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用中草药真的有效吗?哪些草药能快速止痛?怎么用才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之标,龈为胃之络”,牙疼的发生与肾、胃、大肠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外感风热、内蕴实火、阴虚火旺等均可引发,中草药治疗牙疼注重辨证论治,通过清热泻火、滋阴降火、消肿止痛等法,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疼痛,同时兼顾标本兼治。

牙疼的中草药

风火牙疼

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郁而化热,循经上攻牙龈所致,症见牙龈红肿疼痛,遇热加重,遇凉稍减,伴发热、恶风、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常用中草药: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可单用煎汤含漱或配伍连翘、薄荷;连翘,性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常与金银花、牛蒡子同用;薄荷,性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可缓解牙龈肿痛及头痛;牛蒡子,性辛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利咽,适用于风火牙疼伴咽喉肿痛者,方剂可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荆芥、淡豆豉、竹叶、芦根、桔梗、甘草)。

药物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
金银花 甘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煎汤10-15g,含漱或内服
连翘 苦微寒,肺、心、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6-15g,煎汤内服
薄荷 辛凉,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3-6g,后下煎汤或含服
牛蒡子 辛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6-12g,煎汤内服

胃火牙疼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胃火循经上炎所致,症见牙龈红肿热痛,甚则出血溢脓,口臭,渴喜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消肿,常用中草药:生石膏,性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清泻胃火之要药,常与知母配伍;知母,性苦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增强石膏清胃火之力;黄连,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中焦湿热及胃火;升麻,性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引药上行达病所,方剂可用清胃散加减(黄连、升麻、生地、丹皮、当归)。

药物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
生石膏 甘大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15-30g,先煎
知母 苦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6-12g,煎汤内服
黄连 苦寒,心、脾、胃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5g,煎汤内服
升麻 辛甘微寒,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3-6g,煎汤内服

虚火牙疼

多因久病耗伤肾阴,或劳欲过度,肾虚水亏,虚火上炎,灼烁牙龈所致,症见牙龈隐隐作痛,牙龈萎缩,牙根松动,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益肾固齿,常用中草药:生地黄,性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滋阴降火要药;玄参,性甘苦咸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常与生地、麦冬同用;麦冬,性甘微苦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增强滋阴之力;骨碎补,性苦温,归肝、肾经,补肾强骨,活血续伤,既能补肾固齿,又能活血止痛,适用于虚火牙疼伴牙根松动者,方剂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牙疼的中草药

药物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
生地黄 甘苦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10-15g,煎汤内服
玄参 甘苦咸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 9-15g,煎汤内服
麦冬 甘微苦寒,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6-12g,煎汤内服
骨碎补 苦温,肝、肾经 补肾强骨,活血续伤 10-15g,煎汤或研末服

龋齿牙疼

多因口腔不洁,食物残渣积滞,日久化腐,或虫蚀牙齿所致,症见牙齿疼痛,遇冷热酸甜刺激加重,或有龋洞,甚则夜间痛甚,常伴口气臭秽,治宜杀虫止痛,腐肌护齿,常用外用中草药:花椒,性辛温,归脾、胃、肾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可研末塞龋洞或含漱;细辛,性辛温,归肺、心、肾经,散寒止痛,通窍,可研末塞龋洞或煎汤含漱;荜茇,性辛热,归胃、大肠经,温中散寒,下气止痛,常与花椒同用外敷;露蜂房,性甘平,归胃经,攻毒杀虫,祛风止痛,可烧存性研末,外用于龋洞,内服可配合清胃泻火药,如黄连、黄芩等。

药物 性味归经 功效 用法用量
花椒 辛温,脾、胃、肾经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研末少许,塞龋洞或含漱
细辛 辛温,肺、心、肾经 散寒止痛,通窍 研末少许,塞龋洞或煎汤含漱
荜茇 辛热,胃、大肠经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研末,外敷牙龈或含漱
露蜂房 甘平,胃经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烧存性研末,外用龋洞

注意事项

中草药治疗牙疼需辨证论治,不同证型用药不同,如风火牙疼误用温补药会加重病情,虚火牙疼误用苦寒药易伤脾胃,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保持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使用峻烈或有毒药物,如细辛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g,若牙疼剧烈,伴发热、面部肿胀,或经中草药治疗3天无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急症。

相关问答FAQs

问:牙疼时可以自行用中草药含漱或敷药吗?
答:不建议自行随意用药,牙疼病因复杂,中医需分风火、胃火、虚火等不同证型,如风火牙疼宜用金银花、薄荷等清热药,虚火牙疼则需生地、玄参等滋阴药,若误用温热药(如花椒过量)可能加重火邪,龋齿牙疼虽可外用花椒、细辛,但仅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清除龋坏组织,需及时就医治疗,建议先辨证或咨询中医师,明确证型后再合理用药。

牙疼的中草药

问:中草药治疗牙疼一般多久能见效?
答:见效时间因证型、病情轻重及用药是否准确而异,一般而言,风火牙疼、胃火牙疼等实火证,若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含漱或内服后1-2天可缓解疼痛;虚火牙疼因病程较长,需滋阴降火,通常3-5天可见效,但需持续调理1-2周以巩固疗效,若用药超过5天症状无改善,或疼痛加剧,可能是辨证有误或存在其他口腔疾病(如牙周脓肿、智齿冠周炎等),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就医检查。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药材白本是未公开的药材秘录还是某种特殊药材名称?
« 上一篇 今天
中草药种子藏着怎样的种植与药用价值之谜?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