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中草药是中医临床中用于促进水液代谢、消除水肿、改善小便不利的常用药材,其来源广泛,涵盖植物、真菌等,通过图片识别这些草药,不仅能帮助人们直观了解其形态特征,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辨别药用部位,为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利尿中草药的图片识别要点及功效,并附归纳表格,最后解答相关问题。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图片中其常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皱缩纹,偶见凹陷,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内部白色或淡棕色,中间常抱有松根,功效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为主,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等症。
泽泻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图片特征为类球形或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褐色,有不规则横向环状浅沟纹,未去皮者可见须根痕;体重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其功效益水渗湿、泄热,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热淋涩痛等。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图片中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表面乳白色光滑,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有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深纵沟,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常用于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是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
车前子是车前科植物车前的成熟种子,图片特征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稍扁,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细密网状皱纹,中央有点状种脐,质硬味淡,其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用于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等。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图片中常缠结成团,茎细长扭曲,表面棕红色有纵纹,下部生须根;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色浅,偶见黄色小花,功效益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对湿热黄疸、石淋热淋、痈肿疔疮有效。
玉米须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图片呈黄褐色至棕红色线状须,有光泽,柔软,下端集束上端散开,质地轻,中空,利尿消肿、利湿退黄,适用于水肿尿少、黄疸、高血压病,日常用玉米须泡水饮用较为常见。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的干燥叶,图片中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常内卷,上表面灰绿色有黑色星状毛,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叶柄具四棱,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石淋、血淋及吐血衄血等。
灯心草是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图片呈细圆柱形,长30-50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轻柔易拉断,断面中空有白色髓,利尿通淋、清心降火,主治热淋、尿赤涩痛、心烦失眠等。
以下是上述利尿中草药的归纳表格:
草药名称 | 科属 | 药用部位 | 图片识别要点 |
---|---|---|---|
茯苓 | 多孔菌科 | 菌核 | 表面棕褐色粗糙皱缩,体重质实,断面白色/淡棕色颗粒性,偶抱松根 |
泽泻 | 泽泻科 | 块茎 | 类球形黄白色,有横向环状浅沟纹,须根痕,断面黄白色粉性多细孔 |
薏苡仁 | 禾本科 | 成熟种仁 | 宽卵形乳白色光滑,一端钝圆一端微凹有种脐,腹面深纵沟 |
车前子 | 车前科 | 成熟种子 | 椭圆形棕褐色,网状皱纹,中央点状种脐,质硬味淡 |
金钱草 | 报春花科 | 全草 | 茎棕红有纵纹,叶皱缩心形,上表面灰绿色,下表面色浅,偶见黄花 |
玉米须 | 禾本科 | 花柱和柱头 | 黄褐色须状有光泽,柔软,下端集束上端散开,中空 |
石韦 | 水龙骨科 | 叶 | 披针形,上表面灰绿色有星状毛,下表面红棕色星状毛,叶柄四棱 |
灯心草 | 灯心草科 | 茎髓 | 细圆柱形白色/淡黄白色,有细纵纹,质轻柔中空,无臭无味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车前子和车前草?
解答:车前子是车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子,图片中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细密网状皱纹,中央有明显的点状种脐,质地坚硬;而车前草是车前植物的干燥全草,图片可见细长的茎,基生叶莲座状,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全缘,穗状花序细长,花小,颜色多为绿白色或淡紫色,简单说,车前子是“种子”,颗粒状;车前草是“全草”,带叶和茎。
问题2:使用利尿中草药时需要注意哪些副作用?
解答:利尿中草药虽具利水渗湿之效,但需注意体质差异和配伍禁忌,如茯苓、薏苡仁等性平,但薏苡仁药力较缓,孕妇慎用;泽泻、金钱草等性寒,脾胃虚寒、易腹泻者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加重寒象;车前子滑利,肾气虚脱者禁用,部分草药如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关木通(现已少用)有肾毒性,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正规药材,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必要时配合健脾药物(如白术、山药)顾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