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鸡心黄究竟是何种药材?其功效、来源与应用价值如何?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中草药鸡心黄,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皮,因根皮形状酷似鸡心、断面呈鲜黄色而得名,是我国传统中药中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的常用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历代医家对其功效多有论述,至今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兼具药用价值与文化内涵。

中草药鸡心黄

植物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

鸡心黄的基源植物远志为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圆柱形,斜生或直生,肉质,外皮浅黄棕色,具细纵皱纹,老根常有横裂纹;根皮呈管状或卷筒状,厚约0.5-1mm,外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内表面淡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木部中心常有黄白色的木心,整体形状似鸡心,故称“鸡心黄”,茎直立,圆柱形,绿色或带紫色,多分枝,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0.5-3mm,全缘,绿色,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淡紫红色,萼片5,花瓣3,中间花瓣龙骨状,两侧花瓣与萼片同形,蒴果扁圆形,边缘有窄翅,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内含2粒黑色种子,密被白色绒毛。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河南等地,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灌丛及路旁,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忌水涝,其根皮通常在秋季采挖,除去木心,晒干或阴干,即为“鸡心黄”;若不去木心,则称“远志肉”,质量较次。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鸡心黄性温,味苦、辛,归心、肾、肺经,其核心功效可概括为“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消肿散结”,具体应用如下:

安神益智

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心神不宁等症,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肾藏精”,心肾不交则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导致心神失养,鸡心黄味辛能散,性温通心,可交通心肾,配伍石菖蒲(开窍醒神)、茯苓(健脾宁心)、人参(补气安神),组成经典方剂“定志丸”,增强安神益智之效,现代临床常用于神经衰弱、焦虑症、记忆力减退等属心肾不交者。

祛痰开窍

适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癫痫发狂、精神错乱,或痰壅气逆、咳嗽痰多、咳痰不爽,鸡心黄味苦辛性温,既能苦燥湿痰,又能辛散开通,配伍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天竺黄(清热化痰),可增强豁痰开窍之力;若治咳嗽痰多,常与桔梗(宣肺祛痰)、杏仁(止咳平喘)、浙贝母(清热化痰)同用,共奏祛痰止咳之效。

消肿散结

可用于疮疡肿毒、乳房肿痛、跌打损伤等,鸡心黄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内服可活血通络,取鸡心黄适量,研细末,用醋或蜂蜜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疖肿、乳腺炎等;若治跌打损伤,配伍乳香(活血止痛)、没药(消肿生肌),内服外用兼施,促进瘀肿消散。

中草药鸡心黄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鸡心黄的药理作用源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生物碱、黄酮类、多糖及挥发油等(见表1)。

表1 鸡心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类别 代表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皂苷类 远志皂苷A、B、C 镇静催眠、抗惊厥、改善学习记忆、抗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生物碱 远志碱、细叶远志素 祛痰(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腺体分泌)、镇咳(抑制咳嗽中枢)、抗心律失常
黄酮类 远志酮、山奈酚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细胞(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抗炎
多糖类 远志多糖 增强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调节肠道菌群
挥发油 远志挥发油 抗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抗病毒(抑制流感病毒)、促进消化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心黄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显著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时间,减少自主活动次数,发挥镇静催眠效果;其皂苷成分可通过调节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系统,抗癫痫、抗惊厥,在呼吸系统方面,远志碱能增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增强祛痰作用;细叶远志素可抑制咳嗽反射,发挥镇咳效果,鸡心黄还具有抗抑郁(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抗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为其在多系统疾病治疗中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床应用与配伍

鸡心黄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病症辨证配伍,以提高疗效:

  • 心肾不交型失眠:鸡心黄10g,配伍石菖蒲15g、茯苓20g、酸枣仁30g、合欢皮15g,水煎服,每日1剂,方中鸡心黄交通心肾,石菖蒲开窍醒神,茯苓健脾宁心,酸枣仁养心安神,合欢皮解郁安神,共奏安神定志之效。
  • 癫痫痰闭证:鸡心黄6g,配伍半夏10g、陈皮10g、天竺黄12g、胆南星6g、石菖蒲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方以鸡心黄豁痰开窍为主,辅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天竺黄、胆南星清热化痰,石菖蒲开窍醒神,适用于痰迷心窍之癫痫发作、精神错乱。
  • 咳嗽痰多:鸡心黄10g,配伍桔梗10g、杏仁10g、浙贝母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鸡心黄祛痰开窍,桔梗宣肺祛痰,杏仁止咳平喘,浙贝母清热化痰,甘草调和诸药,适用于外感咳嗽或慢性支气管炎属痰多者。
  • 疮疡肿毒:鸡心黄适量,研细末,用醋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若内服,配伍金银花20g、连翘15g、蒲公英30g、野菊花15g,水煎服,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与使用禁忌

鸡心黄内服常用量为3-10g,煎汤服用;或入丸散,每次1-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 实热证慎用:鸡心黄性温,实热证(如高热、面红目赤、口苦咽干、便秘、舌红苔黄)患者服用后可能加重热象,需配伍清热药(如黄连、栀子)或禁用。
  2. 胃肠道刺激:远志皂苷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慎用;若需使用,可改用酒制鸡心黄(减少刺激性)或配伍甘草、白芍等保护胃黏膜。
  3. 孕妇禁用:鸡心黄具有活血作用,可能引起流产,孕妇忌用;哺乳期妇女使用需咨询医师。
  4. 用量控制:一般内服不超过10g/日,过量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出现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现代研究与开发

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鸡心黄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传统用于安神、祛痰外,其在抗抑郁、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抗肿瘤等方面的潜力受到关注,研究表明鸡心黄提取物可通过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天然药物资源;其多糖成分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鸡心黄中的活性成分(如远志皂苷)对肝癌、肺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增殖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中草药鸡心黄

在食品与保健品领域,鸡心黄作为药食同源资源,被开发成远志茶、远志口服液、安神胶囊等产品,用于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市场需求日益增长,鸡心黄的规范化种植(GAP)和标准化提取工艺研究也在推进,以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

鸡心黄作为传统中草药,以其“鸡心”形态和黄色断面得名,集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肿散结于一体,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现代研究不仅验证了其传统功效的科学性,还拓展了其在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优化、作用机制深度解析及临床安全性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FAQs

  1. 问:鸡心黄与普通远志有何区别?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答:鸡心黄是远志根皮中形状呈鸡心、断面黄色的优质规格,属于远志的加工品之一;普通远志可能包括远志筒(去木心)、远志肉(不去木心)等,质量可能因加工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药效角度看,两者主要成分和功效基本一致,均可安神益智、祛痰开窍,但在临床应用中,鸡心黄因根皮较厚、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常用于需较强效的安神、开窍方剂;普通远志可根据病情和处方要求灵活选用,一般可相互替代,但需注意用量调整(鸡心黄用量可略少于普通远志)。

  2. 问:长期服用鸡心黄会有哪些副作用?哪些人群不宜使用?
    答:鸡心黄性温,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主要包括: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因皂苷成分刺激胃黏膜所致;②肝肾功能异常:长期服用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③神经系统反应:过量可能出现嗜睡、头晕、乏力等,因其具有镇静作用,不宜使用的人群包括:①孕妇(活血作用可能导致流产);②实热证患者(如高热、便秘、舌红苔黄,服用后可能加重热象);③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远志皂苷可能加重溃疡);④儿童、体弱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慎用。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下山虎药材的功效、用法用量及使用禁忌有哪些?
« 上一篇 今天
大芸药材是什么?有何功效与食用禁忌?
下一篇 » 今天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10月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