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药材图片如何辨别真伪?关键特征有哪些?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是临床常用的滋阴润燥类中药,其药材性状特征明显,通过图片可快速识别,天冬药材图片通常呈现纺锤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有纵皱纹及微隆起的线形横走皮孔,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具纵皱纹,易脱落,质柔润或稍硬而韧,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柱细小(约占直径1/6-1/4),气微,味甘、微苦,这些特征是鉴别真伪的关键。

天冬药材图片

从图片细节来看,天冬药材的表面特征因产地和加工方式略有差异,主产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天冬,在图片中可观察到:贵州产天冬个较小,黄白色,皮孔细密,纵皱纹浅;广西产天冬个较大,淡黄棕色,断面角质样明显,中柱更突出;云南产天冬略弯曲,纵皱纹深,部分可见未完全去除的棕褐色外皮,新鲜天冬图片中可见肉质饱满,断面有黏液丝;干燥后图片中质地稍硬,但柔润感仍可辨识,断面角质样光泽强,放置后易吸潮变软。

炮制方法也会影响天冬药材的图片特征,生天冬图片如上述性状;蜜炙天冬图片中颜色加深,呈黄棕色,表面有光泽,略带蜜香气,质地稍软,断面角质样,味甘更明显,炮制后滋阴润燥作用增强,多用于肺虚燥咳、内热消渴等症,不同生长年限的天冬在图片中差异明显:1-2年生者直径多在0.5-1cm,纵皱纹细密,断面中柱比例较大;3年生以上者直径可达1.5-2cm,皮孔更明显,断面角质样更突出,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天冬的性味归经为甘、苦,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用法用量一般为6-12g,煎服,或入丸散,使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慎用,以免加重寒邪。

天冬药材图片

以下是不同产地天冬药材性状图片特征对比:

产地 性状图片特征
贵州 个较小,长纺锤形,黄白色,表面纵皱纹细密,皮孔不明显,断面角质样,中柱细小
广西 个较大,圆柱形,淡黄棕色,皮孔微隆起,纵皱纹较深,断面角质样明显,中柱突出
云南 略弯曲,表面棕褐色外皮残留较多,纵皱纹深,皮孔线形,断面黄白色,黏性强
四川 类纺锤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质地柔润,断面平坦,中柱约占1/5,气微香

相关问答FAQs

问:如何通过图片区分天冬和麦冬?
答:天冬与麦冬均为滋阴药,但性状差异明显,图片中,天冬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断面角质样,中柱细小;麦冬呈纺锤形,长1.5-3cm,直径0.3-0.8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不透明,断面角质样,中柱皮部散多数黄色木化筋脉(图片中可见放射状纹理),天冬味甘微苦,麦冬味甘微苦,但天冬断面黏液性更强,麦冬质地较硬。

问:天冬药材图片中常见的“抽沟”现象是什么原因?是否影响质量?
答:“抽沟”指天冬药材表面因干燥不当(如温度过高、过快)或存放时间较长出现的纵向沟纹,图片中表现为表面凹凸不平,局部凹陷,轻微抽沟可能是干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若内部未变质(断面黄白色、无霉变、气味正常),质量仍可;严重抽沟可能伴随有效成分流失(如天冬多糖、甾体皂苷等),或因受潮导致霉变,图片中可见表面有霉斑、质地松软,此时质量下降,不宜药用,建议选择表面光滑、无抽沟的天冬药材,以确保疗效。

天冬药材图片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金牛草有何功效?中草药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 上一篇 今天
越南药材图片能呈现哪些当地特色药材及其用途?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