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丹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 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金钱草、活血连、遍地香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除西北、西藏外的各省区,生于田埂、林缘、路边等湿润处,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其性辛、微苦,微寒,归肝、胆、膀胱经,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石淋、热淋、疮痈肿毒、跌打损伤等症,以下从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来源与植物形态
活血丹为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倾斜,直立或平卧,下部常生根,四棱形,被长柔毛,叶对生,心形或肾形,长1.8-3.5cm,宽1.5-3cm,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脉上被柔毛;叶柄长为叶片的1-1.5倍,轮伞花序通常2花,组成腋生的单花序或假轮生花序;花萼管状,长约9mm,齿三角状披针形,被长柔毛;花冠淡蓝色或淡紫色,下唇具深色斑点,筒基部狭缩,檐部二唇形,上裂片直立,下裂片开展;雄蕊4,内藏,花药2室;花柱先端2裂,小坚果长圆状球形,深褐色,具网纹,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辛、微苦,微寒,归肝、胆、膀胱经。
功效主治:
- 利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之热淋、石淋、小便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金钱草等同用,增强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效。
- 清热解毒: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等,可单用捣敷,或配伍蒲公英、野菊花等以增强解毒消肿之功。
- 散瘀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产后瘀阻腹痛,可配伍当归、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药,或鲜品捣烂外敷患处。
- 清肝利胆:用于肝胆湿热之黄疸、胁痛,配茵陈、栀子、郁金等,可加强清利肝胆、退黄止痛的作用。
化学成分
现代研究表明,活血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
- 挥发油:全草含挥发油0.1%-0.3%,主要成分为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柠檬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等,为其辛香气味的主要来源,具有解热、抗菌作用。
- 黄酮类:含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luteolin-7-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等,具有抗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 酚酸类:含咖啡酸(caffe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等,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保护肝细胞。
- 三萜类:如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具有抗炎、镇痛、降血脂等作用。
- 其他:含氨基酸、有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等,其中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活血丹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表
| 成分类别 | 代表性成分 | 主要药理作用 |
|----------------|-----------------------------|---------------------------------------|
| 挥发油 | 薄荷醇、薄荷酮 | 解热、镇痛、抗菌、促进透皮吸收 |
| 黄酮类 | 木犀草素、芹菜素 | 抗炎、抗氧化、抑制免疫反应 |
| 酚酸类 | 迷迭香酸、咖啡酸 | 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胆 |
| 三萜类 | 熊果酸、齐墩果酸 | 抗炎、镇痛、降血脂、抗肿瘤 |
药理作用
- 利尿与排石作用:活血丹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尿量,提高输尿管平滑肌的蠕动频率,促进结石排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Na⁺、K⁺-ATP酶活性,调节水盐代谢有关。
- 抗菌与抗炎作用:挥发油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如PGE₂、TNF-α)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 保肝利胆作用:迷迭香酸、绿原酸等可降低肝损伤模型血清ALT、AST水平,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肝功能恢复。
- 抗氧化与抗衰老作用:黄酮类成分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提高机体SOD、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 镇痛与活血作用:活血丹水提物能延长热板法小鼠的痛阈时间,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同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瘀血吸收。
临床应用
- 泌尿系统疾病:用于尿路结石、膀胱炎、尿道炎等,症见小便涩痛、尿中带血,常配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方如“排石汤”;或单用鲜品捣汁服,每次30-60ml。
- 肝胆疾病: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症见目黄、身黄、尿黄、胁痛,配茵陈、栀子、郁金等,方如“茵陈蒿汤加减”。
- 外科疾病:用于疮痈肿毒、乳腺炎、跌打损伤,鲜品捣烂外敷患处,每日1次;或配蒲公英、金银花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 妇科疾病用于产后瘀阻腹痛、痛经,配当归、川芎、益母草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或研末酒调敷关元穴。
- 皮肤科疾病用于湿疹、带状疱疹、蚊虫叮咬,煎水外洗患处,每日2-3次;或鲜品捣汁涂敷,每日1次。
用法用量与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 活血丹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腹痛。
- 孕妇应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过量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因含少量挥发油成分)。
- 对薄荷类成分过敏者禁用,用药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
相关问答FAQs
Q1:活血丹和金钱草有什么区别?两者都能治疗结石,如何选择?
A:活血丹与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虽均能利湿通淋、排石,但来源、功效侧重不同:活血丹性辛散,偏于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兼能清肝利胆,适用于湿热兼瘀滞的结石(如伴有尿血、排尿不畅)及疮痈肿毒;金钱草性甘淡,偏于利湿退黄、通淋排石,兼能疏肝胆,适用于肝胆结石(如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及湿热黄疸,若为尿路结石伴血瘀,可选活血丹;若为肝胆结石,以金钱草为佳,常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Q2:活血丹可以长期泡水喝吗?有哪些禁忌人群?
A:活血丹不宜长期泡水喝,虽其性平和,但长期饮用可能因寒凉之性损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腹泻;且含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过量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禁忌人群包括:①脾胃虚寒者(易腹泻、腹痛);②孕妇(活血作用可能引发流产);③对薄荷类成分过敏者;④肝功能不全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建议短期服用,症状缓解后即停,若需长期使用,应咨询中医师辨证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