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一朵云”是民间对石韦(Pyrrosia lingua)的俗称,因其叶片背面密布的孢子囊群形似朵朵云絮而得名,作为传统常用中药,石韦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中品,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别名尚有石樜、金茶匙、石兰等,其植物基源主要为水龙骨科石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石韦、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和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三者功效相近,常作石韦入药。
为更直观区分不同来源的石韦,现将三种主要植物的形态特征对比归纳如下(表1)。
表1 石韦类药材形态特征对比
特征部位 | 石韦(Pyrrosia lingua) | 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 | 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
---|---|---|---|
根状茎 | 短粗,横走,密被披针形鳞片 | 粗壮,横走,密被鳞片 | 细长,横走,被褐色鳞片 |
叶片 | 革质,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0-25cm,宽1.5-3cm,叶基楔形,叶缘常向内卷曲 | 革质,长披针形,长20-40cm,宽3-5cm,叶基心形,叶缘不卷曲 | 草质或薄革质,狭披针形,长10-20cm,宽1-1.5cm,叶基楔形,有明显短柄 |
叶面 | 黄绿色或绿色,有细小凹点,无毛 | 深绿色,有密星状毛,叶脉凹陷 | 深绿色,无毛,叶脉不明显 |
叶背 | 密生灰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列成多行,无盖 | 密生棕黄色星状毛,孢子囊群满布叶背,在侧脉间排列成多行,有盖 | 密生灰白色星状毛,孢子囊群满布叶背,有盖 |
孢子囊群形态 | 圆形或卵圆形,散生 | 圆形,密集,布满叶背 | 圆形,密集,布满叶背 |
石韦类植物多附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树干、岩石或墙上,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旱但不耐涝,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如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其中庐山石韦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有柄石韦则常见于干旱的岩石缝隙,野生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已有人工栽培。
根据《中国药典》记载,石韦性微寒,味甘、苦,归肺经、膀胱经,其性寒能清泄,味苦能降泄,味甘能缓,兼具清利与止血之效,作为传统清热利湿药,石韦的核心功效为“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止血止咳”,临床应用广泛:1. 淋证:对热淋、石淋、血淋等小便短赤、尿时涩痛、尿中带下砂石或血尿者,单用或配伍车前子、滑石、金钱草等可增强利尿通淋、排石止血之效;2. 肺热咳喘:用于肺热壅盛所致的咳嗽气喘、痰黄黏稠、身热口渴,常与黄芩、桑白皮、瓜蒌配伍,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3. 出血证:对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等,其性寒凉入血分,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利尿使热邪从小便而出,常与小蓟、白茅根、侧柏叶同用;4. 其他:现代临床还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支气管炎等属湿热或肺热证者。
内服煎汤,常用量为6-15g,鲜品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剂,外用时,取鲜品捣烂外敷患处,可治疗痈疮肿毒、外伤出血,入煎剂宜包煎,因其叶背有星状毛,易刺激咽喉,包煎可减少副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石韦含黄酮类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皂苷、多糖、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 利尿作用:石韦煎剂能显著增加尿量与钠、钾排出,对肾炎水肿患者有利尿消肿效果;2. 抗菌抗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3. 止咳平喘:所含黄酮类成分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痰液分泌,缓解咳嗽气喘;4. 增强免疫:多糖成分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石韦性寒,故脾胃虚寒、寒淋(小便清长、色白无热感)及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长期服用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过敏体质者应先做皮肤试验,在方剂中,石韦常根据不同病症配伍使用:治热淋常与车前子、滑石、木通配伍,如《千金要方》石韦散;治石淋配伍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治肺热咳喘配伍黄芩、桑白皮、桔梗;治血尿配伍白茅根、小蓟、藕节。
相关问答FAQs:
问:“一朵云”(石韦)与海金沙在治疗淋证时如何区别使用?
答:石韦与海金沙均为治疗淋证的常用药,但功效侧重不同,石韦性寒,既能利水通淋,又能清肺泄热、止血,尤适用于热淋、血淋兼见肺热咳喘者,或尿中带血者;海金沙性甘淡寒,以利尿通淋、止痛见长,对石淋、砂淋(尿中排出砂石)及小便涩痛明显者效果更佳,常与金钱草、鸡内金配伍增强排石作用,临床若淋证兼血尿,可选石韦;若以砂石为主、疼痛剧烈,则宜海金沙,二者亦可配伍使用。
问:长期服用“一朵云”(石韦)会有哪些副作用?哪些人不适合使用?
答:石韦性寒,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副作用,故脾胃虚寒者不宜久服,其含有的星状毛可能刺激咽喉,导致干咳、咽痒,煎剂包煎可减少此反应,孕妇、月经期女性慎用,因其性寒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