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根药材究竟是什么?有何功效、用法及使用禁忌?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0 分钟
位置: 首页 药材种类 正文

骨根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药用部位,通常指某些植物的干燥根部,其名称多与药材的功效、形态特征或民间俗称相关,由于“骨根”并非《中国药典》收载的标准药材名称,不同地区可能存在指代差异,常见的基原植物包括续断科、川续断属的川续断,或部分民间习用的祛风通络类植物根部,本文将以川续断(Radix Dipsaci)为主要对象,结合其传统应用与现代研究,对骨根药材的基原、性状、功效、成分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并辅以表格归纳关键信息,最后通过FAQs解答常见疑问。

骨根药材

基原植物与分布

骨根药材若以川续断为例,其基原植物为川续断科(Dipsacaceae)川续断属(Dipsacus)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 Y. Cheng et T. M. Ai),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主根圆柱形,黄褐色,茎中空,有棱,叶对生,羽状深裂,边缘具粗锯齿,花期8-9月,果期9-10月,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生于海拔6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丛或林缘,以四川、湖北产量大、品质佳,为传统“川药”代表之一,除川续断外,部分地区将同属植物续断(Dipsacus japonicus Miq.)或民间习用的“接骨木”根部称为“骨根”,但后者基原复杂,需注意鉴别。

性状鉴别(表格归纳)

川续断根作为“骨根药材”的常见基原,其性状特征可通过以下表格详细描述:

特征部位 性状描述
形状 根呈圆柱形,略扁,偶有分枝,长5-15cm,直径0.5-1.5cm
表面 灰褐色或棕褐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可见近圆形的须根痕
质地 质软,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断面 皮部墨绿色或棕色,木部黄褐色,呈放射状排列,形成层明显
气味 气微,味苦、微甜而后涩

伪品或混淆品(如部分豆科植物根)可能表面颜色较浅、无放射状纹理,或味苦无回甜,需注意区分。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川续断根性味苦、辛,微温,归肝、肾经,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的功效,具体应用如下:

骨根药材

  1. 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常与杜仲、牛膝、熟地黄配伍,如《景岳全书》中的“续断丸”,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导致的腰腿疼痛、下肢无力。
  2. 风湿痹痛,筋伤骨折:能活血祛风、续筋接骨,常与自然铜、土鳖虫、骨碎补同用,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延迟愈合,或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屈伸不利。
  3. 崩漏胎漏,月经过多:补肝肾、固冲任,可用于肝肾不足导致的崩漏、胎动不安,常与阿胶、艾叶、菟丝子配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寿胎丸”。
  4. 疮疡肿痛:外用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川续断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

  • 三萜皂苷类:如续断皂苷Ⅰ、Ⅵ、Ⅺ等,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促进骨折愈合、抗骨质疏松、抗炎镇痛作用,实验表明,续断皂苷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加速骨痂形成和钙化。
  • 生物碱类:如川续断碱,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作用,能减轻局部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筋伤修复。
  • 挥发油:含α-蒎烯、β-蒎烯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外用可缓解疮肿疼痛。
  • 黄酮类与环烯醚萜苷:如木犀草素、马钱子苷,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延缓肝肾组织氧化损伤。

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促进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提高骨强度)、抗炎镇痛(抑制COX-2、TNF-α等炎症因子)、改善骨质疏松(调节骨代谢相关基因)、增强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止血(缩短凝血时间)等。

临床应用与用法用量

内服

  • 煎剂:常用量9-15g,水煎服,可配伍其他药材增强疗效,如治疗骨折后期筋骨无力,续断15g、杜仲12g、牛膝10g、熟地20g,水煎服。
  • 丸散剂:如续断丸,每次6-9g,每日2次,适用于肝肾不足型腰痛。
  • 酒剂:续断100g,白酒500ml,浸泡7天后饮用,每次10-15ml,每日2次,用于风湿痹痛、筋骨劳损。

外用

  • 鲜品捣敷:将鲜续断根捣烂,加白酒调匀,敷于骨折或扭伤处,每日1次,活血消肿。
  • 煎水洗:续断30g、伸筋草20g、透骨草15g,煎水熏洗患处,适用于关节僵硬、活动不利。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性温易助火);孕妇慎用(活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脾胃虚弱者宜饭后服用,避免空腹刺激肠胃。

FAQs

问题1:骨根药材与骨碎补有何区别?

解答:骨根药材(以川续断为例)与骨碎补均为常用的续筋骨类中药,但基原、功效与应用存在差异:

骨根药材

  • 基原:骨根(川续断)为川续断科植物干燥根;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
  • 性状:骨根圆柱形,断面木部放射状;骨碎补扁长条形,表面密被棕色鳞片,断面红棕色,粉性。
  • 功效:骨根偏补肝肾、强筋骨,兼能止血安胎;骨碎补偏补肾强骨、活血续伤,兼能固齿(治疗牙痛)。
  • 应用:骨根多用于肝肾虚损型腰膝酸软、崩漏;骨碎补多用于骨折筋伤、肾虚牙痛、耳鸣,两者常配伍使用,增强续骨效果。

问题2:骨根药材适合哪些人群服用?如何正确使用?

解答

  • 适宜人群
    1. 肝肾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者;
    2. 骨折、筋伤后期需促进愈合者;
    3. 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
    4. 崩漏、胎动不安(需辨证属肝肾亏虚型)者。
  • 正确使用方法
    1. 辨证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配伍,如肾阳虚者加肉苁蓉、巴戟天;血瘀者加丹参、红花。
    2. 控制剂量:内服煎剂每日不超过15g,过量可能引起腹胀、腹泻;外用需清洁皮肤,避免过敏。
    3. 禁忌注意:孕妇、阴虚火旺者、对续断过敏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若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

骨根药材(以川续断为代表)作为传统中药,在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方面具有确切疗效,现代研究也为其药理作用和成分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使用时需注意基原鉴别、辨证施治,避免滥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草药火龙果有何独特药用功效?
« 上一篇 今天
常见中草药材有哪些功效与使用禁忌?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