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雷州半岛,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年均气温22.8℃,年降水量1860毫米,无霜期长达360天以上,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作为“南药之乡”,湛江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既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湛江药材种植以道地南药为核心,形成了以高良姜、巴戟天、广藿香、穿心莲、阳春砂等为主导的品种体系,高良姜和巴戟天被誉为“十大广药”之一,种植历史超千年,主要分布在徐闻、雷州、遂溪等地,徐曲湾的高良姜因根茎粗壮、姜精油含量高而闻名,年产量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遂溪的巴戟天肉质饱满,有效成分甲基丹参酚酸含量高于药典标准,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湛江还引种了何首乌、益智、草豆蔻等南药品种,结合本地气候特点,逐步形成了“林下种植”“轮作套种”等生态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提升了药材品质,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扩大,湛江药材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超25万亩,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农户超5万户,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产业布局上,湛江依托资源禀赋,构建了“一核多区”的发展格局。“一核”指以雷州半岛为中心的南药种植核心区,重点发展高良姜、巴戟天、广藿香等道地药材;“多区”包括徐闻的北运药材基地(以穿心莲、广藿香为主)、遂溪的林下经济示范区(以巴戟天、益智为主)、廉江的药食同源种植区(以金银花、枸杞为主)等,湛江推动药材种植与加工、旅游融合,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如“湛绿药业”“广药集团湛江基地”等,开展药材初加工(切片、提取)和深加工(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延伸产业链条,湛江还建立了南药种苗繁育中心,年产优质种苗超千万株,解决了农户“种苗难、品种杂”的问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提供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服务,降低种植风险。
尽管湛江药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标准化程度不高,部分农户沿用传统种植方式,农药化肥使用不规范,影响药材质量安全;二是产业链条不完善,深加工能力不足,80%以上以原料形式外销,附加值较低;三是品牌影响力较弱,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市场议价能力有限,对此,湛江正加快推进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制定《湛江南道地药材种植技术规范》,推广有机肥替代、绿色防控等技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南药研发中心,开发中药饮片、精油、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借助“湛江海鲜”区域品牌效应,打造“湛江南药”公共品牌,通过电商平台、中药材专业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业竞争力。
湛江主要药材品种及种植情况表
药材品种 | 生长习性 | 主要药用部位及功效 | 主要种植县区 | 近年种植面积(公顷) |
---|---|---|---|---|
高良姜 | 喜温暖湿润,耐旱 | 根茎:温胃散寒,消食止痛 | 徐闻、雷州 | 5000 |
巴戟天 | 喜半阴环境,怕积水 | 根:补肾阳,强筋骨 | 遂溪、廉江 | 3000 |
广藿香 | 喜高温高湿,忌霜冻 | 地上部分:芳香化湿,和胃止呕 | 雷州、徐闻 | 2500 |
穿心莲 | 喜光,耐热耐旱 | 全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 麻章、坡头 | 2000 |
阳春砂 | 喜热带雨林气候 | 果实:化湿开胃,温脾止泻 | 徐闻、雷州 | 1500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湛江发展药材种植有哪些独特优势?
解答:湛江发展药材种植的核心优势在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是气候优势,热带亚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温22.8℃,无霜期超360天,适合南药全年生长;二是品种优势,作为“南药之乡”,拥有高良姜、巴戟天等道地药材资源,种植历史久、品质优;三是政策优势,湛江将南药产业纳入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提供土地流转补贴、技术培训等支持;四是区位优势,靠近东南亚,便于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同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产品销售渠道广阔。
问题2:湛江如何提升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解答:湛江从三方面提升中药材市场竞争力: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种植技术规范,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推广“绿色种植”模式,确保药材符合药典标准;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药材深加工,开发中药饮片、精油、保健品等产品,提高附加值;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湛江南药”公共品牌,通过电商平台、中药材专业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同时举办南药文化节,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