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凉血的中草药偏方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6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清热凉血是中医针对热入血分或血热妄行证的重要治法,适用于高热、斑疹、出血、舌绛等症,以下介绍几味常用中草药及其经典偏方,供参考使用时需辨证施治,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

清热凉血的中草药偏方

常用清热凉血中草药及偏方

清热凉血类中草药多性寒凉,能清解血分热邪,凉血止血,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如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血热出血(如咳血、衄血、便血)、热毒发斑(如皮肤紫斑、麻疹透发不畅)等症,以下是几组经典偏方,结合不同症状灵活搭配:

生地丹皮汤——热入营血,高热舌绛

组成:生地黄15g,牡丹皮10g,赤芍10g,玄参12g,水牛角30g(先煎)。
用法:水牛角先煎30分钟,再加入余药煎煮20分钟,取汁200ml,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解毒。
适用:温热病高热、口干舌燥、舌质绛红、皮肤出现斑疹,或热病后期伤阴低热。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可加少量生姜或陈皮以减寒性。

茅根侧柏饮——血热妄行,出血不止

组成:白茅根30g,侧柏叶15g,仙鹤草15g,藕节12g,生地黄10g。
用法:诸药加水500ml,煎至200ml,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宁络。
适用:血热导致的咳血、衄血(鼻出血)、尿血、便血,血色鲜红,伴心烦口渴。
注意:出血量大者需及时就医,此方适用于轻症辅助调理。

清热凉血的中草药偏方

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替代)——热毒炽盛,斑疹紫暗

组成: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20g,赤芍12g,牡丹皮10g,黄芩10g,金银花15g。
用法:水牛角先煎30分钟,再加入余药煎煮25分钟,取汁300ml,分3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适用:热毒炽盛导致的壮热、神昏、皮肤紫斑成片、色深紫,或吐血、衄血量多。
注意:原方犀角为珍稀药材,现以水牛角替代,效力稍缓,重症需配合西医治疗。

双花连翘茶——风热发斑,麻疹透发不畅

组成:金银花10g,连翘10g,紫草6g,生甘草3g。
用法:诸药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适用:风热感冒或麻疹初期,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皮疹透发不畅或色红紫。
注意:脾胃虚寒者可减少金银花、连翘用量,加3g生姜同泡。

使用注意事项

  1. 辨证施治:清热凉血药仅适用于实热证,虚寒体质(如畏寒、便溏、舌淡苔白)禁用,否则易加重病情。
  2. 中病即止:寒凉药物易伤脾胃,症状缓解后应停用或配伍健脾药(如党参、白术)。
  3. 饮食禁忌: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避免助热伤阴。
  4. 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调整剂量。

相关问答FAQs

Q1:清热凉血偏方可以长期喝吗?
A:不建议长期服用,清热凉血药性多寒凉,长期饮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若需长期调理(如慢性血热证),应在医师指导下配伍健脾、益气药物,并定期辨证调整方剂。

清热凉血的中草药偏方

Q2:如何判断自己是血热体质?有哪些典型症状?
A:血热体质常见症状包括:面部潮红、容易长痘或痤疮、口干舌燥、脾气急躁、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女性月经量多且颜色鲜红、皮肤容易出现红血丝或紫斑等,若符合多项症状,可考虑血热体质,建议通过中医面诊、舌诊(舌质红、苔黄)、脉诊(脉数)进一步确认,再选用清热凉血调理。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结肠炎秘方有效吗?适用人群、用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 上一篇 08-29
生肌敛疮的中草药有哪些?各自功效、适用病症及使用禁忌是什么?
下一篇 » 08-29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