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成都平原北部边缘,地处沱江上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土壤肥沃且富含多种矿物质,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川西药乡”的代表,什邡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便以川芎、白芷等道地药材闻名,如今已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
自然与历史优势:什邡药材的根基
什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5.2℃,降水量968毫米,无霜期长达280天,这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别适合根茎类、全草类中药材的生长,境内土壤以冲积土和黄壤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pH值中性偏微酸,恰好契合川芎、丹参、麦冬等药材的生长需求,什邡境内有石亭江、鸭子河等水系,灌溉便利,为药材种植提供了优质水源。
从历史看,什邡药材种植可追溯至唐代,据《什邡县志》记载,当时什邡所产“川芎”便被列为贡品,明清时期已形成“家家种川芎,户户闻药香”的产业格局,数百年来的种植经验积累,让什邡药农掌握了独特的栽培技术,如川芎的“苓子繁育”“茎尖扦插”等传统方法,至今仍在沿用,确保了药材的道地性和品质稳定性。
主要种植品种与产业规模
经过长期发展,什邡已形成以川芎为主导,丹参、白芷、麦冬、泽泻、金银花等多元品种协同发展的种植格局,川芎是什邡的“金字招牌”,种植面积占全市药材总面积的60%以上,年产量超2万吨,占全国川芎总产量的30%,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丹参种植面积约2万亩,年产量8000吨,因采用“林下套种”模式(与玉米、果树间作),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提升了药材品质。
为直观展示什邡药材种植的产业规模,以下为2023年主要品种及经济指标:
品种 | 种植面积(亩) | 年产量(吨) | 市场均价(元/公斤) | 年产值(万元) |
---|---|---|---|---|
川芎 | 50000 | 20000 | 40 | 80000 |
丹参 | 20000 | 8000 | 35 | 28000 |
白芷 | 15000 | 6000 | 30 | 18000 |
麦冬 | 10000 | 3000 | 50 | 15000 |
其他 | 5000 | 2000 | 45 | 9000 |
合计 | 100000 | 39000 | 150000 |
数据显示,什邡药材种植年总产值达15亿元,带动全市5万余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种植技术与产业升级
近年来,什邡药材种植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技型转变,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种植水平,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推广GAP(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化种植技术,涵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如生物天敌、物理诱杀)、节水灌溉等环节,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提升了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川芎的“林下+有机肥”种植模式,使阿魏酸含量较传统种植提高15%,达到药典标准的1.5倍。
什邡推动种植规模化、组织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整合分散土地资源,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0余个,其中万亩级基地3个,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收购服务,农户按标准种植,既保证了药材品质,又降低了市场风险,当地还引入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农业”监测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光照等参数,实现精准种植管理。
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延伸
什邡市委、市政府将药材种植列为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设立每年2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对标准化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加工设备购置给予补贴;举办“中国·什邡药材节”,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与北京同仁堂、四川好医生药业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订单农业覆盖率达80%;推动“药旅融合”,依托药材基地发展观光农业,打造“春季赏药花、秋季采药材”的乡村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
在加工环节,什邡已建成中药材初加工企业50余家,深加工企业10家,可生产中药饮片、提取物、保健品等200余个产品,川芎茶、丹参胶囊等深加工产品远销国内外,产业链附加值显著提升。
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什邡药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品种结构单一,川芎占比过高,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二是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三是品牌影响力需进一步扩大,“什邡药材”地理标志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仍有提升空间。
什邡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品种结构,扩大丹参、麦冬等特色品种种植面积,培育2-3个年产值超5亿元的新兴品种;二是加强精深加工,引进中药提取、配方颗粒等高端项目,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三是强化品牌建设,通过“互联网+中药材”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全国道地药材核心产区”,让“什邡药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相关问答FAQs
Q1:什邡川芎为何品质优良,与其他产区有何不同?
A1:什邡川芎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三大优势”:一是气候优势,什邡年均温15.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川芎有效成分积累;二是土壤优势,沱江冲积土富含磷、钾等矿物质,适合川芎块茎生长;三是技术优势,数百年传承的“苓子繁育”和“茎尖扦插”技术,确保了种苗纯度和抗病性,什邡严格执行GAP标准,使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控,药材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阿魏酸、藁本内酯等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20%,是《中国药典》认定的道地川芎产区之一。
Q2:农户参与药材种植如何保障收益稳定性?
A2:什邡通过“三重保障”机制稳定农户收益:一是“订单农业保障”,与药企签订保底收购价协议,当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按保底价收购,避免“丰产不丰收”;二是“保险保障”,推出中药材价格指数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覆盖价格波动、干旱、洪涝等风险,2023年参保率达85%;三是“技术服务保障”,合作社和专家团队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指导,通过标准化种植提高产量和品质,优质优价销售,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对贷款贴息,降低农户资金压力,确保种植收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