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籽的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是一类重要的药用资源,指以植物成熟种子或果实入药,且主要利用其籽部有效成分的一类药材,这类药材多富含油脂、蛋白质、生物碱、黄酮类、有机酸等成分,性味多辛、甘、温,部分偏寒凉,归肝、肾、脾、肺经,具有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安神助眠、润肠通便等多种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既是方剂常用药,也可作为药膳食材,如枸杞子煲汤、五味子泡茶等,兼具药用与保健价值。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全是籽的药材及其特性:
药材名称 | 性味归经 | 功效 | 主治 | 用法用量(参考) |
---|---|---|---|---|
五味子 | 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 | 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 | 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津 | 2-6g,煎服或入丸散 |
枸杞子 | 性平,味甘,归肝、肾经 |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消渴 | 6-12g,煎服或泡服 |
菟丝子 | 性温,味辛甘,归肝、肾、脾经 |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 | 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 10-15g,煎服或入丸散 |
决明子 | 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 风热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目赤肿痛、羞多泪、肠燥便秘 | 10-15g,打碎煎服 |
车前子 | 性寒,味甘,归肾、肝、肺经 |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 | 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视物模糊 | 9-15g,包煎 |
酸枣仁 | 性平,味甘酸,归肝、胆、心经 | 养心益肝、安神助眠、敛汗 | 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 10-15g,炒用打碎煎服 |
这类药材的采收加工多在秋季果实成熟、籽粒饱满时进行,如五味子于霜降后采摘,枸杞子于夏秋果实变红时采收,菟丝子于秋季种子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采收后需晒干或阴干,去除果肉、杂质,筛净种子,部分需炮制以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如炒决明子(寒性减弱,健脾作用增)、蜜炙五味子(增强滋阴敛汗)、炒车前子(减轻寒滑之性)。
使用时需注意:性温燥药材(如菟丝子、白芥子)阴虚火旺者慎用;含油脂类(如车前子、葶苈子)便溏者慎用;部分药材有小毒(如苍耳子),需严格控制用量;孕妇慎用活血化瘀类(如牛蒡子)及滑利通便类(如火麻仁),籽类药材多具固涩或沉降作用,外感表证者不宜使用。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全是籽的药材为什么多用于调理脏腑功能?
解答:籽为植物繁殖器官,蕴含生命精华,中医认为“籽类多补”,其有效成分能温补肝肾、固摄精气,如菟丝子补肾固精、枸杞子滋肝明目,且籽类多富含油脂,可濡养脏腑,从归经看,多数籽类药材入肾、肝经,而肾为“先天之本”,肝主疏泄、藏血,通过补益肝肾、调理气血,可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故常用于调理脏腑功能。
问题2:如何辨别全是籽的药材质量好坏?
解答:可从四方面辨别:①看外观:颗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自然,如优质枸杞子红润有光泽、果蒂朝白,劣质则暗淡干瘪;决明子应颗粒饱满、边缘有棱角,无碎末。②闻气味:无霉味、异味,有药材固有香气,如五味子有果酸香,酸枣仁有油香气。③摸质感:干燥不黏手,种子硬实,如车前子手捻不易碎,若发黏则可能受潮。④尝味道:味纯正,无苦涩味或异味,如枸杞子味甜微酸,劣品可能味苦或有酸败味,优质药材断面油润,杂质少,如菟丝子应无茎叶碎屑。