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核心价值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皮赤红,功同参而得名,性味苦、微寒,归心、肝、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现代临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肝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中草药丹参功效与作用

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

丹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要药,其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多样,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B等成分能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张力,同时促进一氧化氮(NO)释放,舒张血管,缓解心绞痛,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时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丹参酮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减少心肌酶释放,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栓素A2(TXA2)生成有关,同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预防血栓形成,在调血脂方面,丹参提取物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高脂血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丹参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镇静、抗焦虑及改善脑功能方面,传统中医认为丹参“清心除烦”,可用于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现代研究证实其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发挥镇静作用,如增加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过度释放,在脑缺血保护方面,丹参酚酸B能改善脑缺血后脑微循环,减少脑梗死面积,其机制包括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如Bax)表达,促进Bcl-2表达,保护神经细胞,丹参对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有潜在疗效,通过抗氧化、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减少α-突触核蛋白毒性等机制,延缓疾病进展。

抗炎与抗氧化作用

丹参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是其广泛用于炎症性疾病的基础,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等成分能抑制环氧化酶(COX)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和白三烯(LT)等炎症介质的生成,同时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基因表达,从而减轻关节炎、胃炎、肠炎等炎症反应,在抗氧化方面,丹参富含酚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O₂⁻)、羟自由基(·OH)等活性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对衰老、辐射损伤等具有保护作用。

中草药丹参功效与作用

其他功效

除上述主要作用外,丹参还具有保肝、抗纤维化、抗肿瘤等作用,在肝脏方面,丹参酚酸B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沉积,改善肝纤维化;同时通过抗氧化、抗炎作用保护肝细胞,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辅助治疗,抗肿瘤方面,丹参酮ⅡA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协同放化疗提高疗效,对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有潜在抑制作用,丹参还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皮肤溃疡等疾病的治疗,通过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液灌流,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功效类别 具体功效 主要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心血管保护 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 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B 抑制钙离子内流,促进NO释放,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自由基,保护心肌细胞
抗血栓、调血脂 丹参素、隐丹参酮 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TC、LDL-C、HDL-C水平
神经系统保护 镇静、抗焦虑 丹参酮ⅡA、丹酚酸B 调节GABA和谷氨酸水平,抑制中枢神经兴奋
改善脑缺血、神经退行性疾病 丹酚酸B、丹参多糖 改善脑微循环,抑制炎症因子,抑制Aβ聚集,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抗炎抗氧化 减轻炎症反应 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 抑制COX/LOX,阻断NF-κB通路,降低炎症介质生成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 丹酚酸、黄酮类化合物 清除活性氧,提高SOD、CAT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其他 保肝、抗纤维化 丹参酚酸B、丹参酮ⅡA 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ECM沉积;保护肝细胞,抗炎抗氧化
改善微循环、促进修复 丹参素、丹酚酸B 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液灌流,促进组织修复,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皮肤溃疡等

相关问答FAQs

丹参可以长期服用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丹参作为中药,短期服用相对安全,但长期服用需谨慎,传统中医认为丹参性寒,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不适;现代研究也发现,长期大剂量服用丹参可能引起肝肾功能异常,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丹参具有活血作用,孕妇、月经期女性应避免使用,以免引起出血;正在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警惕出血风险,建议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建议长期服用者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并遵循“中病即止”原则,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或调整剂量。

丹参与哪些药物不宜同用?
丹参不宜与多种药物同用,可能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丹参中的丹参素、丹参酮等成分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与上述药物同用可能增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消化道出血等,某些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与丹参同用可能抑制肠道菌群,减少维生素K的合成,增强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丹参不宜与藜芦同用,属于中药“十八反”禁忌,可能产生毒性反应;也不宜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如钙剂、铁剂)同服,丹参中的酚酸类成分可能与金属离子结合,降低药效,服用丹参期间,如需使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避免不合理联用。

中草药丹参功效与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根茎类中草药图片大全里能找到哪些常见品种的识别图谱?
« 上一篇 09-30
适合东北种的药材
下一篇 » 09-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