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草,又名金耳草、一条根、细叶金不换等,为远志科植物黄花远志Polygala aureocauda Dunn.的全草,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之一,在《本草纲目拾遗》《岭南采药录》等古籍中均有记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的山坡林下、灌丛中及路旁,其味甘、微辛,性平,归肺、肝经,以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之效著称,在民间常用于治疗咳嗽、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因药用价值显著,被誉为“草中之金”。
金牛草的来源与植物形态特征
金牛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60厘米,根茎木质,横走,多分枝,表面呈灰褐色,断面黄色,故有“金牛草”之名,茎直立或斜升,细弱,多分枝,密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偏斜,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均被柔毛,叶柄短,长约1-3毫米,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色,花瓣3枚,中间一枚龙骨瓣状,具爪,两侧花瓣较短;雄蕊8枚,花丝下部合生;子房扁平,柱头2裂,蒴果扁圆形,边缘具狭翅,表面被柔毛,内含2粒种子,种子卵形,棕褐色,具白色种阜,花期6-9月,果期7-10月,其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金牛草的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金牛草性平,味甘、微辛,归肺、肝经,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止咳化痰:味辛能散,性平偏温,入肺经,可宣肺止咳、化痰平喘,适用于外感咳嗽、痰多黏稠、百日咳等症。
- 活血散瘀:辛行温通,入肝经,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滞,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
- 祛风除湿:味辛能祛风,性平能除湿,可缓解风湿痹痛、关节酸痛、肢体麻木等,尤其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寒湿痹阻者。
- 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牛草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可用于咽喉肿痛、疮疡肿毒、蛇虫咬伤等。
传统应用中,金牛草常单味使用或配伍其他药物,如治咳嗽痰多,可单用15-30克煎服,或配伍桔梗、甘草、紫菀等增强疗效;治跌打损伤,可捣烂外敷,或配伍当归、红花、川芎内服;治风湿痹痛,可配伍威灵仙、独活、桑寄生等煎服或泡酒饮用。
金牛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对金牛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主要化学成分
金牛草全草含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
- 皂苷类:如远志皂苷(onjisaponins)、黄花远志皂苷(aureoside)等,是其止咳、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 黄酮类:如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及其苷类,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 生物碱:如远志碱(polygaline)、金牛草碱(aureocaudine),可调节神经系统,发挥镇咳、镇静效果。
- 多糖类: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活性。
- 挥发油:含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二)药理作用
- 镇咳祛痰作用:金牛草提取物可显著延长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表明其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咳嗽中枢、增加支气管腺体分泌有关。
- 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
- 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和多糖成分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延缓衰老。
- 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可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瘀血吸收和损伤组织修复,故对跌打损伤、瘀肿疼痛有良好效果。
- 免疫调节作用:多糖类成分可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
- 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金牛草的临床应用与使用注意
(一)临床应用
-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等,症见咳嗽、痰多、气喘,可单用金牛草30克,或配伍桔梗10克、甘草6克、紫菀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 骨伤科疾病:用于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后期瘀肿疼痛,可取鲜金牛草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或配伍当归15克、红花10克、川芎12克,水煎服,活血化瘀。
- 风湿免疫性疾病: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症见关节肿痛、肢体麻木,可配伍威灵仙15克、独活12克、桑寄生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或用金牛草50克,白酒500ml浸泡7天后,每次服10-15ml,每日2次。
- 其他应用:用于咽喉肿痛,可单用金牛草15克,煎汤含服;用于疮疡肿毒,鲜品捣烂外敷;用于产后乳汁不下,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0克,水煎服。
(二)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孕妇慎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阴虚火旺者(症见潮热盗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忌服,以免助热伤阴;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胃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加重出血。
- 用法用量:内煎汤,常用量为9-15克,鲜品可用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若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金牛草的基本信息概览
为更直观了解金牛草,现将其主要信息归纳如下:
项目 | |
---|---|
别名 | 金耳草、一条根、细叶金不换、小远志 |
来源 | 远志科植物黄花远志Polygala aureocauda Dunn.的全草 |
性味归经 | 甘、微辛,平;归肺、肝经 |
功效主治 | 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用于咳嗽痰多、百日咳、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禁忌 | 孕妇慎用;阴虚火旺者忌服;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相关问答FAQs
Q1:金牛草和远志是同一种药吗?两者功效有何区别?
A:金牛草与远志并非同一种药,金牛草为远志科植物黄花远志的全草,而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根,两者虽同科,但药用部位不同,功效侧重也有差异:金牛草以止咳化痰、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为主,常用于咳嗽、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远志则以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为长,多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惊悸、咳痰不爽,远志的祛痰作用较强,而金牛草的活血、除湿效果更突出,临床应用时需根据病情选择,不可混淆。
Q2:金牛草可以长期服用吗?长期服用会有哪些副作用?
A:金牛草不建议长期服用,虽然其性平偏温,毒性较低,但作为药物,长期服用仍可能对身体造成影响,金牛草活血作用较强,长期服用可能耗伤气血,引起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其含有的生物碱等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导致恶心、食欲减退、腹泻等;孕妇长期服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短期服用,症状缓解后即停药,若需长期使用,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