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神曲,又名六神曲、六曲,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多种药物经发酵制成的传统曲剂类中药,始载于唐代《药性论》,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尤以李时珍《本草纲目》对其制法、功效描述详尽,作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消食化积药,神曲以其“健脾消食、和中回乳”的功效,广泛应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小儿疳积等症,至今仍在《中国药典》中收载,是中药发酵炮制的典型代表之一。
神曲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神曲的起源与古代酿酒、制醋的发酵技术密切相关,早期文献中,“曲”多指酿酒用的酒曲,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曲,味甘,温,主寒热邪气,除烦”,未明确其药用形态,至唐代,医家在酒曲基础上添加健脾消食药物,创制“神曲”,使其从食品转变为药品。《药性论》言其“破结块,化癥瘕,补胃,健脾,下气”,首次明确了其药用价值,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神曲配伍于诸多消食方剂中,如“保和丸”“健脾丸”,使其应用范围扩大,明代《本草纲目》详细记载了神曲的制作工艺:“用白面一百斤,杏仁泥三十斤,赤小豆末六升,鲜苍耳汁、辣蓼汁各三升,混合拌匀,压作饼,楮叶包罨,如造酱法,待生黄衣,晒干收用”,奠定了后世神曲炮制的工艺基础,清代《医学衷中参西录》则强调神曲“能消一切饮食积滞,且能健胃开脾”,进一步突出其“消食而不伤正”的特点。
神曲的原料组成与制作工艺
神曲的核心原料为面粉(常用白面或小麦粉),辅以健脾消食、解表化湿的药物,经自然发酵而成,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配方略有差异,但以“六神曲”最为经典,其传统原料配比及作用如下表:
原料名称 | 配比(以100kg面粉计) | 作用说明 |
---|---|---|
白面(小麦粉) | 100kg | 主料,提供碳源和蛋白质,供发酵微生物利用,兼具补中益气之效。 |
鲜苍耳草 | 榨汁30kg |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其汁液提供天然发酵菌种(如酵母菌、霉菌)。 |
鲜辣蓼草 | 榨汁30kg | 化湿和中,解毒,与苍耳草协同促进霉菌生长,增强消食导滞之力。 |
鲜青蒿 | 榨汁20kg | 清热解暑,辟秽,调节发酵环境,防止杂菌污染。 |
杏仁 | 研末10kg | 降气止咳,润肠通便,其含有的脂肪酶可辅助分解油脂,增强消肉食积滞效果。 |
赤小豆 | 研末5kg |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制约发酵产物的温燥之性,兼顾健脾之功。 |
传统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原料处理:将苍耳草、辣蓼草、青蒿洗净切碎,榨取鲜汁;杏仁、赤小豆炒至微黄,研成细末;面粉与药末、药汁混合,加适量温水揉成“手握成团、轻搓即散”的湿润面团。
- 制坯成型:将面团分割成小块(如重约30g的圆饼或长方砖),用洁净的楮叶或麻叶包裹,或直接压模成型。
- 发酵培养:将坯子置于铺有稻草或麻袋的发酵室内,温度控制在30-37℃,湿度70%-80%,覆盖湿布,自然发酵3-7天,期间坯子表面逐渐长出黄绿色霉斑(主要为曲霉、毛霉等),并散发浓郁香气,若出现黑斑或异味则为发酵失败。
- 干燥贮藏:发酵完成后,取出坯子,晒干或低温烘干(不超过60℃),至表面干燥、断面呈蜂窝状,筛去杂质,切成小块或研末,贮于干燥处备用,成品神曲呈不规则的小块,表面灰黄色,有陈腐香气,味微甘、辛。
神曲的功效与应用
神曲性温,味甘、辛,归脾、胃经,其功效核心为“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兼能回乳,历代医家对其功效的归纳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消食化积,主治米面薯芋类食积
神曲含有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活性成分,能直接促进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尤其擅长消除米、面、薯、芋等淀粉类食物积滞导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酸臭等症,如《本草纲目》载其“消谷食停积,破癥瘕”,《药性论》言其“化水谷宿食,癥瘁积滞”,临床常与山楂、麦芽、莱菔子配伍,如经典方剂“保和丸”(神曲、山楂、半夏、茯苓等),用于饮食过度、食积停滞;若兼见大便秘结,可加大黄、枳实以泻下导滞。
健脾和胃,调理脾胃虚弱
神曲通过发酵制成,其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为小分子糖类、氨基酸等,更易被人体吸收,且发酵过程中产生的B族维生素(如B1、B2)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的食少纳呆、脘腹痞满、体倦乏力、大便溏薄等症,常配伍白术、茯苓、陈皮等健脾药,如“健脾丸”(神曲、白术、枳实、木香等),标本兼顾,既消食积,又健脾胃。
回乳散结,用于断乳乳房胀痛
传统经验认为,神曲有“回乳”之功,单用或配伍麦芽,可减少乳汁分泌,缓解断乳后乳房胀痛、结块,如《本草汇言》记载:“神曲,消食健脾之药也……若妇人断乳后,乳房胀痛,用之神曲者,取其消导而散结也。”现代临床多用神曲60g,煎汤分两次服用,连用3-5天,可辅助回乳。
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神曲的功效具有科学依据,其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如下:
- 促进消化液分泌:神曲中的淀粉酶、蛋白酶能直接分解食物,其发酵代谢产物(如有机酸、氨基酸)可刺激胃黏膜,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 调节肠道菌群:神曲含有的乳酸菌、酵母菌等益生菌,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生长,改善肠道功能紊乱。
- 抗炎与抗氧化:神曲中的多酚类、黄酮类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对胃炎、胃溃疡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其他作用:动物实验显示,神曲提取物可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其回乳作用可能与抑制催乳素分泌有关。
使用注意事项
- 适应症:适用于食积停滞、脾胃虚弱者,尤其对米面食积效果显著;无食积者不宜长期服用。
- 禁忌人群:脾胃阴虚(口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结)、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回乳作用可能影响乳汁分泌)慎用;对神曲成分过敏者禁用。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宜后下或研末冲服(避免高温久煎破坏酶活性);消食炒用(炒至微黄),健脾麸炒(用麸皮炒至表面焦黄色),回乳生用或大剂量(30-60g)煎服。
- 配伍禁忌:不宜与峻下药、攻逐药同用,以免耗伤脾胃之气;服用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相关问答FAQs
Q1:神曲和麦芽、山楂都是消食药,它们有什么区别?
A:神曲、麦芽、山楂均为消食常用药,但功效侧重点不同:神曲性温,善于消米面薯芋类食积,且能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虚食积;麦芽性平,擅长消淀粉类食积(如米、麦、薯类),并能回乳,用于断乳、乳房胀痛;山楂性微温,长于消肉食油腻积滞,并能活血化瘀,用于产后瘀滞腹痛、高脂血症,三者常配伍使用(如“保和丸”),增强消食导滞之力,但需根据食积类型选择:米面积滞用神曲、麦芽,肉食积滞用山楂。
Q2:服用神曲后出现腹胀加重,是怎么回事?
A:服用神曲后腹胀加重,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①辨证不当:若非食积或脾胃虚寒,而是脾胃阴虚(口干、舌红少苔)或气滞血瘀,服用温性的神曲可能加重气滞或耗伤阴液;②用量过大:过量服用神曲可能刺激胃肠,导致蠕动过强或产气增多;③煎煮方法错误:神曲含淀粉酶等活性成分,久煎(超过30分钟)会使其失活,影响消食效果,反而加重食积,建议立即停用,咨询中医师调整用药,并注意后下或研末冲服,控制用量在常规范围(6-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