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中草药是中药资源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其药用部位为植物的地下根状茎、块茎、球茎等,因富含活性成分而具有广泛的治疗价值,这类药材在形态上多呈圆柱形、纺锤形、结节状或不规则块状,表面常有纹理、芽痕或根痕,断面质地或实或虚,颜色从黄白、棕褐到紫黑不等,这些特征在图片中往往成为鉴别真伪、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以下就常见根茎类中草药的图片特征、识别要点及药用价值进行简要介绍。
常见的根茎类中草药中,人参是极具代表性的品种,其图片中,人参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浅黄棕色,有明显纵皱纹和细密横长皮孔,顶端有“芦碗”(茎基痕),下部有支根痕(“参腿”),断面平坦,显放射状纹理(“菊花心”),味微苦带甘,与之类似的西洋参,图片中根多呈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褐色,横纹细密,质地较硬,断面略显角质样,味微甘苦,黄精则呈结节状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半透明隆起的圆盘状茎痕(“鸡头黄精”),断面角质样,味甜,山药(怀山药)图片中,根茎呈圆柱形,两端略细,表面光滑或有纵沟,白色或黄白色,断面颗粒性,味甘,茯苓的图片特征则较为独特,呈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粗糙,有瘤状皱缩,断面白色或淡棕色,颗粒性,嚼之粘牙,三七的根图片多呈类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有放射状纹理(“铜皮铁骨”),麦冬的图片中,块茎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断面角质样,中央有细小木心,当归的根图片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形成层环黄棕色,有裂隙(“菊花心”),川芎的根茎图片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表面深黄褐色,有明显结节状隆起及平行隆起的轮节,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形成层环波状。
为便于快速识别,以下表格汇总了上述根茎类中草药的图片特征及核心功效:
中草药名称 | 图片特征 | 核心功效 |
---|---|---|
人参 | 圆柱形/纺锤形,浅黄棕色,有芦碗、参腿,断面菊花心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 |
西洋参 | 圆锥形/纺锤形,黄白色,横纹细密,断面角质样 |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
黄精 | 结节状圆柱形,黄白色,有“鸡头”茎痕,断面角质样 |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 |
山药 | 圆柱形,表面光滑或有纵沟,白色/黄白色,断面颗粒性 | 健脾益肺,固肾益精 |
茯苓 | 类球形/椭圆形,棕褐色至黑褐色,瘤状皱缩,断面白色/淡棕色 |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
三七 | 类圆锥形/纺锤形,灰褐色/黄褐色,断面铜皮铁骨 |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
麦冬 | 纺锤形,两端尖,黄白色/淡黄色,断面角质样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
当归 | 圆柱形,黄棕色/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皮孔样突起,断面菊花心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川芎 |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深黄褐色,有结节状隆起及轮节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识别根茎类中草药图片时,需关注“形、色、质、纹”四大要素:形状(是否规则、有无分支)、颜色(表面及断面颜色差异)、质地(坚实、疏松、角质或粉性)、纹理(纵皱纹、横纹、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等),人参的“芦碗”和“菊花心”是其标志性特征,而茯苓的“嚼之粘牙”和表面瘤状皱缩则可与其他药材区分,部分药材需注意产地差异,如怀山药(河南产)与普通山药在图片中可能因加工方式不同而表现差异。
根茎类中草药的药用价值与其生长年限、采收季节及加工方式密切相关,人参以“野山参”最为珍贵,图片中可见“芦长碗密、枣核艼”等特征;而人工栽培园参则形体较大,纹理较浅,黄精需经九蒸九晒以增强补益功效,图片中的成品多呈黑色,质地柔软,茯苓在图片中可见“茯苓皮”(外层褐色部分)和“茯苓块”(内部白色部分),不同部位功效略有差异。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人参和西洋参?
A:人参图片中,根多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浅黄棕色,有明显纵皱纹和“芦碗”(顶端茎基痕),质地较轻,断面显放射状纹理,味微苦带甘;西洋参图片中,根多呈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褐色,横纹细密且连续,质地较硬,断面略显角质样,味微甘苦,人参芦碗多而明显,西洋参芦碗较少且横纹更突出。
Q2:根茎类中草药图片中,如何初步判断真伪?
A:可通过特征纹理和断面辨别,正品人参断面有“菊花心”(放射状纹理),伪品(如茄科根)纹理紊乱;茯苓断面白色或淡棕色,嚼之粘牙,伪品(如淀粉压制)无粘牙感,质地均匀无颗粒性;当归断面形成层环黄棕色,呈“菊花心”,伪品(如欧当归)形成层环不明显,颜色较浅,注意观察表面是否有自然生长的纹理、芽痕或根痕,人工仿制品多纹理规则、缺乏自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