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常用中草药有哪些?功效、用法及使用禁忌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骨伤科疾病包括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等,中草药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历史悠久,通过活血化瘀、续筋接骨、祛风湿、补肝肾等作用,促进损伤修复,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中草药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损伤不同阶段(早期、中期、后期)和患者体质,选用不同药物配伍,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以下从功效分类介绍常用骨伤科中草药及其应用。

治疗骨伤科的中草药

活血化瘀类药

活血化瘀药是骨伤科最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损伤早期(1-2周),症见局部肿胀、疼痛、瘀斑,功能活动受限,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减轻肿胀,为后续修复创造条件。

药物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举例
三七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 止血化瘀,消肿定痛 跌打损伤瘀肿,骨折早期内服三七粉,每次1-3克,或配伍当归、红花增强活血作用
丹参 苦,微寒;归心、肝经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 软组织损伤瘀血疼痛,配伍赤芍、桃仁煎服,或外用丹参膏敷患处
红花 辛,温;归心、肝经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骨折后期瘀血未消,关节僵硬,配伍当归、川芎、鸡血藤煎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川芎 辛,温;归肝、胆、心包经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头部、四肢损伤瘀血疼痛,配伍羌活、防风增强祛风止痛作用,尤其适用于颈肩腰腿痛

续筋接骨类药

续筋接骨药适用于损伤中期(2-4周),瘀肿渐消,骨折需连接修复,筋骨损伤需续接,此类药物能促进骨痂生长,加速筋膜修复,常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增强疗效。

药物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举例
自然铜 辛,平;归肝经 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骨折延迟愈合,配伍骨碎补、续断、杜仲,煎服或研末冲服,每次3-5克
骨碎补 苦、温;归肾、肝经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跟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配伍熟地、山茱萸、淫羊藿,补肾以促进骨愈合
续断 苦、辛,微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 韧带拉伤、关节脱位复位后,配伍当归、牛膝、五加皮,煎服内服,同时外用熏洗
杜仲 甘、温;归肝、肾经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腰椎压缩性骨折、慢性腰痛,配伍桑寄生、枸杞子、牛膝,增强补肾强骨作用

祛风湿强筋骨类药

祛风湿强筋骨药适用于损伤后期(4周以上)或慢性劳损,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痛、骨质疏松等,症见关节疼痛、僵硬、活动不利,或肝肾不足、筋骨失养,通过祛除风湿,补益肝肾,强健筋骨,改善关节功能。

治疗骨伤科的中草药

药物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举例
威灵仙 辛、咸,温;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肩周炎、颈椎病,配伍防风、秦艽、桂枝,煎服或外用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五加皮 辛、苦,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配伍牛膝、杜仲、桑寄生,泡酒或煎服,增强关节稳定性
桑寄生 苦、甘,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后体虚,配伍熟地、山药、山茱萸,煎服内服,促进钙吸收
千年健 苦、辛,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止痛 足跟痛、跟腱炎,配伍独活、牛膝、透骨草,煎水熏洗患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补肝肾益精血类药

补肝肾益精血药适用于骨伤后期或体质虚弱者,症见筋骨萎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等,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导致筋骨失养,此类药物能滋养肝肾,益精生血,促进损伤组织的最终修复和功能恢复。

药物名称 性味归经 功效 应用举例
熟地黄 甘,微温;归肝、肾经 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骨折后期气血亏虚,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即四物汤),煎服补血养血
山茱萸 酸、微温;归肝、肾经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肾虚腰痛、骨折延迟愈合,配伍山药、泽泻、丹皮(即六味地黄丸加减),增强补肾作用
枸杞子 甘,平;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慢性骨病、老年患者体虚,配伍菊花、决明子,泡茶或煎服,改善肝肾亏虚症状
菟丝子 辛、甘,平;归肝、肾经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精缩尿 骨折后肾虚腰膝酸软,配伍杜仲、桑寄生、续断,研末冲服或煎服,增强筋骨强度

外用类药

外用中草药通过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发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挫伤、关节肿痛、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等,常见药物及用法如下:

  • 乳香、没药: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生肌,两药常配伍使用,研末用黄酒调敷患处,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 当归、红花:活血补血,祛瘀止痛,配伍透骨草、伸筋草,煎水熏洗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适用于骨折后期关节活动不利、肌肉萎缩。
  • 伸筋草、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配伍威灵仙、海桐皮,煎水热敷,缓解颈肩腰腿痛及关节僵硬。

注意事项

  1. 辨证用药:骨伤科治疗需分阶段用药,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中期续筋接骨,后期补肝肾强筋骨,不可盲目堆砌补药。
  2. 配伍禁忌:活血化瘀药孕妇慎用,破血逐瘀药(如三棱、莪术)禁用;外用药物需避开皮肤破损处,过敏体质者先做皮肤试验。
  3. 剂量与用法:中草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内服剂量因人而异,外用药物浓度不宜过高,避免刺激皮肤。

相关问答FAQs

Q1:骨伤科中草药外用有哪些常见形式?如何选择?
A:骨伤科中草药外用形式多样,常见包括:①膏药:如狗皮膏、麝香壮骨膏,适用于慢性劳损、关节疼痛,贴于患处,每2-3天更换一次;②熏洗剂:将药物煎煮后,先熏后洗患处,适用于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如伸筋草、透骨草煎剂;③散剂:将药物研末,用酒、醋或蜂蜜调敷,如乳香、没药散,适用于急性瘀肿;④热敷包:药物装入布袋蒸热后外敷,适用于寒湿痹痛,如川乌、草乌热敷包,选择形式需根据损伤类型:急性瘀肿宜用散剂或冷敷,慢性疼痛宜用膏药或热敷,关节僵硬宜用熏洗剂。

治疗骨伤科的中草药

Q2:服用骨伤科中草药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饮食禁忌?
A:服用骨伤科中草药期间,需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药效:①生冷食物(如冷饮、生鱼片)易损伤脾胃,阻碍气血生化,降低活血化瘀或补益肝肾药物的吸收;②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不易消化,易导致脾胃湿热,加重肿胀;③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易助火生热,对红肿热痛的急性损伤不利,服用含活血化瘀药(如红花、川芎)时,避免饮酒,以免增加出血风险;服用含矿物药(如自然铜)时,避免与茶、同服,以免影响吸收,建议饮食清淡,多食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和钙质(如牛奶、豆制品)的食物,促进筋骨修复。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春天挖药材,有哪些当季常见好选择?
« 上一篇 08-29
一柱香药材的功效、用法用量、适用人群及禁忌有哪些?
下一篇 » 08-2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