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桑白皮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中药材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栓皮,洗净,纵向剖开,除去或剥除木心,晒干或阴干,其性甘、寒,归肺经,是一味经典的泻肺平喘药,在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医籍对其功效多有论述,如《本草纲目》记载桑白皮“长于利水,故能够消水肿,肺气喘急非此不能除”,体现了其在肺系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中药材 桑白皮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桑白皮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为主要功效,其性寒,能清泄肺热,使肺气肃降而平喘,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多黄稠之证,常与地骨皮、甘草配伍,如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专治肺热咳喘;桑白皮能通调水道,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其适用于风水皮水等实证水肿,常与茯苓皮、生姜皮等同用,如五皮散(《中藏经》),增强利水消肿之效,其尚能清肺热以消痈,治疗肺痈咳吐脓血,或外用治疗皮肤风痒、痤疮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白皮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桑皮素(mulberrin)、桑根皮素(morusin)、环桑皮素(cyclomorusin)等,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解热作用;还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素、柠檬烯等,具有祛痰、平喘作用;多糖类成分可调节免疫,β-谷甾醇等甾体化合物具有利尿、降血脂作用,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药理学基础。

现代临床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桑白皮的应用范围,在呼吸系统方面,桑白皮提取物能抑制咳嗽中枢,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肺热实证者,常与黄芩、浙贝母配伍;在心血管系统,其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可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对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肺热壅盛者有一定疗效;在代谢性疾病领域,桑白皮多糖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外用桑白皮煎剂可治疗痤疮、湿疹等皮肤病,利用其清热燥湿、解毒敛疮作用。

中药材 桑白皮

需要注意的是,桑白皮性寒,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其泻肺之力较强,肺虚喘咳者不宜单独使用,炮制方法影响功效,生桑白皮长于泻肺火、利水消肿,蜜炙桑白皮(取桑白片,用炼蜜拌匀,炒至不粘手)药性偏润,长于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虚燥咳或肺热咳喘日久者,常规用量为3-10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桑白皮快速信息表
---|---
来源 | 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
性味归经 | 甘、寒,归肺经
主要功效 |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 | 肺热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皮肤风痒
主要化学成分 | 黄酮类(桑皮素、桑根皮素)、挥发油、多糖
用法用量 | 3-10g,煎服
炮制规格 | 生用(泻肺火)、蜜炙(润肺止咳)

相关问答FAQs
问:桑白皮和桑叶的功效有什么区别?
答:桑白皮与桑叶虽同源一物,但药用部位不同,功效各异,桑白皮为桑的根皮,性寒,主入肺经,长于泻肺热、平喘咳、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咳喘、水肿实证;桑叶为桑的干燥叶,性寒,主归肺、肝经,善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二者虽均能清肺,但桑白皮偏于泻肺平喘、利水,桑叶偏于疏散风热、润燥明目,临床需根据病症辨证选用。

中药材 桑白皮

问:桑白皮可以长期服用吗?
答:桑白皮性寒,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若需长期使用(如慢性肾病水肿、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调理),应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健脾益气药物(如党参、白术)以制约其寒性,并定期调整用药方案,脾胃虚寒者、孕妇及体质虚弱者尤其慎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如何通过规范化种植提升药材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图片大全收录哪些品种?如何快速识别常见草药?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