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药能去痰?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去痰是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思路,中草药通过调节机体功能、促进痰液排出或减少痰液生成,缓解咳嗽、胸闷等症状,根据药性和功效,去痰中草药可分为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止咳平喘化痰等几大类,以下详细介绍常用药物及其应用。

去痰的中草药有哪些

清热化痰类

此类药性多寒凉,适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痰黄、黏稠难咳、口干舌红等症。

  1. 瓜蒌

    •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 主治:痰热咳嗽、胸痹心痛、结胸胸膈满闷,还可用于肺痈、肠痈。
    • 配伍应用:配浙贝母增强化痰散结之力,治痰热咳嗽;配枳实、薤白宽胸理气,治胸痹痰阻。
    • 注意:脾胃虚寒、便溏者慎用。
  2. 浙贝母

    •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 主治:风热咳嗽、痰黄黏稠,以及瘰疬、乳痈、肺痈等热毒郁结之证。
    • 配伍应用:配连翘、金银花治肺痈;配夏枯草、玄参治瘰疬。
    • 注意:反乌头,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3. 竹茹

    •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 主治:痰热咳嗽、心烦失眠、胃热呕吐,以及妊娠恶阻、血热吐血。
    • 配伍应用:配半夏、茯苓治痰热咳嗽;配陈皮、生姜治胃热呕吐。

温化寒痰类

此类药性多温燥,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嗽痰白、清稀量多、胸闷脘痞、舌苔白腻等症。

  1. 半夏

    •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主治:湿痰、寒痰咳嗽,以及呕吐、心下痞、梅核气等。
    • 配伍应用:配生姜(姜半夏)减毒止呕,治痰饮呕吐;配茯苓、陈皮(二陈汤)燥湿化痰,治湿痰咳嗽。
    • 注意:生品有毒,内服需炮制;孕妇慎用。
  2. 天南星

    去痰的中草药有哪些

    • 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 主治: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以及痈疽肿痛、蛇虫咬伤。
    • 配伍应用:配半夏、木治风痰;配全蝎、僵蚕治破伤风。
    • 注意:生品外用,内服需制用(如胆南星);孕妇禁用。
  3. 白芥子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 主治:寒痰喘咳、胸胁胀痛,以及痰湿流注之阴疽、肢体麻木。
    • 配伍应用:配苏子、莱菔子(三子养亲汤)治寒痰咳嗽;配肉桂、麻黄治阴疽。
    • 注意:皮肤过敏者慎用;过量易致呕吐。

润燥化痰类

此类药性多甘凉滋润,适用于燥痰或阴虚肺燥所致的干咳少痰、痰黏难咳、咽干鼻燥等症。

  1. 川贝母

    •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心经。
    •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 主治:虚劳咳嗽、肺热燥咳、阴虚劳嗽,以及瘰疬、乳痈、肺痈。
    • 配伍应用:配沙参、麦冬(沙参麦冬汤)治肺燥咳嗽;配枇杷叶、杏仁治久咳不止。
    • 注意:反乌头;不宜与川乌、草乌同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2. 沙参

    •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 功效: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 主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少,以及热病津伤口渴。
    • 配伍应用:配麦冬、玉竹治阴虚燥咳;配百合、生地治肺结核咳嗽。
  3. 麦冬

    •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 主治:肺燥干咳、阴虚劳嗽、津伤口渴,以及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 配伍应用:配川贝母、杏仁治燥咳;配五味子、人参(生脉散)治气阴两伤。

止咳平喘化痰类

此类药兼具止咳、平喘、化痰作用,适用于咳嗽、气喘伴痰多之症。

  1. 杏仁

    去痰的中草药有哪些

    •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痰多,以及肠燥便秘。
    • 配伍应用:配麻黄、甘草(三拗汤)治风寒咳嗽;配桑叶、贝母(桑杏汤)治风热燥咳。
    • 注意:内服需打碎,有效成分易溶出;过量可中毒,出现眩晕、呕吐。
  2. 紫菀

    •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经。
    •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 主治:咳嗽痰多、新久咳嗽,以及劳嗽咳血。
    • 配伍应用:配款冬花、百部治久咳不止;配阿胶、贝母治劳嗽咳血。

其他化痰类

  1. 桔梗

    •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 主治:咳嗽痰多、咽痛失音,以及肺痈、胸痹。
    • 配伍应用:配甘草(桔梗汤)治咽喉肿痛;配鱼腥草、芦根治肺痈。
  2. 茯苓

    •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主治:痰饮咳嗽、水肿尿少,以及脾虚食少、心悸失眠,通过健脾运湿,减少痰湿生成。

常用去痰中草药简表

药名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常用配伍
瓜蒌 甘微苦寒,肺胃大肠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痰热咳嗽、胸痹 贝母、枳实
半夏 辛温有毒,脾胃肺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寒痰、湿痰咳嗽 生姜、茯苓(二陈汤)
川贝母 甘微苦寒,肺心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虚劳燥咳、阴虚劳嗽 沙参、麦冬
桔梗 苦辛平,肺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咳嗽痰多、咽痛 甘草、杏仁
白芥子 辛温,肺胃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寒痰喘咳、阴疽 苏子、莱菔子

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痰分寒热燥湿,需根据痰液颜色、质地、伴随症状选择药物,如热痰用瓜蒌、浙贝母,寒痰用半夏、白芥子,燥痰用川贝母、沙参。
  2. 毒性药材:半夏、天南星有毒,需炮制后使用,避免过量;白芥子外用易致皮肤刺激,需慎用。
  3. 配伍与禁忌:川贝母、浙贝母反乌头;桔梗升散,气机上逆者慎用;痰多者需结合健脾(如茯苓、白术),标本兼治。

相关问答FAQs

问:去痰中草药可以直接泡水喝吗?
答:部分药物可泡水,如桔梗、麦冬、沙参等,有效成分易溶出,但半夏、天南星有毒,需煎煮减毒;瓜蒌、浙贝母等需煎煮才能充分释放药效;川贝母最好打碎后煎煮或研末冲服,泡水无法替代辨证论治,若痰多持续,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问:痰多分哪些类型?如何选药?
答:痰多主要分四类:①热痰(痰黄黏稠、口干舌红):选瓜蒌、浙贝母、黄芩;②寒痰(痰白清稀、畏寒肢冷):选半夏、白芥子、干姜;③燥痰(少痰难咳、咽干鼻燥):选川贝母、沙参、杏仁;④湿痰(痰多易咳、苔腻):选半夏、茯苓、陈皮,需结合舌脉辨证,必要时搭配健脾药(如白术)以杜生痰之源。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云南大理中草药研究所
« 上一篇 昨天
经典中药材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