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平肝熄风中草药有哪些?功效、适用症及用法用量是什么?

tjadmin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中草药辨别 正文

平肝熄风类中草药是中医临床中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病症的重要药物,其核心功效在于平抑亢盛的肝阳,制止内动的肝风,常用于头晕目眩、抽搐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症,此类药物多入肝经,根据药性和功效特点,可分为平肝潜阳药与熄风止痉药两大类,前者侧重于平降肝阳,后者长于制止肝风,临床常根据病因病机配伍使用,以下详细介绍常用平肝熄风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常用平肝熄风中草药

平肝潜阳药

平肝潜阳药多质地沉重,性味多属咸寒或甘平,以“重镇潜阳”为主要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耳鸣口苦等症,代表药物有石决明、珍珠母、赭石等。

石决明

性味归经:咸,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治: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以及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羞明多泪等,现代常用于高血压、眼结膜炎、青光眼等属肝阳上亢或肝火旺盛者。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打碎先煎,平肝潜阳宜生用,清肝明目可煅用(研末)。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引起腹泻。

珍珠母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
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以及心神不宁之心悸失眠、肝热目赤、翳膜遮睛等。
用法用量:煎服,10-25g;打碎先煎,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点眼。
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

赭石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心、肺、胃经。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耳鸣,以及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嗳气,肺气上逆之喘息,还可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10-30g;打碎先煎,降逆止血宜煅用,平肝潜阳宜生用。
注意:含微量砷,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孕妇慎用;脾胃虚寒、无实热者忌用。

熄风止痉药

熄风止痉药多虫类或动物类药物,性味多辛或咸,以“熄风止痉”为主要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之抽搐、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症,代表药物有天麻、钩藤、羚羊角、地龙、全蝎、蜈蚣等。

常用平肝熄风中草药

天麻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祛风止痉。
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破伤风,以及风痰阻络之手足麻木、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等,现代常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癫痫、面神经麻痹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注意:阴虚血亏者慎用;天麻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破坏。

钩藤

性味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透邪。
主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尤其适用于小儿高热惊搐、肝风挟热之症。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入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煮沸10-15分钟即可)。
注意:虚寒证者慎用;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需注意煎煮方法。

羚羊角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解毒,清心开窍。
主治:肝热生风之高热惊搐、癫痫、抽搐,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以及温热病热入心包之神昏谵语、躁狂不安等。
用法用量: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注意:羚羊角为珍贵药材,价格较高;脾胃虚寒者忌用;无实热、肝风者慎用。

地龙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熄风止痉,通络利尿,清热平喘。
主治: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风湿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肺热喘咳,以及小便不利、尿闭等,现代常用于癫痫、高血压、支气管哮喘、中风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粉吞服,每次1-3g。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

全蝎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以及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研粉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注意: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血虚生风者慎用。

常用平肝熄风中草药

蜈蚣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全蝎功效相似,但熄风止痉、攻毒散结之力更强,适用于惊痫、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3-5g;研粉吞服,每次0.5-1g,外用适量。
注意: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用;血虚生风者慎用。

僵蚕

性味归经:咸、辛,平;归肝、肺经。
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主治: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咽肿,风疹瘙痒,以及痰核、瘰疬等。
用法用量:煎服,5-10g;炒用可减轻发散之性。
注意:风热感冒者生用,脾虚便溏者慎用。

常用平肝熄风药功效简表

药名 性味归经 核心功效 主治要点 常用量(g) 注意事项
石决明 咸,平;肝经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肝阳上亢头晕,肝火目赤 15-30 脾胃虚寒者慎用
珍珠母 咸,寒;肝、心经 平肝潜阳,安神定惊 肝阳眩晕,惊悸失眠,肝热目赤 10-25 脾胃虚寒者忌用
赭石 苦,寒;肝、胃经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 肝阳眩晕,呕吐呃逆,血热出血 10-30 孕妇慎用,不宜长期大量
天麻 甘,平;肝经 平肝熄风,通络止痛 肝阳眩晕,惊痫抽搐,风湿痹痛 3-10 阴虚血亏者慎用
钩藤 甘,凉;肝、心包经 平肝熄风,清热透邪 肝阳眩晕,小儿高热惊搐 10-15 后下,虚寒证慎用
羚羊角 咸,寒;肝、心经 平肝熄风,清热解毒 热极生风惊搐,肝阳眩晕,温病神昏 1-3 珍贵药材,脾胃虚寒忌用
地龙 咸,寒;肝、脾经 熄风止痉,通络利尿 惊痫抽搐,风湿痹痛,肺热喘咳 5-10 脾胃虚寒、孕妇忌用
全蝎 辛,平;有毒;肝经 熄风止痉,攻毒散结 惊痫、破伤风,疮疡肿毒,顽固头痛 3-6 有毒,孕妇忌用
蜈蚣 辛,温;有毒;肝经 熄风止痉,攻毒散结 全蝎适应症,但力更强,尤适顽症 3-5 有毒,孕妇忌用
僵蚕 咸、辛,平;肝、肺经 熄风止痉,祛风化痰 惊痫抽搐,风热头痛,痰核瘰疬 5-10 脾虚便溏者慎用

相关问答FAQs

Q1:平肝熄风药适合哪些症状?是否所有人都需要使用?
A1:平肝熄风药主要适用于两类症状:一是肝阳上亢,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耳鸣口苦、失眠多梦等,常见于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等;二是肝风内动,表现为抽搐、痉挛、震颤(如手抖、肌肉跳动)、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破伤风等,多见于高热惊厥、癫痫、中风后遗症等,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使用,需辨证属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才适用,若气血亏虚、脾胃虚寒引起的头晕乏力,或阴虚发热而无肝风症状者,则不宜使用,以免耗伤正气或加重寒象。

Q2:使用平肝熄风药时需要注意什么?尤其是虫类药和矿物药?
A2:使用平肝熄风药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辨证用药,明确是肝阳上亢还是肝风内动,区分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等不同证型,避免误用;二是注意药物毒性,如全蝎、蜈蚣、羚羊角等有毒或药性峻烈,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长期使用,孕妇、体弱者禁用或慎用;三是矿物药(如赭石、石决明)多质地沉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需配伍健脾药,或饭后服用;四是煎煮方法,如钩藤不宜久煎,需后下,以免有效成分破坏;五是配伍禁忌,如全蝎、蜈蚣不宜与硝石、硫磺等同用,具体需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中医治疗热淋的代表方剂有哪些?
« 上一篇 08-30
当前中草药价格行情如何?哪些药材涨跌明显?背后原因何在?
下一篇 » 08-3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    2025年9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动态快讯

热门文章

作者信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