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素有“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的美誉,在中医临床配方、中成药生产及保健食品中应用广泛,由于白术的性状特征直接影响其药用价值,准确识别白术的图片特征对于药材鉴别、采购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白术的基本概况、形态特征、图片识别要点、伪品鉴别及图片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读者通过图片准确辨识优质白术。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主产于浙江磐安、安徽歙县、湖南平江等地,其中以“浙术”“徽术”品质最佳,其药用部位为秋季采挖的根茎,经晒干或烘干后除去须根,所得药材呈拳状团块形,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具瘤状突起和须根痕,质坚硬,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放射状纹理(俗称“菊花心”),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传统中医认为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症的治疗。
白术的形态特征与图片识别要点
通过图片识别白术,需重点关注植株形态、根茎性状及饮片特征,具体如下:
植株形态(原植物图片识别)
白术植株高30-80cm,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密被柔毛,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3-5羽状深裂,侧裂片1-2对,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或刺状齿,叶脉在背面明显凸起;茎上部叶渐小,叶片羽状分裂至不分裂,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叶缘有刺状齿,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总苞钟状,苞片7-8层,宽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钝圆或有尖头;花冠管状,紫红色,瘦果倒圆锥状,被黄白色绒毛,原植物图片中,可重点关注其羽状分裂叶片、头状花序及总苞特征,区别于同科植物如苍术(叶片不分裂或浅裂,头状花序较密集)。
根茎性状(药材图片识别)
白术药材是鉴别重点,其典型特征可通过图片细节辨识:
- 形状:呈拳状团块或类圆柱形,表面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或芽痕,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有的细长弯曲如“鹤颈”。
- 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有瘤状突起、须根痕及横向皮孔样突起,偶有未去尽的棕红色栓皮。
- 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放射状纹理(“菊花心”),并散有棕黄色油点(油室)。
- 气味: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有黏性,药材图片中,需注意观察“云头”“菊花心”及油室特征,这些是区别于伪品的关键。
饮片特征(炮制品图片识别)
白术根据炮制方法不同,饮片性状有所差异,图片识别时需注意:
- 生白术: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厚片,外皮灰黄色或棕褐色,切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散有棕黄色点状油室,质坚硬,气香,味甘微辛。
- 炒白术:取麸皮撒热锅中,待冒烟时加入生白片,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饮片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偶有焦斑,偶有麸屑,气香,味甘微辛。
- 土白术:取生白术片,用麸皮和灶心土同炒至表面土黄色,取出筛去土,饮片表面土黄色,切面黄白色,略有土腥气,味甘微辛。
白术与常见伪品的图片鉴别
市场上常见以白芷、独活、菊三七等冒充白术,可通过图片特征快速区分:
鉴别项目 | 白术 | 白芷 | 独活 | 菊三七 |
---|---|---|---|---|
形状 | 拳状团块,具“云头” | 圆锥形,具横向皮孔 | 圆柱形,根头部有横纹 | 纺锤形或块状,无“云头” |
表面 | 瘤状突起,须根痕明显 | 横向皮孔样突起,纵皱纹多 | 横纹及纵皱纹,具瘤状突起 | 类黄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 |
断面 | “菊花心”,油点明显 | 粉性,形成层环圆形 | “菊花心”不明显,有裂隙 | 灰绿色或黄棕色,髓部明显 |
气味 | 清香,味甘微辛辛 | 香气浓郁,味辛、微苦 | 香气特异,味苦、辛 | 气微,味淡微苦 |
白术图片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在中药材流通及临床应用中,白术图片主要用于:
- 药材鉴别:通过对比专业图库(如《中国药典》配套图谱、中药材鉴别图鉴)中的正品特征,快速识别伪劣品,避免因性状相似导致的混淆。
- 采购指导:采购时可通过图片对比判断药材品质,如“云头”明显、断面“菊花心”清晰、油点多者多为优质白术;而表面无突起、断面油点稀少或颜色暗淡者则品质较差。
- 学习参考:对于中医学生、药材从业者及爱好者,白术图片是学习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的重要工具,需结合文字描述反复对比,强化记忆。
需注意的是,图片识别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伪品经人工处理(如染色、伪造“云头”)后可能与正品图片相似,因此建议结合实物性状、显微鉴别或理化鉴别(如薄层色谱)综合判断,确保药材安全有效。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通过图片区分生白术与炒白术?
A:生白术饮片切面黄白色或淡棕色,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保留原药材的“云头”和“菊花心”特征,气清香;炒白术经麸炒后,表面呈黄色或黄棕色,偶有焦斑,麸屑易脱落,香气增强,味微焦;土白术则因与灶心土同炒,表面土黄色,略带土腥气,切面颜色较生白术略深,图片中可通过颜色深浅、表面是否有焦斑或麸屑快速区分。
Q2:白术药材图片中常提到的“云头”和“菊花心”具体指什么?如何识别?
A:“云头”指白术根茎上部的瘤状突起,因形似云朵或如意头而得名,是白术的典型特征之一,正品白术“云头”明显且突出;“菊花心”指药材断面放射状排列的棕黄色纹理,形似菊花花瓣,是白术形成层活动及次生构造的体现,正品白术“菊花心”清晰、分布均匀,在图片中,可观察根茎上部是否有不规则瘤状突起(云头),以及断面是否有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棕黄色放射纹(菊花心),两者兼具者多为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