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药材是中药材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指来源于植物地下根茎、块茎、球茎、鳞茎等部分的药用部位,因其富含生物碱、多糖、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清热解毒、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等重要作用,识别根茎类药材,图片特征是初步鉴别的关键,通过观察其形状、颜色、纹理、断面及质地等细节,可有效区分不同药材的真伪与优劣,以下将分类介绍常见根茎类药材的图片特征及鉴别要点,并结合表格归纳核心信息。
根茎类(根状茎)药材图片特征
根茎类药材指植物地下横向生长的茎部,其上常有节、芽痕及不定根,常见于姜科、毛茛科、豆科等植物。
黄连
图片特征:根茎多呈不规则簇生状,分枝弯曲,表面黄褐色或暗棕色,可见密集的横纹(“过桥”)及须根残基,断面不平坦,皮部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俗称“菊花心”,味极苦。
来源: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芪
图片特征:根茎圆柱形,上端较粗,下端渐细,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突起,质坚实,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形成“菊花心”纹理,味甘微甜。
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甘草
图片特征:根茎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芽痕、芽孔及纵向皱纹,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足,形成“菊花心”,中央有髓,味甜特殊。
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块茎类药材图片特征
块茎类药材由植物地下茎的局部膨大形成,呈不规则块状或球形,常见于天南星科、兰科、薯蓣科等植物。
天麻
图片特征:扁长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横向环纹(“点状痕”)及点状须根痕,顶端有红棕色芽苞(“鹦哥嘴”),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断面角质样,半透明,气微,味甘。
来源: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
半夏
图片特征:类球形,直径1-2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棕眼”),下方钝圆,较光滑,断面洁白,质坚实,味辛辣,麻舌(有毒,需炮制后使用)。
来源: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
山药
图片特征:长圆柱形,弯曲而稍扁,表面黄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纵沟、须根痕及未除尽的白色栓皮,质坚实,断面洁白,颗粒性,味甘淡,黏性强。
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球茎类与鳞茎类药材图片特征
球茎类为球形或扁球形的地下茎,节明显,常见于莎草科、泽泻科;鳞茎类由肥厚鳞叶抱合而成,常见于百合科、石蒜科。
荸荠(球茎类)
图片特征:扁圆形,表面深紫色或黑褐色,有5-6个环节,环节上有膜质鳞叶及点状须根痕,断面洁白,粉质,味甜多汁。
来源: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的球茎。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化痰消积。
百合(鳞茎类)
图片特征:鳞茎瓣抱合呈类球形,表面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纵直纹理,基部有根痕,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味微苦。
来源: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鳞茎。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常见根茎类药材图片特征归纳表
药材名称 | 图片特征要点 | 来源科属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
黄连 | 簇生状,断面木部鲜黄色(“菊花心”) | 毛茛科黄连属 | 苦,寒;心、脾、胃经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天麻 | 横向环纹,顶端“鹦哥嘴”,断面半透明 | 兰科天麻属 | 甘,平;肝经 | 平肝息风,止痉 |
半夏 | 类球形,有“棕眼”,断面洁白,味辛辣 | 天南星科半夏属 | 辛,温;脾、胃、肺经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山药 | 圆柱形,断面颗粒性,黏性强 | 薯蓣科薯蓣属 | 甘,平;脾、肺、肾经 | 补脾养胃,补肾涩精 |
百合 | 鳞茎瓣抱合,断面角质样,味微苦 | 百合科百合属 | 甘,微寒;心、肺经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黄连与黄芪的根茎?
解答:黄连与黄芪的根茎可通过“形状、断面、颜色”三方面区分,黄连根茎呈不规则簇生分枝状,表面有“过桥”(横纹),断面木部鲜黄色,味极苦;黄芪根茎圆柱形,表面有纵皱纹及皮孔,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形成“菊花心”,味甘微甜,黄连断面颜色更鲜艳,而黄芪粉性更足,质地更坚实。
问题2:根茎类药材图片鉴别时需注意哪些易混淆的特征?
解答:根茎类药材图片鉴别需重点关注以下易混淆特征:①表面纹理:如天麻的横向环纹vs半夏的“棕眼”,避免将半夏的须根痕误认为天麻的点状痕;②断面质地:山药的颗粒性vs天麻的角质样,前者粉性强,后者半透明;③特殊标记:如天麻的“鹦哥嘴”(顶端红棕色芽苞)是关键鉴别点,若无此特征可能为伪品;④气味与味道:黄连味极苦,半夏味辛辣麻舌,但图片中无法直接体现,需结合文字描述辅助判断,综合以上特征,并结合药材来源科属,可提高鉴别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