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脂中药材有哪些?各自功效如何,日常如何安全有效用?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高脂血症是现代常见代谢性疾病,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为主要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西医治疗以他汀类、贝特类等药物为主,但部分患者存在肝肾功能损伤、肌肉酸痛等副作用,中医药在降脂领域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等优势,通过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材,可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以下从功效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常用降脂中药材。

降脂中药材

降脂中药材的分类及功效

根据中医“痰浊”“血瘀”“脾虚”“肾虚”等病机,降脂中药材可分为以下几类,每类药材通过不同途径调节脂质代谢:

健脾消食类:促进脂质转化与排泄

脾主运化,脾虚则痰湿内生,脂质代谢失常,此类药材通过健脾助运,减少痰浊生成,促进脂质转化。

  • 山楂:性微酸甘,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现代研究表明,山楂含山楂酸、黄酮类成分,可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降低TC、TG,升高HDL-C,同时对胃肠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适合饮食不节、痰浊内阻型高脂血症。
  • 麦芽:性甘,归脾、胃经,消食和中,尤善消米面食积,麦芽提取物中的淀粉酶、纤维素酶可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肠道脂质吸收,常与山楂配伍增强消食降脂功效。

活血化瘀类:改善脂质沉积与微循环

血瘀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病理产物,瘀血阻络则脂质沉积血管壁,此类药材通过活血通络,促进脂质转运与代谢。

降脂中药材

  • 丹参:性苦微寒,归心、肝经,能活血祛瘀、养血安神,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等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上调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促进TC清除,适合血瘀兼有痰浊者。
  • 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嗪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少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常与丹参、红花配伍用于“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

清热化痰类:减少痰浊生成与脂质堆积

痰浊是高脂血症的核心病机,痰浊内阻则脂质不归正化,此类药材通过清热化痰,消除脂质代谢障碍的病理基础。

  • 泽泻性甘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泽泻醇A、泽泻醇B等三萜类成分可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减少肝脏TG合成,同时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排泄,是临床常用的降脂利水药。
  • 瓜蒌性甘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瓜蒌含三萜皂苷、有机酸,能降低血清TC、TG,升高HDL-C,同时有润肠通便作用,促进脂质从肠道排出,适合痰热互结、大便干结者。

滋补肝肾类:调节脂质代谢的根本平衡

肾为先天之本,肝主疏泄,肝肾亏虚则脂质代谢失司,此类药材通过滋补肝肾,恢复脂质代谢的生理功能。

  • 何首乌:性苦甘涩微温,归肝、肾、心经,补益精血、润肠通便,何首乌含二苯乙烯苷、蒽醌类成分,可降低TC、TG,升高HDL-C,同时保护肝脏免受脂质浸润,但需注意生首乌有肝毒性,临床多用制首乌。
  • 枸杞子:性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枸杞多糖、甜菜碱可调节脂代谢相关酶(如HMG-CoA还原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适合肝肾阴虚兼有血瘀者。

其他类:多途径调节脂代谢

  • 决明子:性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决,决明子含蒽醌类、多糖、植物甾醇,可抑制胆固醇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质蓄积,同时有降压、降糖作用,适合“肝阳上亢、痰浊内阻”型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者。
  • 绞股蓝:性甘苦寒,归脾、肺经,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绞股蓝皂苷(人参皂苷类似结构)可降低TC、TG,升高HDL-C,同时调节血糖、血压,适合气虚痰浊型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或体弱者。

常用降脂中药材一览表

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有效成分 现代研究证据
山楂 酸甘,温,归脾胃肝经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山楂酸、黄酮类 降低TC 20%-30%,TG 15%-25%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养血安神 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 促进LDLR表达,减少脂质沉积
泽泻 甘寒,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 泽泻醇A/B、三萜类 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降低TC 10%-20%
何首乌 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精血,润肠通便 二苯乙烯苷、蒽醌类 降低TG 18%-30%,保护肝功能
决明子 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蒽醌类、多糖、植物甾醇 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TC 15%-25%
绞股蓝 甘苦寒,归脾肺经 益气健脾,化痰止咳 绞股蓝皂苷 调节脂代谢酶,降低TC、TG 10%-20%

中药降脂的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中药降脂需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者体质(如脾虚、痰湿、血瘀、肝肾阴虚等)选择单味药或复方(如山楂降脂饮、泽泻汤、丹参饮等),同时需注意:

降脂中药材

  1. 疗程与剂量:中药起效较慢,一般需连续服用2-3个月,部分药材(如何首乌)需控制剂量,避免长期大使用用。
  2. 配伍禁忌:如决明子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单用;山楂酸多,胃溃疡患者需慎用。
  3. 联合用药:中药可与西药他汀类等联合使用,减少西药用量及副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相关问答FAQs

Q1:中药降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A1:中药降脂的效果因人而异,一般需连续服用2-3个月才能显现稳定效果,具体时间与患者病情(如血脂升高程度、病程长短)、体质(如是否合并脾虚、血瘀)、用药依从性(是否配合饮食运动控制)等因素相关,部分患者(如单纯轻度血脂异常)可能在1-2个月内血脂指标改善,而中重度高脂血症或合并其他代谢异常者需更长时间,建议定期复查血脂(如1-2个月一次),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Q2:所有高脂血症患者都适合用中药降脂吗?
A2: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中药降脂,中药降脂更适合以下人群:① 轻中度高脂血症,或西药不耐受(如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者;② 合并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需整体调节者;③ 辨证为脾虚痰浊、血瘀、肝肾阴虚等证型者,但以下人群需慎用或禁用:① 严重高脂血症(如TC>7.8mmol/L、TG>5.6mmol/L)需首选西药快速干预,以防急性胰腺炎;② 肝肾功能不全者(如ALT>2倍正常上限、肌酐升高),部分中药(如何首乌、决明子)可能加重肝肾负担;③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中药降脂作为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西药,建议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规范用药。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治膀胱炎的常见中草药有哪些?各自功效、用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 上一篇 昨天
红粉中药材是什么?它有何独特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