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藤药材有哪些?品种、功效及使用方法详解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9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藤类药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类以藤茎或带叶藤茎入药的植物药材,多来源于木质藤本植物的干燥茎枝,因其生长形态蜿蜒盘旋,药性多具有“通行经络、舒展肢节”的特点,在祛风湿、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面应用广泛,根据功效差异,藤类药材可分为多类,以下详细介绍常见品种及其应用特点。

藤药材有哪些

祛风湿通络类藤药

此类藤药多辛散温通,善于祛除风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疼痛、肢体拘挛等症。

药材名称 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海风藤 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茎枝 辛、苦,微温;归肝、经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青风藤 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的干燥藤茎 苦、辛,平;归肝、脾经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鹤膝风,脚气浮肿
络石藤 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风湿热痹,筋脉拘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此类藤药中,海风藤温性较强,适合寒湿偏盛者;青风藤兼能利水,适用于关节肿胀兼水肿者;络石藤性寒,善清经络热毒,适合风湿热痹见关节红肿者。

活血调经类藤药

此类藤药多甘温或辛散,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补血通络,适用于血瘀兼血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肢体麻木等症。

药材名称 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鸡血藤 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甘、微苦,温;归肝、肾经 补血,活血,通络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
丁公藤 旋花科植物光叶丁公藤或毛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 辛、温;归肝、脾、胃经 祛风湿,消肿止痛 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鸡血藤以“补血活血”为长,常用于血虚血瘀之月经病;丁公藤性温力猛,善治风湿顽痹及跌打损伤,但需注意用量,避免耗气伤阴。

清热解毒类藤药

此类藤药多寒凉,能清解热毒、通络止痛,适用于风湿热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热证。

藤药材有哪些

药材名称 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忍冬藤 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枝 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 温病发热,热毒血痢,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夜交藤 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藤茎 甘、微苦,平;归心、肝经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

忍冬藤以“清热解毒、通络”为用,常与金银花配伍增强疗效;夜交藤虽性平,但能养血安神,适合血虚风湿兼失眠者。

强筋健骨类藤药

此类藤药多甘温或辛香,能强筋骨、祛风湿,适用于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导致的腰膝酸软、肢体乏力等症。

药材名称 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千年健 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苦、辛,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健筋骨,止痛 风寒湿痹,腰膝冷痛,拘挛麻木,跌打损伤
石南藤 胡椒科植物石南藤的干燥藤茎 辛、温;归肝、脾、肾经 祛风湿,通经络,强腰膝 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足萎,咳嗽

千年健“强筋骨”作用显著,常用于久病体虚、肝肾不足之风湿痹痛;石南藤兼能温肺止咳,适合风寒湿痹兼咳嗽者。

其他功效藤药

部分藤药具有特殊功效,需根据具体病症选用。

药材名称 来源 性味归经 功效 主治
雷公藤 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干燥根或根茎 苦、辛,寒;有大毒;归肝、肾经 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风湿顽痹,拘挛疼痛,疔疮肿毒,皮肤瘙痒(需严格控制用量)
宽筋藤 防己科植物宽筋藤的干燥茎枝 苦、涩,平;归肝、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

雷公藤毒性较强,仅用于顽痹重症,需专业医师指导;宽筋藤性平,舒筋活络力缓,适合久病体虚者。

藤药材有哪些

藤类药材因“藤蔓攀援,善通经络”的特性,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等症中应用广泛,使用时需注意辨证论治:寒湿痹痛选温性藤药(如海风藤),风湿热痹选寒凉藤药(如络石藤),血瘀兼血虚选活血补血藤药(如鸡血藤),毒性藤药(如雷公藤)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不良反应。

相关问答FAQs

问:藤类药材的共同功效特点有哪些?
答:藤类药材多来源于藤本植物的茎枝,药性多辛、苦,归肝、肾经,核心功效为“通络”,具体特点包括:①祛风湿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②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疼痛、月经不调;③舒筋活络,缓解肢体拘挛、麻木;④部分兼有清热解毒(如忍冬藤)、安神益血(如夜交藤)、强筋骨(如千年健)等作用,其“藤走四肢,善通经络”的特性,使其成为治疗经络病的常用药。

问:使用藤类药材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使用藤类药材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辨证用药,如寒湿痹痛忌用寒凉藤药(如络石藤),风湿热痹忌用温燥藤药(如海风藤);②控制毒性藤药用量,如雷公藤有大毒,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③特殊人群慎用,孕妇禁用活血破血类藤药(如鸡血藤、丁公藤),脾胃虚弱者慎用苦寒之品(如宽筋藤);④注意配伍,如风寒湿痹可配伍温经散寒药(如附子、桂枝),风湿热痹可配伍清热燥湿药(如黄柏、苍术),以增强疗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十大清热解毒中草药,具体是哪十种?功效如何?
« 上一篇 今天
倒吊金钟药材的具体功效、用法用量及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