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粥是将药食同源的药材与谷物、豆类等搭配熬煮而成的养生粥品,兼具营养与调理功效,适合不同体质人群日常食用,以下为大家介绍几种经典药材粥的做法,涵盖健脾、润肺、补气血、祛湿等不同功效,材料常见且做法简单,在家轻松制作。
红枣山药粥
材料:大米100g、山药200g、红枣10颗、枸杞5g、冰糖适量。
做法:
- 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山药去皮切丁,红枣去核洗净(红枣核易上火,建议去除)。
-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大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加入山药丁、红枣,继续熬煮40分钟至粥浓稠。
- 最后加入枸杞、冰糖,再煮5分钟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补血,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者,尤其适合秋冬季节调理。
百合莲子粥
材料:大米100g、干百合15g、莲子20g、银耳10g、冰糖适量。
做法:
- 干百合、莲子提前2小时泡发(莲子去芯,苦味较重);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
- 大米淘洗干净,加水大火煮开,加入百合、莲子、银耳,转小火煮45分钟至软糯。
- 加冰糖调味,搅拌均匀后煮2分钟,可撒少许桂花增香。
功效:润肺安神、清心除烦,适合失眠多梦、肺燥干咳、心烦气躁的人群,夏季食用更佳。
枸杞桑葚粥
材料:大米100g、枸杞10g、桑葚干15g、黑芝麻5g、蜂蜜适量。
做法:
- 大米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桑葚干洗净(若用新鲜桑葚,需去蒂后最后加入)。
- 锅中加水煮开,放入大米煮20分钟,加入枸杞、桑葚干继续煮20分钟,期间不时搅拌防粘底。
- 关火后撒入黑芝麻,待温热时加蜂蜜调味(蜂蜜不宜高温,以免破坏营养)。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乌发,适合肝肾阴虚、视力疲劳、头发早白者,长期食用可改善亚健康状态。
黄芪党参粥
材料:黄芪10g、党参10g、大米100g、红枣5颗、枸杞5g。
做法:
- 黄芪、党参用清水冲洗(药材表面可能有灰尘),用纱布包好(避免残渣影响口感);红枣去核。
- 大米淘洗干净,加水煮开后,放入药包、红枣,小火煮30分钟。
- 取出药包,加入枸杞再煮10分钟,可根据口味加少许盐(黄芪党参味甘,淡食即可)。
功效:补气升阳、增强免疫力,适合气虚乏力、易感冒、精神不振者,体质虚弱者可长期食用。
陈皮薏米粥
材料:陈皮5g、薏米50g、大米50g、红豆30g、冰糖适量。
做法:
- 薏米、红豆提前浸泡2小时(易煮烂);陈皮泡软后刮去白瓤(白瓤偏燥,去后更温和),切丝。
- 锅中加水,放入薏米、红豆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0分钟至豆软,再加入大米煮20分钟。
- 加入陈皮丝、冰糖,煮10分钟至粥香四溢,可撒少许葱花提味。
功效:健脾祛湿、理气化痰,适合湿气重、水肿、腹胀、痰多的人群,南方梅雨季食用尤为适宜。
药材粥功效速查表
粥名 | 主要材料 | 核心功效 | 适用人群 |
---|---|---|---|
红枣山药粥 | 大米、山药、红枣 | 健脾养胃、益气补血 |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
百合莲子粥 | 大米、百合、莲子 | 润肺安神、清心除烦 | 失眠多梦、肺燥干咳 |
枸杞桑葚粥 | 大米、枸杞、桑葚 | 滋补肝肾、明目乌发 | 肝肾阴虚、视力疲劳 |
黄芪党参粥 | 黄芪、党参、大米 | 补气升阳、增强免疫 | 气虚乏力、易感冒 |
陈皮薏米粥 | 陈皮、薏米、红豆 | 健脾祛湿、理气化痰 | 湿气重、水肿、腹胀 |
注意事项
- 药材选择:尽量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如枸杞、山药、红枣等,避免使用药性过猛的药材;若需调理特定疾病,建议咨询中医师。
- 体质适配:湿热体质者少食红枣、枸杞等温补食材;寒性体质者可加生姜、桂圆;糖尿病患者需减少冰糖用量。
- 熬煮技巧:豆类、药材需提前浸泡,避免夹生;小火慢熬更易出味,粥米开花后加食材,保留营养。
相关问答FAQs
Q1:药材粥可以天天喝吗?
A:不建议天天喝,药材粥虽养生,但长期单一食用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或体质偏颇,建议每周2-3次,根据季节和体质调整种类,如春季养肝可喝枸杞桑葚粥,夏季祛湿选陈皮薏米粥,秋冬健脾喝红枣山药粥。
Q2:哪些人不适合喝药材粥?
A:孕妇、哺乳期女性、感冒发烧期间不宜饮用(部分药材可能影响胎儿或加重病情);急性肠胃炎患者需暂停,以免加重腹泻;对特定药材过敏者(如黄芪、枸杞)需避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