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中原,黄河中下游,横跨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形多样,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兼备,加上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土壤类型丰富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其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道地药材品质优良,不仅供应国内,还远销海外,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生产基地之一。
河南的药材资源以道地药材为核心,形成了“四大怀药”等享誉全国的品种,同时各地还分布着大量特色药材,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药材宝库。“四大怀药”特产于古怀庆府(今焦作地区),包括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种植加工技艺,药效卓著,历朝历代均为贡品,至今仍是河南药材的“金字招牌”,怀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九蒸九晒制成“熟地黄”,具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效,焦作武陟、温县等地所产地黄质体重、断面乌黑,有效成分含量高,被誉为“怀庆地黄”;怀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干燥根茎,焦作博爱、沁阳等地所产山药毛眼密、断面雪白、黏液足,既能补脾养胃,又能生津益肺,是“平补三焦”之良药;怀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主产于武陟、温县,其特点是条长、皮细、肉厚,有效成分β-蜕皮甾酮含量高,具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之功;怀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焦作产区所产花朵大、花瓣厚、味甘甜,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效尤佳,常与枸杞、桑叶配伍用于眼疾。
除“四大怀药”外,河南各地还分布着众多特色道地药材,豫西伏牛山区因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是连翘、山茱萸的主产区,其中西峡县、南召县所产连翘(青翘)色绿、质优,占全国连翘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西峡县的山茱萸肉厚、色红、酸味浓,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高,是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常用药,豫南大别山区温暖湿润,适合茯苓、桔梗生长,商城县、新县所产茯苓个头大、质地坚实,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上品;信阳桔梗条直、坚实、断面洁白,具宣肺、利咽、祛痰之功,豫北太行山区盛产“太行柴胡”,安阳、林州等地所产柴胡条根粗壮、质柔软、香气浓,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的道地品种,豫东平原沙壤土适合白芷、白芍种植,商丘柘城所产白芷芷大、肉厚、香气浓,具祛风止痛、消肿排脓之效;周口鹿邑所产白芍根粗壮、皮细肉厚,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效果显著,禹州市的禹白附个大、色白、粉性足,是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要药;新密市的密银花(密二花)花蕾肥厚、色绿质优,清热解毒之力强;南召县的辛夷花蕾大、绒毛密、香气浓,是散风寒、通鼻窍的良药,被誉为“辛夷之乡”。
河南药材不仅种类丰富,种植规模也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多个药材生产基地,据统计,河南常用中药材品种超过300种,其中道地药材50余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焦作作为“四大怀药”核心产区,建立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西峡县依托山茱萸、连翘资源,打造了“中国药乡”;南召县以辛夷、杜仲为特色,成为全国重要的辛夷生产基地,这些产区不仅保障了药材的品质,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更直观展示河南主要道地及特色药材,以下为部分药材一览表:
药材名称 | 主要产地 | 核心功效 | 品质特点 |
---|---|---|---|
怀地黄 | 焦作武陟、温县 |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 质体重、断面乌黑、黏性足 |
怀山药 | 焦作博爱、沁阳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 毛眼密、断面雪白、黏液多 |
怀牛膝 | 焦作武陟、温县 | 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 | 条长、皮细、肉厚、有效成分高 |
怀菊花 | 焦作博爱、沁阳 |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 花朵大、花瓣厚、味甘甜 |
西峡山茱萸 | 南阳西峡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 肉厚、色红、酸味浓、马钱苷高 |
南召连翘 | 南阳南召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青翘色绿、老翘壳厚、质优 |
太行柴胡 | 安阳林州、安阳 |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 | 条根粗壮、质柔软、香气浓 |
禹白附 | 许昌禹州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 | 个大、色白、粉性足 |
密银花 | 郑州新密 | 清热解毒 | 花蕾肥厚、色绿、绿原酸含量高 |
河南药材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种植技艺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河南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药材安全有效;通过产学研结合,开展中药材深加工,开发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保健品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山药”“地黄”,到如今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材供应基地,河南药材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厚重底蕴,也正以新的姿态守护着人类健康。
FAQs
问:河南四大怀药为什么品质优于其他产区?
答:四大怀药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独特的“怀川”地理环境和传统种植加工技艺,焦作地区(古怀庆府)地处北纬34.5°—35.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土壤为黄河冲积形成的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矿物质,特别适合怀药生长,怀药种植有2000多年历史,形成了“深翻地、多施肥、精管理、九蒸九晒”等传统技艺,如怀地黄需经九蒸九炮制成熟地黄,既保留了药效,又改变了药性,这种“道地性”是其他产区难以复制的。
问:河南除了道地药材,还有哪些大宗种植的药材?
答:除四大怀药等道地药材外,河南还种植多种大宗药材,如板蓝根(周口、商丘)、白芷(商丘柘城)、丹参(南阳、洛阳)、金银花(新密、封丘)、桔梗(信阳、南阳)、黄芩(安阳、鹤壁)、薏苡仁(南阳、驻马店)等,板蓝根年产量超万吨,是全国重要的板蓝根供应基地;金银花(非密二花)种植面积广,花蕾产量大,常用于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原料;丹参则因市场需求大,在豫西南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这些大宗药材与道地药材共同构成了河南丰富的药材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