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药用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体系,从陇南的亚热带丛林到河西的荒漠绿洲,从黄土高原的沟壑山地到甘南的高寒草甸,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超过2000种药用植物,其中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等道地药材以品质优良、药效显著闻名遐迩,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的美誉,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中草药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甘肃中草药种植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全省海拔跨度大,从南部的800米到北部的3000米以上,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昼夜温差大(普遍在10-15℃),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000-3000小时),加之土壤类型多样(黄土、沙土、黑土、棕壤等),为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陇中黄土高原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适合黄芪、党参等深根药材生长;河西走廊光照充足、干燥少雨,利于甘草、枸杞等耐旱药材积累有效成分;陇南山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则是当归、大黄等喜阴药材的主产区,甘肃中草药种植历史悠久,药农积累了丰富的传统种植经验,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形成了“道地性”与“标准化”相结合的种植模式,确保了药材的优良品质。
甘肃中草药种植品种丰富,既有大宗常用药材,也有珍稀特色品种,根据种植规模和道地特性,主要品种可分为以下几类:
品种 | 主产区 | 特点 | 主要功效 |
---|---|---|---|
当归 | 定西岷县 | 根肥大、肉质饱满、气味浓郁,称“岷归”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黄芪 | 定西陇西县 | 根条粗壮、粉性足、有效成分含量高 | 补气固表、利水消肿 |
党参 | 陇南文县、武县 | 根条顺直、嚼之有甜味 | 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
大黄 | 甘南宕昌县 | 质坚实、断面红褐色、泻下力强 |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
甘草 | 武威民勤县 | 根长皮细、甜味浓、甘草酸含量高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
枸杞 | 白银靖远县 | 粒大饱满、色泽鲜红、多糖含量丰富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这些道地药材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甘肃中医药产业的“金字招牌”,近年来,甘肃还积极引种适应性强的外来品种,如板蓝根、金银花等,进一步丰富了种植结构,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
在种植技术方面,甘肃中草药产业正从传统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全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多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严格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在选种育苗环节,注重道地种提纯复壮,推广温室大棚育苗、地膜覆盖等技术,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田间管理中,提倡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如诱虫灯、天敌释放),减少农药残留;采收加工环节,根据不同药材的生长习性,确定最佳采收期,采用现代化烘干设备(如热风烘干、真空冷冻干燥)替代传统自然晾晒,有效保留药材有效成分,岷县当归基地通过“当归-玉米”轮作倒茬,解决了连作障碍问题;陇西黄芪基地引入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了水肥精准管理,大幅提升了药材品质和产量。
产业发展方面,甘肃中草药种植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截至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产量达150万吨,产值突破30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以上,加工环节以中药饮片、提取物和中成药为主,拥有佛慈制药、扶正药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超百万吨,销售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下依托亳州、安国等全国中药材市场,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市场,部分基地还与同仁堂、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甘肃还积极打造“陇药”区域品牌,举办“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提升甘肃中草药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尽管甘肃中草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自然条件制约,干旱、霜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产量稳定;二是产业链条不完善,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三是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小农户种植技术落后,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四是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明显,药农收益稳定性差,针对这些问题,甘肃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抗旱品种和节水灌溉技术;引进深加工企业,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动标准化种植全覆盖;建立中药材价格指数保险和订单农业模式,降低药农市场风险。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甘肃中草药种植的气候优势如何影响药材品质?
解答:甘肃中草药种植的气候优势主要体现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等方面,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有效成分(如当归中的挥发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的合成与积累;较大的昼夜温差降低了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使更多营养物质储存于根、茎等药用部位;干燥的气候则减少了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农药使用需求,同时便于药材采收后的晾晒和储存,避免霉变,河西走廊的枸杞因光照强、温差大,其多糖和甜菜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成为优质枸杞的代表。
问题2:甘肃中草药种植户如何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解答:甘肃中草药种植户可通过多种方式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一是加入合作社或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实行“保底收购+利润分成”模式,锁定销售渠道和价格;二是调整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减少大宗药材种植面积,增加特色、稀缺药材比例,如从单一种植黄芪转向“黄芪+柴胡”等套种模式;三是参与中药材价格保险,在价格下跌时获得经济补偿,降低损失风险;四是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直接对接终端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议价能力,政府也会通过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储备调节等措施,稳定市场价格,保障药农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