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荽,又名香菜、芫荽,为伞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草均可入药,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解表药、消食药,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我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以茎叶鲜嫩、香气浓郁者为佳,胡荽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其“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既可药用,又为常用调味品,兼具食用与保健双重价值。
植物学特征与药用部位
胡荽植株高20-100cm,根细长呈白色,茎直立多分枝,中空有棱,叶互生,双数羽状复叶,叶柄长2-8cm;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cm,宽0.5-2cm,边缘有锐锯齿或深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揉搓后有特殊香气,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8cm;花瓣白色或淡紫色,先端内凹,辐射伞形,果实为双悬果,圆球形,直径2-3mm,表面黄棕色,有棱纹,内有种子1粒,气香,味辛。
药用部位为干燥带根全草或地上部分,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晒干,切段生用,鲜品可随时取用,以气味浓烈、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胡荽性辛、温,归肺、胃经,其辛温发散,芳香走窜,既可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又能开胃消食以化积滞,还可透疹解毒以疗疮疡。
发表透疹
胡荽辛温香窜,能宣通肺卫,发散风寒,透疹外出,为麻疹初期透发不畅的常用药,若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或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者,可单用煎汤服,或与荆芥、薄荷、蝉蜕等同用以增强透疹解表之效。
开胃消食
其香气浓郁,能芳香醒脾,促进胃肠蠕动,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积滞、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等症,可单用捣汁饮,或与山楂、麦芽、神曲等消食药同用。
解毒止痛
胡荽外用可解毒消肿,止痛止痒,用于疮疡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鲜品捣烂外敷;或用于风疹瘙痒、脚癣等,煎汤外洗,其辛温之性能温通经脉,缓解胃脘冷痛、风湿痹痛等。
临床应用与配伍
胡荽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病症不同常配伍其他药物,以增强疗效。
外感风寒,疹出不透
- 配伍:与荆芥、防风、薄荷同用,如《中医儿科学》中的“透疹汤”,可增强疏散风寒、透疹外出的作用。
- 用法:鲜品30-60g,煎汤温服,取微汗以助透疹。
食积不化,脘腹胀满
- 配伍:与山楂、神曲、莱菔子同用,加强消食导滞之力;若脾胃虚弱者,配伍党参、白术、茯苓,以健脾消食。
- 用法:干品6-12g,水煎服;或鲜品捣汁,加少量蜂蜜调服。
疮疡肿毒,皮肤瘙痒
- 配伍:外用可与大黄、蒲公英、金银花捣烂外敷,以清热解毒消肿;治皮肤瘙痒,可地肤子、白鲜皮、蛇床子煎汤外洗。
- 用法: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每日1次;或30-60g,煎水熏洗。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鲜品15-30g);或捣汁、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煎水洗或含漱。
使用注意
- 禁忌人群:阴虚血燥、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多服;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者慎用,以免耗气伤阴。
- 饮食禁忌:不宜与猪肉、动物肝脏同食,传统认为可能降低药效;多食易耗气,气虚者应控制用量。
- 特殊人群:孕妇慎用,其辛温之性可能扰动胎气;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应少量,以防皮疹、腹泻等过敏反应。
现代研究与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胡荽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含胡荽醇、柠檬烯、芳樟醇等)、黄酮类、有机酸、多糖及矿物质(如铁、钙、锌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促进消化与胃肠动力
胡荽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刺激胃肠黏膜,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动物实验显示,其挥发油可显著提高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作用机制与促进胃动素释放有关。
抗炎与镇痛
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如TNF-α、IL-6)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挥发油中的芳樟醇等成分通过抑制COX-2活性,发挥镇痛效果,对关节炎、扭伤等引起的疼痛有缓解作用。
抗菌与抗病毒
胡荽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尤其对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病毒复制相关。
透疹与免疫调节
胡荽能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疹毒外透;多糖成分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麻疹等传染病的恢复。
抗氧化与降血糖
胡荽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可延缓衰老;其提取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辅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价值。
胡荽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
成分类别 | 主要化合物 | 含量范围(%) | 主要作用 |
---|---|---|---|
挥发油 | 胡荽醇、柠檬烯、芳樟醇、龙脑 | 1-0.8 | 抗菌、促进消化、抗炎、镇痛 |
黄酮类 | 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 | 05-0.2 | 抗炎、抗氧化、降血糖 |
有机酸 | 咖啡酸、绿原酸、阿魏酸 | 1-0.5 | 抗氧化、免疫调节 |
多糖 | 胡荽多糖 | 2-5 | 增强免疫力、抗病毒 |
矿物质 | 铁、钙、锌、钾 | 1-3 | 补充微量元素、预防贫血 |
相关问答FAQs
问:胡荽和香菜是同一种植物吗?为什么有些人吃香菜会“上头”?
答:胡荽和香菜是同一种植物,胡荽是其学名,香菜为民间俗称,部分人吃香菜后感到“恶心”“上头”,可能与基因有关,研究发现,对香菜厌恶的人群携带“OR6A2”基因变异,该基因影响嗅觉受体,使人对香菜中的醛类化合物(如(2E)-癸烯醛)产生敏感,感知到类似肥皂或臭虫的气味,从而产生排斥反应,这种基因变异在亚洲人群中约占10%-20%,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问:胡荽能长期大量食用吗?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答:胡荽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其性辛温,过量易耗气伤阴,导致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挥发油成分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胃痛、腹泻,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①阴虚火旺者(如五心烦热、盗汗),易加重虚火;②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溃疡;③过敏体质者,易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④孕妇,虽传统认为少量食用可开胃,但辛温之性可能扰动胎气,建议咨询医师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