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为何称不留行?其药用价值与应用有何奥秘?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7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 Garcke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临床常用的活血通经、下乳利尿类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行而不留”之性而得名,历代医家对其功效与应用多有阐述,其性味苦,平,归肝、胃经,以“走而不守”为特点,既能活血通经,又能下乳利尿,广泛应用于妇科、内科及泌尿科疾病。

药材王不留行

从性状鉴别来看,王不留行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或灰黑色,少数红褐色,有细密的颗粒状突起,种脐处有白色点状种痕,质硬,破开后种仁白色,呈角质样,气微,味淡,炮制方法主要有炒王不留行,将净王不留行置热锅中,用中火炒至大部分爆花,呈黄棕色,取出放凉,炒制后可增强其通乳功效,并减轻寒性。

化学成分研究显示,王不留行主要含王不留行皂苷(如vaccaroside A、B)、黄酮类(如槲皮素、山奈酚)、生物碱(如麦蓝菜碱)、脂肪酸(如亚油酸)及多糖等成分,其中王不留行皂苷是其活血通经、下乳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成分可促进乳腺泡发育,增加乳汁分泌量;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能缓解乳腺炎等炎症反应;生物碱则表现出利尿、抗结石活性,对泌尿系结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在功效主治方面,王不留行以“通”为用,核心功效为活血通经、下乳、利尿通淋。①活血通经:适用于血瘀所致的闭经、痛经,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配伍,如《医宗金鉴》中的“通经丸”,以王不留行配伍当归、红花、香附,增强活血调经之力;②下乳:为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无论气血虚弱还是肝郁气滞所致缺乳,均可应用,气血虚者常与黄芪、党参、穿山甲(现多用皂角刺替代)配伍,以补气生乳;肝郁者则与柴胡、郁金、路路通配伍,疏肝通络下乳;③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石淋、小便涩痛等症,常与车前子、滑石、金钱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八正散”,王不留行在其中助利尿通淋、排石止痛。

临床应用中,王不留行常根据不同配伍发挥多重作用,下乳时,单用王不留行研末冲服,或与猪蹄、鲫鱼炖服,可增强疗效;治疗乳腺增生,可配伍柴胡、当归、赤芍,疏肝活血散结;用于跌打损伤瘀肿,则与乳香、没药、自然铜配伍,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现代临床还将其用于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取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

药材王不留行

使用时需注意:王不留行性行而通,孕妇慎用,以免动胎;体质虚弱者不宜过量久服,以免耗伤气血;炮制需到位,生品多入药汁煎煮,炒品多用于研末或入丸散,以利于有效成分溶出;用量一般为6-12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以下为王不留行临床常用配伍及功效简表:

配伍药物 功效 主治
穿山甲、黄芪 补气生乳,通络下乳 产后气血虚弱乳汁不下
柴胡、郁金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肝郁气滞所致乳汁减少
车前子、滑石 利尿通淋,清热泻火 热淋小便短赤、涩痛
当归、川芎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血瘀闭经、痛经

相关问答FAQs:

Q1:王不留行为什么叫“王不留行”?是否真的“不留”乳汁?
A:“王不留行”之名源于《本草纲目》记载:“此物性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意指其药性走窜通行,即使有君王之命也无法使其停留,故名“王不留行”,其并非“不留乳汁”,而是通过活血通络、促进乳腺血液循环,使瘀滞的乳汁得以通畅排出,故有“下乳”之效,名称强调的是“行而不留”的通利特性,而非阻止乳汁分泌。

药材王不留行

Q2:王不留行与穿山甲在通乳功效上有何区别?临床如何选择?
A:王不留行与穿山甲均为通乳常用药,但功效侧重不同:穿山甲咸微寒,性走窜,善于活血通络、消肿溃痈,通乳作用较强,尤其适用于乳络阻塞严重、乳房胀痛有结块的乳痈初期;王不留行性平,以“行而不守”为特点,既能通乳,又能利尿,兼可活血调经,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无论气血虚或肝郁)及淋证,因穿山甲为国家保护动物,临床现已多选用王不留行替代,或配伍王不留行、皂角刺等以增强通络散结之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山东中草药的独特魅力、千年传承与现代药用价值你可知多少?
« 上一篇 今天
山地适合种植哪些药材?品种推荐与种植技巧解析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