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皮药材有哪些?各自的药用功效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中以“皮”入药的药材,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多取自植物树皮、根皮或茎皮,富含生物碱、黄酮、鞣质等活性成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行气活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等独特功效,这类药材的使用历史悠久,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均有详细记载,至今仍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系统介绍常见“皮”类中草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并通过表格对比其核心特点,最后解答常见疑问。

中草药皮的药材

常见“皮”类中药材详解

(一)树皮类药材

树皮是“皮”类药材中最常见的类型,多取自木本植物的干皮、枝皮或根皮,其药效与植物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密切相关。

  1. 牡丹皮

    • 来源: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肝、肾经。
    •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 应用: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闭经痛经、癥瘕积痛、跌仆损伤等,如治疗血热出血,常配伍犀角、生地;治疗瘀血痛经,常配伍桂枝、茯苓。
  2. 黄柏

    • 来源:芸香科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
    •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大肠经。
    •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 应用: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骨蒸劳热、盗汗、疮疡肿毒、湿疹湿疮,如治疗湿热黄疸,常配伍栀子、茵陈;治疗疮疡肿毒,常配伍黄芩、黄连。
  3. 厚朴

    • 来源: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归脾、胃、肺、大肠经。
    • 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下气除胀。
    • 应用:用于湿阻中脘、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如治疗食积腹胀,常配伍山楂、枳实;治疗痰饮咳喘,常配伍半夏、生姜。
  4. 杜仲

    • 来源: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肝、肾经。
    •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应用:用于肝肾亏虚、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如治疗肾虚腰痛,常配伍补骨脂、胡桃仁;治疗胎动不安,常配伍桑寄生、续断。

(二)根皮类药材

根皮多取自草本或木本植物的根部表皮,药效偏于下行,常用于利水消肿、清肺止咳等。

  1. 桑白皮

    • 来源: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
    •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肺经。
    •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 应用: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小便不利、面目肌肤浮肿,如治疗肺热咳喘,常配伍地骨皮、甘草;治疗水肿,常配伍茯苓、生姜皮。
  2. 地骨皮

    中草药皮的药材

    • 来源:茄科植物枸杞的干燥根皮。
    •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淡,归肺、肝、肾经。
    •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 应用: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内热消渴,如治疗骨蒸潮热,常配伍知母、鳖甲;治疗肺热咳喘,常配伍桑白皮、甘草。

(三)茎皮类药材

茎皮多取自藤本或灌木的茎部表皮,药效多偏于通络止痛、祛风除湿。

  1. 海桐皮

    • 来源: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燥茎皮。
    •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归肝经。
    •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痛。
    • 应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四肢拘挛、跌仆损伤,如治疗风湿痹痛,常配伍威灵仙、独活;治疗跌打损伤,常配伍乳香、没药。
  2. 合欢皮

    • 来源: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树皮。
    •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肝、肺经。
    • 功效: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 应用:用于心神不宁、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仆损伤,如治疗忧郁失眠,常配伍柏子仁、酸枣仁;治疗肺痈,常配伍鱼腥草、芦根。

“皮”类中药材核心特点对比表

药材名称 药用部位 性味 核心功效 常用配伍
牡丹皮 根皮 微寒,辛、苦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赤芍(凉血活血)、桂枝(温通血脉)
黄柏 树皮 寒,苦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栀子(清热泻火)、苍术(燥湿健脾)
厚朴 干皮/根皮 温,苦、辛 行气消积,燥湿除满 枳实(行气消痞)、陈皮(理气健脾)
杜仲 树皮 温,甘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补骨脂(温肾助阳)、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
桑白皮 根皮 寒,甘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地骨皮(清肺降火)、茯苓(健脾利水)
地骨皮 根皮 寒,甘、淡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知母(滋阴降火)、鳖甲(滋阴潜阳)
海桐皮 茎皮 平,苦、辛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 威灵仙(祛风通络)、独活(祛湿止痛)
合欢皮 树皮 平,甘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柏子仁(养心安神)、酸枣仁(养心阴,益肝血)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树皮类药材在煎煮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树皮类药材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煎煮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久煎:如厚朴、杜仲等树皮,需先煎30分钟以上,使有效成分充分释放;若为粉末(如牡丹皮),可后下,避免挥发油损失。
  2. 炮制:部分树皮(如黄柏)需刮去粗皮,减少苦寒之性;杜仲需炒至丝断,破坏其胶质,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3. 配伍:根据病情配伍其他药材,如黄柏配伍肉桂(“交泰丸”),可制约其苦寒伤胃;厚朴配伍生姜,可增强温中止呕之效。

问题2:所有“皮”类药材都适合孕妇使用吗?

解答:并非所有“皮”类药材都适合孕妇,需根据药材性味及孕妇体质辨证使用:

  1. 慎用或禁用:性寒、活血化瘀或祛风力强的“皮”类药材,如牡丹皮(活血)、海桐皮(祛风湿通络)、苦楝根皮(有毒,杀虫),孕妇应禁用,可能引发流产或胎动不安。
  2. 可辨证使用:性平或温补、具有安胎作用的“皮”类药材,如杜仲(补肝肾、安胎)、合欢皮(解郁安神),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需注意剂量,避免过量。
  3. 注意体质:孕妇若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应慎用黄柏、地骨皮等寒凉之品,以免伤及胎元,孕妇使用“皮”类药材必须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

“皮”类中草药以其独特的药用部位和功效,在中医临床中不可或缺,通过了解其来源、性味及配伍规律,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同时在使用时需注意煎煮方法和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常见的中草药名字
« 上一篇 今天
究竟哪种中草药堪称‘最凉’?寒凉程度与清热功效有何独特之处?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