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的中草药有哪些常见功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清热凉血是中医治疗热性病的重要方法,针对热邪深入营血分,导致血热妄行、阴液耗伤等证候,通过使用性寒凉的中草药,清解血分热邪,凉血止血,养阴生津,以恢复人体阴阳平衡,这类药物多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斑疹紫暗、吐血衄血、烦躁谵语,以及血热出血、阴虚内热等症,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

清热凉血的中草药

清热凉血中草药的核心功效与适用范围

清热凉血药的核心作用在于“凉血”,即通过药物寒凉之性降低血分热度,防止热邪灼伤脉络导致出血,同时滋养阴液,防止热病伤阴,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

  1. 温热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见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舌绛红、斑疹隐隐或紫暗;
  2. 血热出血: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牙龈出血、吐血、便血等,血色鲜红或暗红,常伴心烦、口渴;
  3. 阴虚内热:如结核病、慢性肾炎等,见午后潮热、骨蒸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4. 疮疡肿毒:热毒内陷血分导致的痈肿、丹毒等,局部红肿热痛,色紫暗;
  5. 妇科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先期、经量过多等,属血热者,经色深红、质稠。

常用清热凉血中草药详解

生地黄

  •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 主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 用法用量:煎服,10-30g;鲜品加倍,或捣汁服。
  • 禁忌: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慎用,因其性寒凉,易伤脾胃。

玄参

  • 性味归经:甘、苦、咸,寒;归肺、心、肾经。
  • 功效: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 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目赤肿痛,瘰疬,痈肿疮毒。
  •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反藜芦(中药“十八反”禁忌)。

牡丹皮

  •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阴虚发热,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癥瘕跌仆;痈肿疮毒。
  • 用法用量: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 禁忌:孕妇慎用(活血化瘀可能引起流产);血虚有寒、月经过多者不宜。

赤芍

  •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 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煎服,6-12g。
  • 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血虚经闭、孕妇慎用。

其他常用清热凉血中草药一览表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主要功效 常用配伍
紫草 甘、咸,寒;归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麻疹不透配蝉蜕、浮萍;疮疡湿疹配黄连、黄柏
水牛角 苦,寒;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高热惊厥配羚羊角、钩藤;血热出血配生地、丹皮
金银花 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风热感冒配连翘、薄荷;热毒血痢配黄连、白头翁
连翘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疮疡肿毒配蒲公英、野菊花;风热温病配金银花、薄荷
白茅根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血热出血配小蓟、侧柏叶;水肿尿少配泽泻、茯苓
槐花 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便血痔疮配地榆、黄芩;肝火头痛配菊花、夏枯草

清热凉血药的配伍原则与应用场景

清热凉血药的使用需根据病情灵活配伍:

清热凉血的中草药

  • 热入营血:高神昏、斑疹者,配伍清营透热药(如犀角、玄参)以“透热转气”;
  • 血热妄行:出血严重者,配伍止血药(如三七、茜草)以止血;
  • 阴虚内热:配伍养阴药(如麦冬、白芍)以滋阴清热;
  • 热毒炽盛: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黄芩)以解毒泻火。

应用场景举例

  •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见高热、斑疹、出血,用生地黄、玄参、水牛角清营凉血,配金银花、连翘解毒;
  • 过敏性紫癜:皮肤紫癜、腹痛,用赤芍、牡丹皮、槐花凉血止血,配白茅根利尿排毒;
  • 银屑病(血热型):皮疹鲜红、鳞屑较多,用紫草、生地黄、赤芍凉血活血,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清热凉血药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使用?有没有禁忌人群?
解答: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清热凉血药,这类药物多性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因此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脘腹冷痛者慎用孕妇需谨慎,部分药物(如牡丹皮、赤芍)有活血作用,可能引起流产;体质虚寒、阳虚外寒者(如畏寒肢冷、面色苍白)不宜长期服用,部分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赤芍反藜芦),使用前需咨询中医师,辨证用药,避免误用。

清热凉血的中草药

问题2:清热凉血药和清热解毒药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需要两者配伍使用?
解答: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均属清热药,但作用侧重点不同:清热凉血药主要针对“热在血分”,症见高热神昏、斑疹紫暗、舌绛、吐血衄血等,通过凉血止血、养阴生津清除血分热邪(如生地、玄参);清热解毒药主要针对“热毒炽盛”,症见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痢疾等,通过清热消除热毒(如金银花、连翘),当热毒深入营血,既有血热症状(如斑疹、出血),又有热毒症状(如疮肿、高热)时,需两者配伍使用,如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既用生地、丹皮凉血,又用金银花、连翘解毒,共奏“凉血解毒”之功,增强疗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贵州药材的特色究竟体现在哪些独特的品种、功效及文化价值方面?
« 上一篇 昨天
亚麻籽作为药材有哪些独特功效与使用禁忌?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