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该选哪些中草药?如何正确使用才能安全有效见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胃疼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胃脘痛”范畴,多因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素体阳虚等导致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治疗胃疼需辨证论治,根据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等不同证型选用中草药,以下为常用中草药及其应用特点。

治疗胃疼的中草药

常用治疗胃疼的中草药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适用症状 用法用量(参考)
高良姜 辛,热;归脾、胃、肝经 温胃散寒,止痛 胃寒疼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 3-6g,煎服
香附 辛、微苦,平;归肝、三焦经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肝气犯胃,脘腹胀痛,连及两胁 6-10g,煎服
陈皮 辛、苦,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3-9g,煎服
白术 甘、苦,温;归脾、胃经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脾虚失运,脘腹痞满,乏力食少 6-12g,煎服
黄连 苦,寒;归心、脾、胃、肝胆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胃中灼热,口干口苦,嘈杂泛酸(胃热证) 2-5g,煎服
吴茱萸 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 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吞酸反酸 1-3g,煎服(外用适量)
佛手 辛、苦、酸,温;归肝、脾、胃经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肝胃气滞,胸闷胁胀,胃脘胀痛 3-10g,煎服
甘草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脾胃虚弱,脘腹挛急疼痛,调和诸药 3-10g,煎服(生用清热,炙用补中)

应用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胃疼需分寒热虚实,如寒邪客胃宜选高良姜、吴茱萸温中散寒;肝气犯胃用香附、佛手疏肝理气;胃阴不足则需沙参、麦冬养阴益胃,不可一味温补或苦寒。
  2. 配伍禁忌:黄连与吴茱萸常配伍(左金丸)治疗肝火犯胃之胃痛,黄连苦寒清泻,吴茱萸辛热开郁,辛开苦降,但脾胃虚寒者慎用;甘草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十八反”)。
  3. 用法用量:中草药需煎煮后服用,部分药物如高良姜、吴茱萸用量过大易致口干、便秘,需遵医嘱;胃出血患者禁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 unless directed by a professional。
  4. 饮食调护:服药期间宜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辛辣、油腻,戒烟酒,保持情志舒畅,因“思虑伤脾”“怒则气上”,情绪不畅易加重胃痛。

相关问答FAQs

Q1:胃疼能自己用生姜水缓解吗?
A1:生姜性温,有温中散寒作用,适用于胃寒引起的胃痛(如遇冷加重、喜温喜按),但需注意:若胃痛伴口干口苦、嘈杂泛酸(胃热证)或胃阴不足(口干舌红、少苔),饮用生姜水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先辨证,或咨询中医师后使用,避免盲目温补。

治疗胃疼的中草药

Q2:长期胃疼只喝中药可以吗?
A2:长期胃疼需明确病因(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中药调理需结合辨证分型,同时建议配合胃镜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单纯依赖中药可能延误病情,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必要时使用西药抑酸、保护胃黏膜,并调整饮食、作息,综合调理效果更佳。

治疗胃疼的中草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民间中草药图片大全
« 上一篇 今天
安国地道药材为何能独树一帜,道地品质源自何处?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