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而成,因其形如圆球,表面多孔,状似通络之路,故得名“路路通”,寓意“通则不痛”,在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等方面应用广泛。
性味归经与基本功效
路路通性辛、苦,味平;归肝、肾、膀胱、胃经,其性走窜,善于通行经络,兼具行气活血、通经止痛、利水消肿、舒筋活络、祛风止痒等多重功效,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路路通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可缓解多种因气血阻滞引起的疼痛;同时其利水作用能促进水液代谢,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祛风止痒则常用于皮肤瘙痒、湿疹等病症。
临床应用与配伍
路路通的应用范围广泛,需根据具体病症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妇科疾病:调经止痛,化瘀消癥
女性因寒凝、气滞、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路路通尤为适用,常配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如“路路通四物汤”,可养血活血、调经止痛;若兼癥瘕积聚(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可配三棱、莪术、鳖甲等软坚散结药,增强消癥效果。
风湿痹痛:通络止痛,祛风除湿
风湿痹痛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路路通配伍威灵仙、独活、桑寄生、秦艽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可标本兼治,路路通通痹汤”,其中路路通通行经络,威灵仙、独活祛风散寒,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风寒湿痹日久、肝肾亏虚者。
跌打损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跌打损伤后局部瘀肿疼痛,路路通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常配伍三七、红花、骨碎补、自然铜等,外用时可将路路通研末,用黄酒或醋调敷患处;内服则可加入复元活血汤等方剂,促进瘀血消散、损伤修复。
水肿小便不利:利水渗湿,通调水道
对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其是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者,路路通配伍茯苓、泽泻、车前子、白术等利水渗湿、健脾药,如“路路通五苓散”,可增强利水消肿之功,改善水肿、小便短少等症状。
皮肤瘙痒:祛风止痒,燥湿解毒
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以皮肤瘙痒、红疹、渗出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路路通配伍地肤子、白鲜皮、蝉蜕、苦参等祛风止痒、燥湿解毒药,内服外用皆可,路路通消风散”,其中路路通通络祛风,地肤子、白鲜皮燥湿止痒,蝉蜕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 孕妇慎用:路路通行气活血力强,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有流产风险。
- 阴虚血虚者慎用:其辛行耗气,阴虚(如手足心热、盗汗)及血虚(如面色萎黄、头晕)患者单用或久用可能加重症状。
- 不宜过量:过量服用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 出血患者慎用:有出血倾向(如月经过多、胃溃疡出血)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路路通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对应表
性味 | 归经 | 主要功效 | 对应症状 |
---|---|---|---|
辛、苦,平 | 肝、肾、膀胱、胃经 | 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积聚 |
辛、苦,平 | 肝、肾、膀胱、胃经 | 利水消肿 | 水肿、小便不利 |
辛、苦,平 | 肝、肾、膀胱、胃经 | 舒筋活络、祛风止痒 | 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跌打损伤、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 |
路路通临床常用配伍表
应用方向 | 配伍药物 | 功效协同 |
---|---|---|
妇科调经 |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 活血化瘀、养血调经,缓解痛经、经闭 |
风湿痹痛 | 威灵仙、独活、桑寄生、秦艽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改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 |
跌打损伤 | 三七、红花、骨碎补、自然铜 |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促进瘀肿消散、损伤修复 |
水肿 | 茯苓、泽泻、车前子、白术 | 利水渗湿、健脾消肿,缓解水肿、小便短少 |
皮肤瘙痒 | 地肤子、白鲜皮、蝉蜕、苦参 | 祛风止痒、燥湿解毒,改善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瘙痒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路路通适合哪些人群使用?哪些人不适合?
答:路路通适合以下人群: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血瘀证患者;②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③跌打损伤后瘀肿疼痛者;④水肿小便不利者;⑤皮肤瘙痒(如湿疹、荨麻疹)属风邪或湿热者,不适宜人群:①孕妇(行气活血可能引起流产);②阴虚血虚者(如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手足心热等,辛行耗气伤血);③月经量过多者(活血可能加重出血);④脾胃虚弱、易腹泻者(辛味可能刺激脾胃)。
问题2:路路通可以长期服用吗?服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不建议长期服用,路路通辛行苦泄,长期使用可能耗气伤阴,导致乏力、口干、头晕等不适,若需长期使用(如慢性风湿痹痛),应在医师指导下配伍补气养阴药(如黄芪、麦冬、白芍等),并定期调整用药剂量和配伍,服用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师;同时避免与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同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