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疗痢疾效果如何?有哪些经典方剂与注意事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中医称为“肠辟”“滞下”,多由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生冷,导致脾胃受损、大肠传导失司、气血凝滞而成,中草药治疗痢疾历史悠久,通过辨证论治,可清热解毒、燥湿止痢、调和气血,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及慢性痢疾的调理。

中草药痢疾

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草药应用

中医将痢疾分为多种证型,不同证型需针对性用药,方能取得良效。

湿热痢

症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止痢。
代表方剂:葛根芩连汤合芍药汤加减,常用药物:葛根、黄芩、黄连、黄柏、木香、槟榔、当归、白芍等,其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治痢要药;木香、槟榔行气导滞,缓解里急后重;当归、白芍养血和血,兼顾痢疾“伤血”之弊。

疫毒痢(湿热毒壅证)

症状:发病急骤,壮热口渴,腹痛剧烈,痢下脓血鲜紫,或伴有神昏抽搐,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代表方剂:白头翁汤加味,常用药物: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金银花、地榆、犀角(或水牛角)等,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专治热毒血痢;金银花、地榆增强凉血解毒之力;高热神昏者可配服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

中草药痢疾

寒湿痢

症状:痢下赤白冻或纯为白冻,腹痛拘急,里急后重,口淡不渴,头身困重,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行气止痢。
代表方剂:胃苓汤或平胃散加减,常用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茯苓、木香等,苍术、厚朴燥湿运脾;桂枝温阳化气;木香行气止痛,缓解里急后重。

休息痢(时发时止型)

症状:痢疾日久,迁延不愈,时发时止,倦怠畏寒,腹胀食少,或大便夹有黏液,舌淡苔腻,脉弱或濡。
治法:温中补虚,清化湿浊。
代表方剂:连理汤或驻车丸加减,常用药物:党参、白术、干姜、黄连、木香、当归、阿胶等,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黄连清化余毒;当归、阿胶养血和血,兼顾痢疾“伤阴”之弊。

阴虚痢

症状:痢下赤白,量少难出,腹痛里急后重,午后低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固肠止痢。
代表方剂:驻车丸或黄连阿胶汤加减,常用药物:黄连、阿胶、当归、木香、沙参、麦冬、白芍等,黄连清余热;阿胶、沙参、麦冬养阴生津;当归、白芍和血止痛。

中草药痢疾

常用中草药单味药与复方

单味药应用

  •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治湿热痢之要药,煎服3-10g,研吞1-1.5g。
  • 白头翁: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专治热毒血痢,煎服10-15g,鲜品可用30-60g。
  • 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可鲜用捣汁(每次100ml)或煎服30-60g,对细菌性痢疾有显著抑制作用。
  •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缓解痢疾里急后重,煎服3-10g。
  •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止痢截疟,治久痢休息痢,外用治疣,内服去壳取仁,用龙眼肉包裹吞服,每次10-15粒(小儿酌减),每日3次。

经典复方

  •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主治湿热痢表里俱热。
  • 白头翁汤(《伤寒论》):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主治热毒痢。
  • 香连丸(《兵部手集方》):木香、黄连,行气清热,治湿热痢腹痛、里急后重。

中草药治疗痢疾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痢疾需分寒热虚实,如寒湿痢误用黄连、黄芩等寒凉药,易致迁延不愈;阴虚痢过用温燥药,会耗伤阴液。
  2. 中西医结合:疫毒痢(中毒性痢疾)、脱水严重者需及时补液、抗感染,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不可替代西 medical treatment。
  3. 禁忌人群:孕妇慎用鸦胆子、大黄等攻逐药;脾胃虚寒者慎用黄连、黄柏等苦寒药;儿童、老人需减量使用。
  4. 饮食调护:治疗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如米粥、面条,以免助湿生热。
  5. 煎服方法:清热解毒药(如黄连、金银花)宜武火急煎,沸后10-15分钟取汁;补益药(如阿胶、当归)宜文火久煎。

常用中草药治疗痢疾简表

草药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
黄连 苦,寒;归心、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煎服3-10g
白头翁 苦,寒;归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煎服10-15g
马齿苋 酸,寒;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鲜品30-60g,捣汁饮
木香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经 行气止痛,调中导滞 煎服3-10g
当归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煎服5-15g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中草药治疗痢疾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见效?
答:见效时间与病情轻重、辨证准确性相关,轻症湿热痢(如单纯性细菌性痢疾),服用黄连、马齿苋等清热解毒药后,通常1-3天内腹痛、里急后重可缓解,大便次数减少;重症疫毒痢或慢性休息痢,需结合辨证用药,可能5-7天或更长时间见效,若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高热、脱水、神昏等,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问题2:哪些人群不适合用中草药治疗痢疾?
答:以下人群需慎用或禁用中草药治疗痢疾:①孕妇:忌用鸦胆子、大黄、芒硝等攻逐或活血药,以免流产;②婴幼儿:脾胃功能未完善,苦寒药(如黄连)易伤脾胃,需严格减量并遵医嘱;③过敏体质者:对马齿苋、白头翁等草药过敏者禁用,避免皮疹、过敏性休克;④严重基础病患者:如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含马兜铃酸、朱砂等毒性成分的药物(部分中成药含此类成分,需注意成分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炖肉搭配中草药,究竟有哪些独特养生功效与讲究?
« 上一篇 昨天
内蒙古药材市场发展现状如何?道地药材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 » 昨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