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用肥是影响药材产量、品质及有效成分积累的核心环节,科学施肥不仅能满足不同药材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还能提升药材的商品价值与药用价值,与传统农作物相比,药材对养分的需求更具针对性——部分药材以特定器官(如根、茎、花、果实)入药,需精准调控养分分配,确保药用成分高效积累,本文将从药材需肥特性、肥料种类、施肥技术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药材的需肥特性:因“药”制宜,精准供给
不同药用部位、生长习性的药材,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差异显著,需根据其生长周期与需肥规律制定方案。
根茎类药材(如人参、黄芪、丹参、白术)
以地下根或茎入药,需肥特点是“前促后控,磷钾为主”,生长前期(苗期至展叶期)需充足氮肥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为根系发育奠定基础;中后期(根茎膨大期)需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光合产物向地下根茎转运,提高淀粉、皂苷、多糖等有效成分积累,黄芪在根膨大期需磷钾肥占比达60%以上,氮肥过量易导致植株徒长,根茎木质化程度低,品质下降。
全草类药材(如薄荷、鱼腥草、金银花叶、穿心莲)
以地上茎叶入药,需“氮肥为主,配合磷钾”,氮肥促进叶片繁茂、叶绿素合成,提升单位面积生物量;磷钾肥可增强抗逆性,延缓叶片衰老,保证采收期有效成分(如薄荷油、鱼腥草素)含量,薄荷在生长旺盛期需每月追施1次高氮复合肥,采收前15天停止施肥,避免香气成分挥发。
花果类药材(如金银花、菊花、枸杞、山茱萸)
以花、果实或种子入药,需“重施磷钾,花期补硼”,花芽分化期需磷肥促进花芽形成,开花结果期需钾肥提高坐果率与果实饱满度;硼元素可促进花粉管伸长,减少落花落果,金银花在现蕾期至初花期,需叶面喷施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坐果率可提升20%以上。
皮类药材(如杜仲、黄柏、厚朴)
以树皮入药,需“中后期稳氮,增施钾钙”,幼树期需氮肥促进树体生长,加速树皮增厚;成年树进入采收期后,需控制氮肥(防徒长),增施钾肥(促进韧皮部发育)与钙肥(增强树皮韧性),提高剥皮后的再生能力与药用成分含量。
肥料种类:有机无机结合,生物菌剂协同
药材种植提倡“有机肥为基础,无机肥为补充,生物菌剂为调节”的施肥原则,既能保证养分全面供应,又能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连作障碍。
有机肥:土壤改良与养分供给的“基石”
包括腐熟农家肥(如鸡粪、牛粪、秸秆堆肥)、商品有机肥(如精制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肥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及中微量元素,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同时缓慢释放养分,避免一次性施肥过量,丹参种植基肥施用腐熟羊粪2000kg/亩,配合过磷酸钙50kg/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2%,根茎增产15%以上。
无机肥:速效补充与精准调控的“利器”
即化学肥料,包括氮肥(尿素、碳酸氢铵)、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及中微量元素肥(硼砂、硫酸锌、硫酸镁),具有养分含量高、见效快的特点,需根据生育期需求分次施用,如根茎类药材在膨大期追施高钾复合肥(15-15-20)30-40kg/亩,可显著促进根茎膨大。
生物菌剂:提升肥料利用率的“助推器”
包括根瘤菌、解磷解钾菌、抗病生防菌等,可将土壤中难溶性磷、钾转化为有效态,同时抑制土传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的大豆类药材(如甘草),根瘤数量增加30%,固氮能力提升25%,减少氮肥用量20%。
施肥技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根叶结合
基肥:奠定生长基础,深施覆土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在整地时深翻入土,深度20-30cm,避免肥料集中烧根,一般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70%,人参种植基肥施腐熟猪粪3000kg/亩+过磷酸钙60kg/亩+硫酸钾30kg/亩,结合起垄深施,可满足整个生长期70%的磷钾需求。
追肥:按需补充,少量多次
根据生育期分阶段追施,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中期平衡氮磷钾,防止脱肥;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物质积累,追肥方式包括条施、穴施(远离根茎5-10cm)或冲施,结合浇水提高肥料利用率,如薄荷在采摘前2个月,每月追施1次高氮复合肥20kg/亩,可显著增加鲜草产量。
根外追肥:快速补充,增效提质
在生长中后期或出现缺素症状时,通过叶面喷施速效肥料,弥补根系吸收不足,常用配方:0.3%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品质)、0.1%硼砂(防止花而不实)、1%尿素(缓解苗期黄化),枸杞在盛花期喷施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坐果率可提高18%,维生素C含量增加12%。
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 避免“重氮轻磷钾”:氮肥过量导致植株徒长,抗逆性下降,药用成分积累减少(如黄芪氮肥过多时,黄芪甲苷含量降低)。
- 有机肥充分腐熟: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发酵产热,易烧根烧苗,同时滋生病虫害(如新鲜鸡粪易导致根结线虫爆发)。
- 控制施肥浓度:追肥时需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浓度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或根系渗透失水(如尿素穴施时需与土壤混合,直接接触根系易烧苗)。
- 轮作与土壤调理:长期连作的需增施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或石灰,调节土壤pH值,减少土传病害。
不同类型药材施肥要点参考表
药材类型 | 代表品种 | 需肥特点 | 基肥建议(亩用量) | 追肥建议(关键生育期) | 注意事项 |
---|---|---|---|---|---|
根茎类 | 人参、黄芪 | 前期需氮,中后期重磷钾 | 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过磷酸钙50kg | 苗期尿素10kg,膨大期高钾复合肥30kg | 后期控氮,防贪青晚熟 |
全草类 | 薄荷、鱼腥草 | 高氮为主,配合磷钾 | 腐熟羊粪1500kg+硫酸钾20kg | 生长期每月1次高氮复合肥20kg | 采收前15天停肥,保证挥发油含量 |
花果类 | 金银花、菊花 | 重磷钾,花期补硼 | 饼肥200kg+钙镁磷肥80kg | 现蕾期喷施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 | 花期控制浇水,防落花 |
皮类 | 杜仲、黄柏 | 中后期稳氮,增钾钙 | 腐熟堆肥2500kg+硫酸钾40kg+石灰50kg | 成年树增施钾肥30kg/年 | 幼树期促生长,成年树促树皮增厚 |
FAQs
药材种植中,有机肥和无机肥如何科学搭配?
答:有机肥与无机肥需按“有机肥60%-70%+无机肥30%-40%”的比例搭配,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农家肥),配合磷钾无机肥(如过磷酸钙、硫酸钾),改良土壤并缓慢释放养分;追肥以无机速效肥为主,根据生育期调整氮磷钾比例(如苗期高氮、花果期高磷钾),同时可添加生物菌剂(如解磷解钾菌)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长期单一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为什么给药材施肥后,产量没提高反而出现黄叶、死苗?
答:可能原因有三:一是施肥过量或离根系太近,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系渗透失水(烧根);二是未腐熟的有机肥在土壤中发酵产热,释放有毒气体(如氨气)烧苗;三是土壤板结或积水影响根系吸收,需及时浇水稀释或松土通气,预防措施:有机肥充分腐熟,化肥分次少量施用,距离根茎15-20cm,施肥后及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