澄茄中草药

成分类别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挥发油 柠檬醛(30%-50%)、柠檬烯 促进胃肠蠕动、抗炎、镇痛
黄酮类 橙皮苷、荜澄茄苷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生物碱 荜澄茄碱 抑制平滑肌痉挛、解痉
有机酸 苹果酸、琥珀酸 调节肠道菌群、助消化

用法用量方面,荜澄茄内服常用量为3-6g,煎汤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使用时需注意,因其性温辛散,阴虚火旺者(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忌服;孕妇慎用,以免耗气伤阴;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中药“十八反”禁忌,长期服用需辨证施治,避免过量导致口干、便秘等温燥伤阴之象。

荜澄茄作为温里药,其温中散寒之力较缓和而行气止痛之效显著,既可治疗脾胃虚寒之证,又能兼顾气滞胀痛,临床配伍灵活,疗效确切,现代药理研究为其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如开发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的制剂,或作为食品香料兼具保健功能,体现了中药药食同源的特色。

FAQs
Q1:荜澄茄与胡椒在功效应用上有何异同?
A1:荜澄茄与胡椒均性味辛温,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但荜澄茄偏于行气止痛,善治寒疝腹痛、肝胃气滞之证,兼能温肾助阳;胡椒温中散寒力较强,兼下气消痰,更适用于胃寒呕吐、泄泻及寒痰咳喘,两者同中有异,临床需根据寒邪与气滞的偏重及兼夹症状选择。

荜澄茄中草药

Q2:服用荜澄茄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A2:服用荜澄茄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酒精等),以免助湿生热、耗伤阴津,影响药效,因荜澄茄性温,不宜同时服用温补过甚的药物(如肉桂、附子过量)或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以防“火上加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不良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收购各种野生中药材有何用途?
« 上一篇 今天
凉血的中药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