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我国传统名贵滋补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其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多种功效,在中医临床及日常保健中应用广泛,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杜仲含多种活性成分,对人体心血管、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有调节作用,其药用价值与保健功效得到进一步验证。
传统功效与作用
-
补益肝肾,为“腰膝要药”
杜仲性温入肾经,能温补肾阳,填补肾精;味甘入肝经,可滋养肝血、疏肝理气,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常见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状,杜仲通过补益肝肾,从根本上改善因肾虚、肝虚导致的筋骨萎弱,尤其擅长缓解腰痛,故被誉为“腰膝要药”,如《本草汇言》记载:“杜仲,止腰膝痛,益精气,强筋骨,补中益肾,气行则痛止,补益则筋舒。”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冷痛、畏寒肢冷,杜仲可配伍附子、肉桂等温阳药;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则常与枸杞子、山茱萸等滋阴药同用。 -
强筋健骨,改善筋骨痿软
杜仲能增强筋骨的强度和韧性,促进骨骼生长与修复,其含有的杜仲胶、环烯醚萜类等成分,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从而防治骨质疏松;同时能改善关节软骨代谢,缓解风湿痹痛、关节僵硬等症状,对于中老年人因肾虚引起的筋骨无力、行走困难,或青少年因先天不足、发育迟缓导致的筋骨痿软,杜仲是常用的调理药材,如《本草纲目》中提到杜仲“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体现了其在强筋骨方面的核心作用。 -
固肾安胎,为“安胎圣药”
杜仲能固摄肾气,肾气充足则胎元稳固,故常用于治疗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等症,中医认为“肾系胞胎”,肾虚则胎元不固,可出现腰酸腹痛、下血漏红等先兆流产症状,杜仲通过补益肾气、养肝血,使胎有所养,胎有所载,临床常配伍续断、桑寄生、阿胶等药材,增强安胎效果,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寿胎丸”,即以杜仲、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组成,为经典安胎方,需注意,杜仲安胎需辨证为肾虚型,若因血热、血瘀或外伤引起的胎动不安,则需配伍清热、活血或止血药,不宜单用。 -
其他功效
除上述核心功效外,杜仲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利尿等作用,中医认为其能“平肝阳”,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有一定缓解效果;现代研究发现,杜仲中的绿原酸、桃叶珊瑚苷等成分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起到温和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价值,杜仲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降糖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杜仲的药理作用与其所含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主要活性成分包括:
- 杜仲胶:一种硬质橡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能缓解关节疼痛。
- 环烯醚萜类(如桃叶珊瑚苷、杜仲苷):具有降压、利尿、保护肝脏、抗氧化等作用。
- 黄酮类化合物: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心血管功能。
- 木脂素类: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杜仲提取物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慢性肾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尤其在改善肾虚症状、延缓衰老方面效果显著。
核心功效与适用人群对照表
核心功效 | 对应症状表现 | 适用人群 |
---|---|---|
补肝肾 |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乏力、须发早白 | 肝肾亏虚的中老年人、久病体虚者、亚健康人群 |
强筋骨 | 筋骨萎软、下肢无力、骨质疏松、风湿痹痛 | 中老年人、运动损伤恢复者、长期久坐人群 |
固肾安胎 | 胎动不安、腰酸腹痛、习惯性流产(肾虚型) | 肾虚型孕妇、有流产史的女性 |
注意事项
杜仲性温,阴虚火旺者(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慎用,以免助热伤阴;用量一般以10-15g为宜,过量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杜仲皮炒制后(盐杜仲)可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作用,入汤剂宜久煎,杜仲可能与降压药产生协同作用,联合使用时需监测血压,避免低血压。
相关问答FAQs
Q1:杜仲茶可以长期饮用吗?
A1:杜仲茶虽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但是否长期饮用需根据体质而定,对于肝肾亏虚、体质偏寒的人群,适量长期饮用(每天3-5g)有一定保健作用;但阴虚火旺者(如易上火、便秘、口干)长期饮用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咨询中医师后饮用,孕妇饮用需遵医嘱,避免因温燥之性影响胎 stability。
Q2:杜仲搭配哪些药材效果更好?
A2:杜仲配伍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①补肝肾:搭配枸杞子(滋肾养肝)、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增强滋补肝肾效果;②强筋骨:搭配牛膝(引药下行、强筋骨)、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改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③安胎:搭配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阿胶(补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肾虚型胎动不安,需注意,配伍药材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药不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